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程昕东:中国当代艺术走过「墙内开花,墙外香」阶段
三年内画廊数量会更多 淘沙工作势必激活
作者:郑乃铭 2006-01-10 15:07:42来源:《当代艺术新闻》
A-
A+
789厂区中,有一家画廊体质颇为特殊,它很早就开始与中国当代艺术建立合作基础,但从90年到2000年,它却从没有在中国卖出一张画!问题是,这家画廊却在海外卖出很多很多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一直到现在,它仍旧在海外拥有很难被攻破的坚实收藏家群。它就是程昕东国际当代艺术空间的程昕东。
「现在海外画廊进到北京,都好象乘着降落伞突然降落。但它们可能都不太清楚,中国当代艺术在整个市场如此火爆,其实已经过好长一段时间铺垫工作了」程昕东说。93年程昕东就开始将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带到香港参加国际艺术博览会,一路下来;他都采取两个板块来做事,一方面他运用自己在巴黎法兰西画廊的经验,将西洋艺术名家的作品经由参加上海艺术博览会机会介绍到中国;另一方面则运用法兰西画廊这个点及参加国际艺术博览会机会,把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带到海外,两条轴线交叉持股,套句程昕东的话说「借盘!你必须懂得借盘」。道理很简单,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在自己的土地上根本缺乏市场胃口,早些时间沈阳、四川都有企业收藏家投入购藏,可是市场没有起来不免就会浇熄了这些人热情,最后也都走上散掉的路途。程昕东就提到,从90–2000年光就中国当代艺术作品这一环,的确没有在中国卖出一张作品,可是却90%都在海外找到了市场与买家,因此程昕东形容中国当代艺术在海外的市场,就说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另外,在这样的时间点上,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期,环境对外来的信息极度可望,过去封闭时期大家对西洋艺术名家作品往往只能透过画册及印刷品才看到,因此程昕东努力地将罗丹、雷诺瓦??等名家作品带到中国,并且抓准艺术博览会这种人潮较易聚集的活动亮相,所获得的成果自然也是渐入佳境。
99年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称得上是极关键的一年。Haraid Szeemann担任威尼斯双年展策展人,在那一年他选了19位中国当代艺术家,以前所未有大阵仗出现在威尼斯双年展上头,等于宣示了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舞台未来性。程昕东个人也相当认同威尼斯双年展,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起来是有其相当重要推波作用。他也说,但在这个之前,96年中国已经很明显感受到艺术是个可以投资的手段,01年是市场的高潮,04年则呈现市场缤纷状态,许多的海外资金画廊都选择北京作为入驻的点,798的框架也出现了,股票低迷、房产被打压;上万个亿的游资在外,完全不知该往那儿走。「我认为,中国当代艺术而言,问题根本不是出在没有资金,而是认知的问题上」程昕东说。另外,他又提到两岸三地交流紧密,台湾艺术界的流动资金进来,适时又推了一把,渠道成形;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不起来也难。但是,随着市场兴起两个问题也紧咬着不放,第一;人们对中国当代艺术起了投资(投机)之心,第二;第一波中国当代艺术名家作品,多数已经卖到海外,现在固然市场爆红却未必有那么多作品,能够一下间就供应到市场台面上。所以,名家作品价格越飙越高,第二波甚至第三波的艺术家纷纷被赶上前线,曝露当代艺术市场作品的价格与艺术价值极端混淆状况。程昕东被问到此,则说「艺术家的作品本来就需要时间来完成,它又不是工业产品,也不是粮品,量肯定不多,一下子市场需求那么大,一定就会造成贵的作品追得更贵,不是很良善的作品也被追高了价钱。如果再回到环境突然激增那么多海外资金画廊,每家画廊都要找艺术家作品,就会突显作品本身原创在那里的严重性,也是一个该警惕的事情」。
程昕东提出另一个观点,也颇有值得留意。首先,他相当肯定北京798所展现的不同市场框架,他也觉得中国整体的市场已经越来越趋成熟,但接下来才是真正考验。那就是,提供内容的问题。他认为,以画廊数量来讲,就算现在海外资金画廊不断有人投入,但画廊数量仍然过少。他预估,3–5年内肯定还会吸引更多画廊入内,而且3年间一定会更混乱,但这个乱是非常正常的过程,那好比是大浪淘沙,好的海外画廊能够留下来就会留下来,不行的就会退出。另外,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在国际艺术市场的占有率太有限,他更否认西方市场炒热中国当代艺术这个说法。他说「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是很火爆,但出现在国际市场的总量太少。缺乏国际市场的强大的舞台魅力,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根本无法与西洋当代艺术家作品相提」。「另外,我个人觉得,海外资金根本还没有真正到位,现在流到北京的资金其实很少很少。如果,画廊的专业素养越来越成熟、艺术家作品能够更审慎、中国本地藏家数量能够再增多,一旦与国际艺术市场的平台能够紧密结合,绝对会吸引海外资金大量涌入,那个时候,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景况才更惊人」。
市场,的确已经起步。要成为跑龙套或唱主角,看的就是自己了。这戏儿,越来越有看头了,不是吗?
「现在海外画廊进到北京,都好象乘着降落伞突然降落。但它们可能都不太清楚,中国当代艺术在整个市场如此火爆,其实已经过好长一段时间铺垫工作了」程昕东说。93年程昕东就开始将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带到香港参加国际艺术博览会,一路下来;他都采取两个板块来做事,一方面他运用自己在巴黎法兰西画廊的经验,将西洋艺术名家的作品经由参加上海艺术博览会机会介绍到中国;另一方面则运用法兰西画廊这个点及参加国际艺术博览会机会,把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带到海外,两条轴线交叉持股,套句程昕东的话说「借盘!你必须懂得借盘」。道理很简单,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在自己的土地上根本缺乏市场胃口,早些时间沈阳、四川都有企业收藏家投入购藏,可是市场没有起来不免就会浇熄了这些人热情,最后也都走上散掉的路途。程昕东就提到,从90–2000年光就中国当代艺术作品这一环,的确没有在中国卖出一张作品,可是却90%都在海外找到了市场与买家,因此程昕东形容中国当代艺术在海外的市场,就说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另外,在这样的时间点上,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期,环境对外来的信息极度可望,过去封闭时期大家对西洋艺术名家作品往往只能透过画册及印刷品才看到,因此程昕东努力地将罗丹、雷诺瓦??等名家作品带到中国,并且抓准艺术博览会这种人潮较易聚集的活动亮相,所获得的成果自然也是渐入佳境。
99年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称得上是极关键的一年。Haraid Szeemann担任威尼斯双年展策展人,在那一年他选了19位中国当代艺术家,以前所未有大阵仗出现在威尼斯双年展上头,等于宣示了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舞台未来性。程昕东个人也相当认同威尼斯双年展,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起来是有其相当重要推波作用。他也说,但在这个之前,96年中国已经很明显感受到艺术是个可以投资的手段,01年是市场的高潮,04年则呈现市场缤纷状态,许多的海外资金画廊都选择北京作为入驻的点,798的框架也出现了,股票低迷、房产被打压;上万个亿的游资在外,完全不知该往那儿走。「我认为,中国当代艺术而言,问题根本不是出在没有资金,而是认知的问题上」程昕东说。另外,他又提到两岸三地交流紧密,台湾艺术界的流动资金进来,适时又推了一把,渠道成形;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不起来也难。但是,随着市场兴起两个问题也紧咬着不放,第一;人们对中国当代艺术起了投资(投机)之心,第二;第一波中国当代艺术名家作品,多数已经卖到海外,现在固然市场爆红却未必有那么多作品,能够一下间就供应到市场台面上。所以,名家作品价格越飙越高,第二波甚至第三波的艺术家纷纷被赶上前线,曝露当代艺术市场作品的价格与艺术价值极端混淆状况。程昕东被问到此,则说「艺术家的作品本来就需要时间来完成,它又不是工业产品,也不是粮品,量肯定不多,一下子市场需求那么大,一定就会造成贵的作品追得更贵,不是很良善的作品也被追高了价钱。如果再回到环境突然激增那么多海外资金画廊,每家画廊都要找艺术家作品,就会突显作品本身原创在那里的严重性,也是一个该警惕的事情」。
程昕东提出另一个观点,也颇有值得留意。首先,他相当肯定北京798所展现的不同市场框架,他也觉得中国整体的市场已经越来越趋成熟,但接下来才是真正考验。那就是,提供内容的问题。他认为,以画廊数量来讲,就算现在海外资金画廊不断有人投入,但画廊数量仍然过少。他预估,3–5年内肯定还会吸引更多画廊入内,而且3年间一定会更混乱,但这个乱是非常正常的过程,那好比是大浪淘沙,好的海外画廊能够留下来就会留下来,不行的就会退出。另外,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在国际艺术市场的占有率太有限,他更否认西方市场炒热中国当代艺术这个说法。他说「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是很火爆,但出现在国际市场的总量太少。缺乏国际市场的强大的舞台魅力,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根本无法与西洋当代艺术家作品相提」。「另外,我个人觉得,海外资金根本还没有真正到位,现在流到北京的资金其实很少很少。如果,画廊的专业素养越来越成熟、艺术家作品能够更审慎、中国本地藏家数量能够再增多,一旦与国际艺术市场的平台能够紧密结合,绝对会吸引海外资金大量涌入,那个时候,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景况才更惊人」。
市场,的确已经起步。要成为跑龙套或唱主角,看的就是自己了。这戏儿,越来越有看头了,不是吗?
推荐关键字: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