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泉州民间藏馆调查

作者:吴志滨 2006-01-20 11:33:20来源:中国商报网
A- A+
  福建泉州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这里沉淀着浓厚的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当然也包括收藏文化。近几年,泉州家庭藏馆的发展如火如荼。为了探究泉州收藏文化的历史渊源,泉州师院人文学院集藏协会专门成立了“探索泉州集藏文化之旅”考察队。而笔者作为其中一名成员,也带着对泉州家庭藏馆的现状、特点、未来发展前景等问题,对泉州民间收藏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研究。

  民间藏馆数量多
  
  泉州是一座保持着浓厚历史韵味又具有现代化气息的港口城市。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一方面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他们愿意把一些时间和金钱花在文化生活方面;另一方面,随着投资意识的不断深化、投资范围的不断扩展,越来越多的人在收藏投资中尝到了甜头。与此同时,政府也更加重视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开发,以及文化市场的整治和维护。如今,泉州收藏热方兴未艾,收藏活动迅猛发展,收藏市场人气旺盛,各类民间收藏馆也相继建立。
  
  现在,民间收藏馆已不是一个陌生的字眼。泉州许多收藏家在拥有丰富藏品的同时,也都因地制宜地办起了民间收藏馆。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目前泉州市区有民间收藏馆两家:陈昌明主藏陶制酒瓶、原装酒的“陶醉轩”,傅志雄主藏书刊、报纸、烟标的“长志斋”;晋江市两家:陈树林主藏古籍、谱牒的“拓风斋”,曾华衡主藏古籍的“滴水斋”;泉港区1家:刘能海主藏民俗石具的“达港石具博物馆”。值得一提的是,还有很多收藏家因为受到场地、经费等条件的限制,只能在家中开辟一个家庭式的收藏馆。

  馆主工薪阶层多
  
  泉州民间收藏馆馆主均为业余收藏爱好者,大都有自己的职业,属于工薪阶层。“陶醉轩”主人陈昌明任职于泉州某风景名胜区;“长志斋”主人傅志雄则是泉州一所学院的教师;“拓风斋”主人陈树林是一家大酒店的员工。
  
  他们都是“上班族”,平时白天忙于工作,晚上整理藏品、参阅相关资料。到了周末,他们又辗转于文化市场或忙于参加收藏组织的各种活动。这样一来,他们不可能有太多时间用于开放收藏馆或者举办收藏展览。

  藏品重展轻研究
  
  收藏是一种很费时的活动,除了四方集藏外,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藏品的维护、分类、整理等。平时忙于工作的藏家,倘若有一点时间也要进行藏品的整理,而很少花费时间进行藏品、藏识方面的交流、探讨和研究。基于此,这些藏家最多也只能整理出一两部专题,而不能进行深入研究,撰写相关学术论著。而且大多数藏家在举办展览时,也只侧重于介绍自己的藏品,而较少进行学识方面的交流。所以,展览结束后,也不能及时总结经验。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间收藏的深化。

  政府重视拨款少
  
  泉州民间收藏馆馆主都不是古董商,很少通过藏品买卖赢利。同时,收藏馆大都为免费参观性质,所以也没有门票收入。但是民间收藏馆的建立是需要大笔资金投入的。
  
  “达港石具博物馆”主人刘能海在其后院整理出一块较大的场地,摆放民俗石具,并分类整理,分别注写各类相关说明,仅这些就已花费了2万多元。而整个石具博物馆建设才刚刚开始。陈树林的“拓风斋”、曾华衡的“滴水斋”也都是因为缺少足够的场地摆放藏品,同时也苦于资金有限,而不能对其收藏的书刊、谱牒进行较好的保护。在一些收藏者看来,这些都需要社会各界以及政府的支持。
  
  应该说,当地政府对民间收藏馆的建设还是十分重视的,但这不是政策上和资金上的重视。如果民间收藏馆的建设也能享受到政府一定的资金支持,哪怕是一点点,这对于民间收藏家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鼓舞。
  
  笔者认为,在目前状况下,民间收藏馆可以向有关部门申请印制“入场券”。虽说入场券收入不会太多,但却能给馆主带来收藏的动力。另外,收藏者可以销售部分重复的藏品,这一方面可以增加收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藏馆服务范围的扩大。
  
  尤其值得一说的是,收藏者也可以自己寻求合作伙伴。“陶醉轩”主人陈昌明就与泉州某一家风景名胜区合作,在该风景名胜区长期举办展览。陈昌明提供藏品和讲解服务,负责日常管理,而风景名胜区则提供场地,双方都各有赢利。而“滴水斋”主人曾华衡正打算与其所在的村委会合作。由村委会提供场地,曾华衡提供藏品等。
推荐关键字:博物馆行情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