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世界经济新变局催生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市场

2006-01-23 09:55:41来源:《上海证券报》
A- A+
  21世纪的国际艺术品市场格局,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变迁而改变,而全球化的步伐也在加速着这一改变。
  
  众所周知,美国目前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欧洲仍是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但是长久以来,亚洲尤其是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成果让欧美人艳羡。很多数据已经表明,东亚地区的富裕程度不亚于欧美,而一些对于西方人士而言极为奢侈的享受正成为这个地区日常的必需。
  
  艺术品无疑是最顶级的奢侈品,它不仅代表着荣耀、成功、实力与地位,更等同于文化性的标志、格调或品质。尤其是当代艺术品,它往往更容易与形形色色的时尚潮流彼此合流,甚至时刻关涉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事实是在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当代艺术已经成为最大宗的买卖品类。以我从业30多年的苏富比拍卖公司为例,当代艺术及雕塑拍卖专场的成交额提升得最快,已渐露超过"印象派"交易市场的端倪。
  
  中国当代艺术在西方人眼中是一个相对狭义的概念,指的是中国的"前卫艺术"部分。虽则这种认识的本身值得商榷,但毋庸置疑的是,中国当代艺术的确已经具有了国际市场。上世纪90年代收藏这部分艺术品的人员数量少,力量单薄,但是随着90年代中后期中国当代艺术家积极参与威尼斯双年展等国际重大艺术活动,目前专业性、高层次的国际顶级收藏家已经介入其中,这无疑会进一步加速中国当代艺术国际化的进程。
  
  对于国际性的拍卖行而言,每一个新拍卖项目的推出总是要论证再三。而一旦项目启动,即意味着市场需求的存在。2006年3月,苏富比拍卖公司会在纽约举办亚洲当代艺术的拍卖专场,其中绝大部分是由中国当代艺术家创制的作品。这应该是一个值得重视的信号,可以为中国当代艺术具有国际市场的结论作注脚。
  
  事实上,中国的当代艺术应该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不是一个风格或者小群体的相关描述,而是一个能够统括各种艺术创造的时间性概念。但是,正如日本商品进入欧美市场一样,总是要有如"丰田"汽车那样的"先头部队",中国当代艺术进入国际市场也会有先后次序。有一个时间过程。但是随着世界经济新变局的形成,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只会加快,甚至有进一步"硬通货化"的可能性。
推荐关键字:艺术品投资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