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历史的见证——漫话老照片收藏价值

2006-01-16 17:17:05来源:茂名晚报
A- A+
  两年前,北京市西城区准备大修历代帝王庙,苦于缺乏史料依据,于是在报纸上登出有偿征集历代帝王庙历史照片及相关资料的启事,然而应者寥寥。偶然收集到几张相关的老照片,无奈包含的有用信息太少,对修复工程用途不大。说来也难怪,北京解放前能有照相机的人几乎是凤毛麟角,即便是有照相机的阔家人也往往只是照个人像,有心专门对古代建筑拍照的除了专门的学者外,恐外再无他人。中国文物研究所文物资料信息中心收藏的老北京照片救了历代帝王庙修复工程的急。该中心提供了1931年北平研究院以常惠先生为首的北京内城寺庙调查组拍摄的全套历代帝王庙历史照片,照片不仅有重要建筑的外景,还有殿内供奉的记录,从而为修复工程及内部装修提供了可靠的历史依据。这些珍贵的历史照片使很多争论不休的疑案迎刃而解。比如历代帝王庙前大影壁上的雕花,就有老人说他亲眼所见原本是盘龙,现今影壁上的雕花是后改的。拿出老照片一看,1931年时影壁上的雕花与今天影壁上的雕花完全一致,从而证明了影壁现今依然保持着历史原貌,并未遭到破坏或改动。再说历代帝王庙前横立在马路上的两座牌楼,据《旧下旧闻考》的记载为:“额曰景德。”再看老照片中的牌楼,横额分明是“景德街”三个大字,从而订正了史书记录的偏差。老照片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由此可见一斑。
  
  当今艺术品收藏界中老照片的收藏尚属冷门。专家说,照片进入艺术品拍卖市场是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的。但是,国际上对这些作为收藏品的照片作品是有着严格的定义的。一般说来,进入市场的照片都必须编号,一般冲印8张左右,最多不超过15张。而且,这些照片都是由摄影家指定的专人冲印,每张照片都留由摄影家本人的亲笔签名。如果没有摄影家亲笔签名或者不在编号内的照片,根本就不值什么钱。而一些老照片是当年老相纸冲印的,也就无所谓编号不编号了。所以,真正能够进入市场的老照片必须是用当时的老相纸冲印的。
  
  在大型艺术品拍卖会中,老照片往往放在古籍善本专场,数量不多,价格也不高。中国嘉德2002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古籍善本专场”推出了一套20张清末老照片,其上有著名学者邓之诚题识,场中以人民币6600元顺利成交。另一组1964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梅兰芳舞台艺术》大型精美影片集,收有梅兰芳舞台剧照20幅,以人民币1430元成交,其价格并不算高。
  
  照片是历史的见证,我们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在不断变成历史,于是及时拍摄有收藏价值的新照片是照片收藏家们应予关注的大事。有理由预见这类照片的珍贵性与经济价值在不久的将来即会显现出来,成为照片收藏家的新宠。
推荐关键字:老照片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