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谭平版画》
2006-01-05 14:04:36来源:河北教育出版社北京颂雅风文化艺术中心
A-
A+
出 版 社:河北教育出版社北京颂雅风文化艺术中心
作 者:谭平
开本:8开
出版时间:2005年11月
定 价:260.00 元
ISBN:7-5434-4892-0/J·380
类别:版画木刻
【内容提要】
谭 平 的 版 画
费若琳 菲律宾 马尼拉
当我们看,真正的用心去看谭平的版画时,跃入脑海中的第一个感觉就是“纯粹”。这些话没有沾染上来自我们身边具象世界的假惺惺的说教与关怀,“纯粹”是就这个意义而言的。毫无疑问,这就是“为艺术而艺术”。这些抽象作品立足于形式、线性元素、色彩之间关系以及整体布局效果所设定的空间关系的实质。然而这些抽象的关系能够确实表现了无所不包的感情世界,正如人际关系那样,可能暗示着主宰与臣服、平衡、安全,或者是动辄受伤与不堪一击。形势与关系的双重效果会预警着危险或崩溃,在一些情况下则是幽默与诙谐。对这些作品的可能“解读”是永无止境的。这完全取决于个人的生活阅历以及观众对作品的投入程度。在我看来,谭平的作品总昭示着人性与人类的奋争,虽然是通过最为抽象的形式来表达的。
实际上对于谭平过往10年的版画创作家艺坛生涯的回顾就会使人受益良多。20世纪90年代早期的作品记录了他自由操作并直接在金属板上做出种种图像的探险经历。与之同时并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谭平致力于以点点滴滴见证历史与光阴之妙趣横生的系列。20世纪90年代后期他的注意力从质感分明、深深蚀刻的金属板转移到了对版刻充满自信的布置安排。这些布局包含了对一块块版刻在疏阔空间中的认真置放。它们陶醉于新颖的、令人兴奋的色彩组合,伴以对深沉浓重的黑色的偏好,这种黑色巧妙的衬托以偶尔闪现的作为点睛之笔的亮色,显得安如磐石。画面要在反复印制过程中完成布局过程、形式、空间关系。所有的这些在作品中都得到了令人叹服的处理——空阔的白色区域强有力地突出了稳固立体形式的密不透风与视觉上沉甸甸的感觉。
新的作品标志着艺术家心路历程上振奋人心的发展,以及一贯如是的对抽象主义中“纯粹”的更加深刻的感触,但这次还展示了对他自己选择的艺术形式—版画的新认识。他自己手工制作的纸浆纸的引入使谭平得以推进了版画核心要素之一的触觉与视觉之美的愉悦感。不过最让人惊叹的是强化了雕塑的效果。这种新的纸张和浓厚的墨一起创作出的作品浸透着一种令人信服的重量感。而形式、形状也似乎获得了自己的生命力。然而通过线型元素的引入,作品同时也显露了一种满含真趣的设计上的自在。这些线条联系着各种形式,或在其前方游弋,二者形成了飘忽不定、不拘一格的互动,以上说来颇有人性色彩,甚至不乏幽默。
这种布局与过去的形式主义作品和现代主义理论不无相似。谭平把握形式与空间的方式确实让人想起形式主义雕塑;线型元素弯曲、迂回、忽前忽后穿插于隐含中的三维空间,恰似金属。然而黑色、灰色与自然色调有节制地与更为大胆的红色、橙色和蓝色的结合使用,以及这种新颖的线性,或者说书法素材也赋予其作品一种与众不同的气息,使人想起传统的中国绘画。
或许只有谭平这样的版画大家,尤其是中国版画大家,才能重塑被奉为圭臬的“纯粹的形式”、“为艺术而艺术”等等形式主义的精髓,使之成为让人耳目一新的、完全属于艺术家本人的全新特色。
【目录】
自然的抽象—谭平近作释读---6
Nature in the Abstract
An Elucidation of Tan Ping誷 Recent Works---9
谭平的版画---14
Tan Ping Etchings---15
自述---16
Self-Statement---21
Works1982-2005---27
谭平简历---128
Tan ping Profile---130
欲查询更多图书内容,请浏览艺术图书频道:ebook.artron.net
作 者:谭平
开本:8开
出版时间:2005年11月
定 价:260.00 元
ISBN:7-5434-4892-0/J·380
类别:版画木刻
【内容提要】
谭 平 的 版 画
费若琳 菲律宾 马尼拉
当我们看,真正的用心去看谭平的版画时,跃入脑海中的第一个感觉就是“纯粹”。这些话没有沾染上来自我们身边具象世界的假惺惺的说教与关怀,“纯粹”是就这个意义而言的。毫无疑问,这就是“为艺术而艺术”。这些抽象作品立足于形式、线性元素、色彩之间关系以及整体布局效果所设定的空间关系的实质。然而这些抽象的关系能够确实表现了无所不包的感情世界,正如人际关系那样,可能暗示着主宰与臣服、平衡、安全,或者是动辄受伤与不堪一击。形势与关系的双重效果会预警着危险或崩溃,在一些情况下则是幽默与诙谐。对这些作品的可能“解读”是永无止境的。这完全取决于个人的生活阅历以及观众对作品的投入程度。在我看来,谭平的作品总昭示着人性与人类的奋争,虽然是通过最为抽象的形式来表达的。
实际上对于谭平过往10年的版画创作家艺坛生涯的回顾就会使人受益良多。20世纪90年代早期的作品记录了他自由操作并直接在金属板上做出种种图像的探险经历。与之同时并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谭平致力于以点点滴滴见证历史与光阴之妙趣横生的系列。20世纪90年代后期他的注意力从质感分明、深深蚀刻的金属板转移到了对版刻充满自信的布置安排。这些布局包含了对一块块版刻在疏阔空间中的认真置放。它们陶醉于新颖的、令人兴奋的色彩组合,伴以对深沉浓重的黑色的偏好,这种黑色巧妙的衬托以偶尔闪现的作为点睛之笔的亮色,显得安如磐石。画面要在反复印制过程中完成布局过程、形式、空间关系。所有的这些在作品中都得到了令人叹服的处理——空阔的白色区域强有力地突出了稳固立体形式的密不透风与视觉上沉甸甸的感觉。
新的作品标志着艺术家心路历程上振奋人心的发展,以及一贯如是的对抽象主义中“纯粹”的更加深刻的感触,但这次还展示了对他自己选择的艺术形式—版画的新认识。他自己手工制作的纸浆纸的引入使谭平得以推进了版画核心要素之一的触觉与视觉之美的愉悦感。不过最让人惊叹的是强化了雕塑的效果。这种新的纸张和浓厚的墨一起创作出的作品浸透着一种令人信服的重量感。而形式、形状也似乎获得了自己的生命力。然而通过线型元素的引入,作品同时也显露了一种满含真趣的设计上的自在。这些线条联系着各种形式,或在其前方游弋,二者形成了飘忽不定、不拘一格的互动,以上说来颇有人性色彩,甚至不乏幽默。
这种布局与过去的形式主义作品和现代主义理论不无相似。谭平把握形式与空间的方式确实让人想起形式主义雕塑;线型元素弯曲、迂回、忽前忽后穿插于隐含中的三维空间,恰似金属。然而黑色、灰色与自然色调有节制地与更为大胆的红色、橙色和蓝色的结合使用,以及这种新颖的线性,或者说书法素材也赋予其作品一种与众不同的气息,使人想起传统的中国绘画。
或许只有谭平这样的版画大家,尤其是中国版画大家,才能重塑被奉为圭臬的“纯粹的形式”、“为艺术而艺术”等等形式主义的精髓,使之成为让人耳目一新的、完全属于艺术家本人的全新特色。
【目录】
自然的抽象—谭平近作释读---6
Nature in the Abstract
An Elucidation of Tan Ping誷 Recent Works---9
谭平的版画---14
Tan Ping Etchings---15
自述---16
Self-Statement---21
Works1982-2005---27
谭平简历---128
Tan ping Profile---130
欲查询更多图书内容,请浏览艺术图书频道:ebook.artron.net
推荐关键字:图书订货会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20年北京图书订货会的20个分镜头(下)2006-01-05
- 20年北京图书订货会的20个分镜头(上)2006-01-05
- 四大新举措点亮明年北京图书订货会2006-01-05
- 2006北京图书订货会新看点2006-01-05
- 2006北京图书订货会即将开幕2006-01-05
- 2006北京图书订货会筹备就绪2006-01-05
- 2006北京图书订货会1月举办2006-01-05
- 2006北京图书订货会“大团圆”2006-01-05
- 此次美联体参展商名录(下)2006-01-05
- 此次美联体参展商名录(上)2006-01-05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