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油画市场螺旋上升一季翻一番
作者:宋琛 2006-01-10 09:51:21来源:鲁迅美术学院
A-
A+
画家名气与特定历史的结合品
徐悲鸿《珍妮小姐画像》刷新华人油画世界纪录
著名画家在特定历史时期创作的作品价值非凡,绝对能在拍卖市场上创造天价。徐悲鸿作为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其影响力不言而喻,而《珍妮小姐画像》是徐悲鸿1939年应时任比利时驻新加坡副领事勃兰嘉之托精心创作,所获丰厚酬金即用于捐助抗战。由于与国人熟知的《愚公移山》、《怒猫图》等画作的创作缘由不同,《珍妮小姐画像》的审美趣味在存世徐悲鸿油画作品中别具特色,2005年,恰逢徐悲鸿先生诞辰11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购藏《珍妮小姐画像》更具有特殊的意义。《珍妮小姐画像》以900万元起拍,便有数路买家激烈竞争,当价格飙升到1500万元时,仅剩下场内一位30多岁、戴眼镜的青年男子和一位场外电话委托的买家竞争。那位青年男子一边举拍一边不停地打电话,当他应价到2000万元时,场外的买家放弃了竞争,加上10%的手续费,《珍妮小姐画像》以2200万元成交,刷新了华人油画的世界纪录。此前纪录由赵无极的《1985年6月至10月作》以1804万港元在2005年香港佳士得的春季拍卖会上创造。
题材打上时代烙印最受青睐
《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1012万成交
中国油画百年的发展历程特殊镶嵌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之上,新中国时期的美术作品以其鲜明的政治性主题、闪亮的颜色基调,戏剧化的历史场面,神采飞扬的领袖伟人、英雄劳模的造像等特殊因素而备受推崇。
此次嘉德油画专场成交额的第一名为陈衍宁 1972年所作《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曾参加1972年的“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0周年全国美术展”,更曾被人民美术出版社发行彩色单页。此幅诞生于特殊年代的作品,取材于一九五八年毛主席视察广州郊区棠下大队,此时正值新兴的社会组织“人民公社”在全国推广之际。在这幅作品中,概念化的模式,“高、大、全”和“红、光、亮”等样板戏创作原则以及舞台化的动态被成功运用,十分鲜明地反映出“文革”美术的特点。特殊的年代加上特殊的题材,如此深刻打上时代烙印的作品以200万元起价,经过近30轮竞价后,最后在“916”号买主喊出的920万元价格上落槌,在拍场内引起了一片惊呼声。加上10%的佣金,这幅作品的最后成交价达到1012万元,买主是一位欧洲收藏家。
一幅由关良在1950年所作《火红的年代》,以高出预估价近三倍的44万元成交。当时,在“歌颂祖国,服务人民”的艺术思想指导下,关良等在上海的油画家们深入到工厂和农村、矿山和渔场去体验生活。此画即是画家在深入地体验生活后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现实题材油画,是画家在20世纪50年代这独特的历史时间中,留给中国现代美术史珍贵的记录。
现代美术史里程碑式作品绝对高位
陈丹青《进城之三》拔得头筹
吴冠中、林风眠……这些在中国近现代书画专拍中屡掀狂澜的名家其在油画市场的号召力可能不及陈丹青和罗中立。究其缘由,盖因在油画的行情里,那些被列为中国现代美术史中里程碑式的作品拥有绝对高端的市场价位。此次拔得华辰头筹的作品——成交额为418万的陈丹青《进城之三》即是绝好力证。《进城之三》属于陈丹青《西藏组画》的一部分,《西藏组画》的里程碑式意义在于其以前所未有的真实性,反映了中国现代艺术伟大转折的两个深刻背景,即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与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而在《西藏组画》之前,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艺术受为政治服务的政策影响,美术创作的个性与创造性被遮蔽。
写实画派市场风生水起
艾轩、王沂东、杨飞云、何多苓、陈逸飞等构建中高端市场
由陈逸飞、艾轩、杨飞云、何多苓、王沂东等画家组成的写实画派作为当前油画市场的“生力军”,成了本次油画拍卖的最大主角,他们的作品让拍卖会的亮点频现,表现出强劲的市场号召力。写实画派走势强劲的原因,在于写实油画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情趣,易懂易看。新进入油画市场的买家经济实力雄厚,敢于瞄准画家的代表作品竞价,而海外的买家,以同样的审美取向参与竞拍,使得拍场上写实油画的竞争显得尤为激烈。
在嘉德油画拍卖的专场上,写实画派的14件作品全部成交,王沂东的《深山里的太阳》以506万元成交,艾轩的《二月的午后》和杨飞云的《红帘子》分别拍出了363万元和242万元,何多苓1997年作《小瞿的肖像》,成交价101.2万 。华辰拍场中,陈逸飞的《夜笛》和《周庄》分别以308万和220万元成交,杨飞云的《家》和《裸女》分别成交66万和57.2万。北京保利的拍卖中,艾轩《放羊的女孩》成交价148.5万,杨飞云的《几块衬布》拍到115.5万。
从拍场情况上看,写实油画的价格比市场估计略高了一些,但也同时表现出作品价格的巨大潜力。
中青年画家转型之作备受关注
罗中立《夏风》178.2万成交
罗中立在20世纪80年代,是一位少有的具有公共性与社会意义的艺术家与旗帜性人物。他的美术作品《父亲》影响了一代人,策展人黄专曾评价他是“1980年代到1990年代唯一一位以一幅作品成功的艺术家。”《父亲》一画曾获“中国青年美展”一等奖,其画面具有悲剧性的震撼力,表现了生活在贫困中的老农形象:开裂的嘴唇、满脸的皱纹以及手中粗劣的碗等等写实的描绘,感动了一个时代。而北京诚轩此次成交额最高的作品,却是罗中立风格转变的代表作《夏风》。《夏风》创作于1993年,描绘了经典的女人体,具有浓郁的抒情意味,反映出作者完全放弃了超级写实主义的观念与技巧,转而倾向于带有样式主义风格的夸张、变形与程序化处理,形成了与众不同的绘画语言。
诚轩油画专场排行第四的同样是画家周春芽的风格转变之作。周的成名作《藏族新一代》是乡土风格,而从20世纪90年代起,周开始研究中国的文人画,画了一批文人画式的油画风景,笔触大有文人画逸笔草草的味道,《黑根一家—男主人和女主人》,就是这个时期的典型风格,油画笔触的运用,像中国传统狼毫斗笔画枯树山石的笔法—散开笔锋—连戳带拖,给画面增添了一种生气勃勃的表现力,这幅作品成交价达到77万人民币,显示出买家的独到眼光。
艺术原始股概念
作品高度保“真” 收藏风险低
中国油画被喻为艺术原始股,具有低价位、高增长、少赝品的特点。在书画市场经历膨胀式增长,人们被艺术品的真假难辨、良莠不齐、价格不切实际等问题而搅得晕头转向、叫苦不迭的今天,油画市场的环境对于投资人而言显得比较容易进入和掌握。作为舶来品,油画的入门门槛较高,其技法较为复杂,学油画者往往需要学色彩、透视等等,要创作一幅好的油画作品,没有一定水平的人难以做到。如果仿制名家油画,要比仿制中国画成本高,而且名家个人风格强烈,较难模仿;另外油画名家大都在世,仿制品容易识别……这些都使得油画市场赝品较少,收藏风险也因此较低。
美术情结扮演重要角色
中产阶层的兴起是带动中国油画市场最重要的原因
拥有较高知识水准和艺术修养且购买力十分稳定的中产阶级是油画市场的强硬支撑点。目前在油画市场有绝对号召力的画家大都出名于20世纪80年代,这个时期与目前的中产阶级当年的大学时光相吻合。二十多年前,改革开放的春风不仅刺激了经济,更使中国的大学生置身于知识井喷的年代,作为视觉最直观的表达方式,美术带来的震撼对当时大学生的思想启迪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而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当时的大学生大多成长为目前中国20%左右的中产阶级。这部分人在物质生活充裕后,必定寻求相应的精神满足,他们对与自己同龄的陈丹青、罗中立、何多苓等画家在那个时期创作的巨幅油画和招贴记忆犹新,对相关的艺术风格能够产生强烈共鸣,而上山下乡、拥军等题材也都是他们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因此,曾经影响过其成长道路的油画自然而然成为这部分新富阶层的收藏首选,形成一种相当奇妙的美术情结。
徐悲鸿《珍妮小姐画像》刷新华人油画世界纪录
著名画家在特定历史时期创作的作品价值非凡,绝对能在拍卖市场上创造天价。徐悲鸿作为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其影响力不言而喻,而《珍妮小姐画像》是徐悲鸿1939年应时任比利时驻新加坡副领事勃兰嘉之托精心创作,所获丰厚酬金即用于捐助抗战。由于与国人熟知的《愚公移山》、《怒猫图》等画作的创作缘由不同,《珍妮小姐画像》的审美趣味在存世徐悲鸿油画作品中别具特色,2005年,恰逢徐悲鸿先生诞辰11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购藏《珍妮小姐画像》更具有特殊的意义。《珍妮小姐画像》以900万元起拍,便有数路买家激烈竞争,当价格飙升到1500万元时,仅剩下场内一位30多岁、戴眼镜的青年男子和一位场外电话委托的买家竞争。那位青年男子一边举拍一边不停地打电话,当他应价到2000万元时,场外的买家放弃了竞争,加上10%的手续费,《珍妮小姐画像》以2200万元成交,刷新了华人油画的世界纪录。此前纪录由赵无极的《1985年6月至10月作》以1804万港元在2005年香港佳士得的春季拍卖会上创造。
题材打上时代烙印最受青睐
《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1012万成交
中国油画百年的发展历程特殊镶嵌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之上,新中国时期的美术作品以其鲜明的政治性主题、闪亮的颜色基调,戏剧化的历史场面,神采飞扬的领袖伟人、英雄劳模的造像等特殊因素而备受推崇。
此次嘉德油画专场成交额的第一名为陈衍宁 1972年所作《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曾参加1972年的“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0周年全国美术展”,更曾被人民美术出版社发行彩色单页。此幅诞生于特殊年代的作品,取材于一九五八年毛主席视察广州郊区棠下大队,此时正值新兴的社会组织“人民公社”在全国推广之际。在这幅作品中,概念化的模式,“高、大、全”和“红、光、亮”等样板戏创作原则以及舞台化的动态被成功运用,十分鲜明地反映出“文革”美术的特点。特殊的年代加上特殊的题材,如此深刻打上时代烙印的作品以200万元起价,经过近30轮竞价后,最后在“916”号买主喊出的920万元价格上落槌,在拍场内引起了一片惊呼声。加上10%的佣金,这幅作品的最后成交价达到1012万元,买主是一位欧洲收藏家。
一幅由关良在1950年所作《火红的年代》,以高出预估价近三倍的44万元成交。当时,在“歌颂祖国,服务人民”的艺术思想指导下,关良等在上海的油画家们深入到工厂和农村、矿山和渔场去体验生活。此画即是画家在深入地体验生活后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现实题材油画,是画家在20世纪50年代这独特的历史时间中,留给中国现代美术史珍贵的记录。
现代美术史里程碑式作品绝对高位
陈丹青《进城之三》拔得头筹
吴冠中、林风眠……这些在中国近现代书画专拍中屡掀狂澜的名家其在油画市场的号召力可能不及陈丹青和罗中立。究其缘由,盖因在油画的行情里,那些被列为中国现代美术史中里程碑式的作品拥有绝对高端的市场价位。此次拔得华辰头筹的作品——成交额为418万的陈丹青《进城之三》即是绝好力证。《进城之三》属于陈丹青《西藏组画》的一部分,《西藏组画》的里程碑式意义在于其以前所未有的真实性,反映了中国现代艺术伟大转折的两个深刻背景,即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与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而在《西藏组画》之前,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艺术受为政治服务的政策影响,美术创作的个性与创造性被遮蔽。
写实画派市场风生水起
艾轩、王沂东、杨飞云、何多苓、陈逸飞等构建中高端市场
由陈逸飞、艾轩、杨飞云、何多苓、王沂东等画家组成的写实画派作为当前油画市场的“生力军”,成了本次油画拍卖的最大主角,他们的作品让拍卖会的亮点频现,表现出强劲的市场号召力。写实画派走势强劲的原因,在于写实油画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情趣,易懂易看。新进入油画市场的买家经济实力雄厚,敢于瞄准画家的代表作品竞价,而海外的买家,以同样的审美取向参与竞拍,使得拍场上写实油画的竞争显得尤为激烈。
在嘉德油画拍卖的专场上,写实画派的14件作品全部成交,王沂东的《深山里的太阳》以506万元成交,艾轩的《二月的午后》和杨飞云的《红帘子》分别拍出了363万元和242万元,何多苓1997年作《小瞿的肖像》,成交价101.2万 。华辰拍场中,陈逸飞的《夜笛》和《周庄》分别以308万和220万元成交,杨飞云的《家》和《裸女》分别成交66万和57.2万。北京保利的拍卖中,艾轩《放羊的女孩》成交价148.5万,杨飞云的《几块衬布》拍到115.5万。
从拍场情况上看,写实油画的价格比市场估计略高了一些,但也同时表现出作品价格的巨大潜力。
中青年画家转型之作备受关注
罗中立《夏风》178.2万成交
罗中立在20世纪80年代,是一位少有的具有公共性与社会意义的艺术家与旗帜性人物。他的美术作品《父亲》影响了一代人,策展人黄专曾评价他是“1980年代到1990年代唯一一位以一幅作品成功的艺术家。”《父亲》一画曾获“中国青年美展”一等奖,其画面具有悲剧性的震撼力,表现了生活在贫困中的老农形象:开裂的嘴唇、满脸的皱纹以及手中粗劣的碗等等写实的描绘,感动了一个时代。而北京诚轩此次成交额最高的作品,却是罗中立风格转变的代表作《夏风》。《夏风》创作于1993年,描绘了经典的女人体,具有浓郁的抒情意味,反映出作者完全放弃了超级写实主义的观念与技巧,转而倾向于带有样式主义风格的夸张、变形与程序化处理,形成了与众不同的绘画语言。
诚轩油画专场排行第四的同样是画家周春芽的风格转变之作。周的成名作《藏族新一代》是乡土风格,而从20世纪90年代起,周开始研究中国的文人画,画了一批文人画式的油画风景,笔触大有文人画逸笔草草的味道,《黑根一家—男主人和女主人》,就是这个时期的典型风格,油画笔触的运用,像中国传统狼毫斗笔画枯树山石的笔法—散开笔锋—连戳带拖,给画面增添了一种生气勃勃的表现力,这幅作品成交价达到77万人民币,显示出买家的独到眼光。
艺术原始股概念
作品高度保“真” 收藏风险低
中国油画被喻为艺术原始股,具有低价位、高增长、少赝品的特点。在书画市场经历膨胀式增长,人们被艺术品的真假难辨、良莠不齐、价格不切实际等问题而搅得晕头转向、叫苦不迭的今天,油画市场的环境对于投资人而言显得比较容易进入和掌握。作为舶来品,油画的入门门槛较高,其技法较为复杂,学油画者往往需要学色彩、透视等等,要创作一幅好的油画作品,没有一定水平的人难以做到。如果仿制名家油画,要比仿制中国画成本高,而且名家个人风格强烈,较难模仿;另外油画名家大都在世,仿制品容易识别……这些都使得油画市场赝品较少,收藏风险也因此较低。
美术情结扮演重要角色
中产阶层的兴起是带动中国油画市场最重要的原因
拥有较高知识水准和艺术修养且购买力十分稳定的中产阶级是油画市场的强硬支撑点。目前在油画市场有绝对号召力的画家大都出名于20世纪80年代,这个时期与目前的中产阶级当年的大学时光相吻合。二十多年前,改革开放的春风不仅刺激了经济,更使中国的大学生置身于知识井喷的年代,作为视觉最直观的表达方式,美术带来的震撼对当时大学生的思想启迪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而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当时的大学生大多成长为目前中国20%左右的中产阶级。这部分人在物质生活充裕后,必定寻求相应的精神满足,他们对与自己同龄的陈丹青、罗中立、何多苓等画家在那个时期创作的巨幅油画和招贴记忆犹新,对相关的艺术风格能够产生强烈共鸣,而上山下乡、拥军等题材也都是他们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因此,曾经影响过其成长道路的油画自然而然成为这部分新富阶层的收藏首选,形成一种相当奇妙的美术情结。
推荐关键字:油画投资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油画拍卖价格直线上升 收藏价值如何辨别2013-05-20
- 高端油画投资有技巧2012-08-31
- 油画讲究投资性收藏 五大理论规避风险2012-07-05
- 杨飞云市场表现:3450万不是投资指标2012-06-13
- 海南拟投入1500万扶持油画产业引争议2011-07-28
- 油画投资 风险渐显2011-07-15
- 中国油画投资技巧2010-08-28
- 川渝油画的发展历程与市场表现2007-12-03
- 投资油画靠“听”还是靠“看”2007-10-07
- 2007春中国油画及现当代艺术拍卖回顾2007-09-27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