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黄宾虹与徽墨

2006-01-10 16:49:07来源:鲁迅美术学院
A- A+
  黄宾虹是山水画大师,自然与徽墨有缘。本文介绍黄宾虹参与制造徽墨的一段故事。

  1888年,黄宾虹25岁,父亲黄定华在金华经商失败,便迁回故乡——歙县潭渡村。在“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的生活中,黄定华每日只写几个擘窠大字作消遣。因他每天作书研墨,忽然对墨出神,便想道:徽墨是传统名产,不受洋货充斥的影响,何不试试这行?也免得坐吃山空。他当即和儿子黄宾虹计议制造徽墨的事。恰好村里有个曾在曹素功墨庄做过墨的老墨工,便找来商量。黄宾虹读过有关制笔造墨的书籍,自然高兴充当助手。当下,黄家父子就在自家收拾了两间小屋,作为工场,雇了几个帮手,又从芜湖请来一个熟练工人,取烟、兑水、和胶。

  父子俩对这项新事业都寄予很大希望,父亲总管一切,黄宾虹则找来《墨史》、《墨谱》,以及明朝和清初名墨的拓本,研究墨模。黄宾虹和制墨工人相处融洽,有时还托那位家住芜湖的工人,从芜湖书坊里买几本书。他不仅协助制墨,还为推销墨锭东奔西走,同时依旧坚持读书作画。

  因资金流转迟缓,黄家父子经营徽墨创业甚是艰难。不过,他父子俩心里却很平静。黄宾虹仍是一面专攻书画,一面参与制墨。不料1891年4月初,那位芜湖的制墨工人却突然悄悄不辞而别了。黄家父子虽觉有些蹊跷,却因无有损失,倒也不放在心上.一天,省里公差突然来到潭渡,找到深居简出的黄宾虹头上,要带他去省城安庆。黄定华虽是见过世面的老人,却也不免着急,当即跟到省会,找亲友设法营救,打听到安徽巡抚好玩古董,便把家藏的汉玉佩送上,加上黄宾虹的老师汪宗沂与巡抚相识,黄宾虹才被放回.原来那位芜湖工人参与了火烧耶稣堂事件。

  飞来横祸,使黄家父子着实受了些折磨,黄定华老人已对世事丧失了兴趣,黄宾虹也不再安于目前的生活,于是黄家的制墨业便告了结。黄宾虹为避无稽的流言蜚语,便离乡远行,走上了新的未知的人生历程。
推荐关键字:黄宾虹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