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年画的收藏价值
作者:沈泓 2006-01-01 14:19:52来源:鲁迅美术学院
A-
A+
多少年来,年画一直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然而因其创作者都是民间匠人,一直不为文人墨客所重视,故而留存不多。 正因为老年画存世量稀少,现在反而凸显其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可以说,年画是最具潜力的收藏品。
为什么呢?以下对年画的收藏价值作一分析。
1、中外文化名人介入年画收藏,提升年画价值和品位。 根据中国年画收藏、研究第一人王树村的接触了解,外国人眼光独具,对中国年画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早在1693年,英人卡姆培夫尔在日本江户得到一批中国流传过去的木版年画携回本国,现藏于大英博物馆,成为其珍贵藏品。
清代晚期以后,外国人至中国内地者渐多,年画成了他们猎奇收藏的内容,海外很多图书馆、美术馆,如荷兰图书馆、德国莱比锡图书馆,就专门收藏中国年画。 前苏联收藏中国的木版年画最多,其中有一件辽金时代的《四美图》,那是有记载的最早的一幅木版年画。
而今英、美、法、德、俄及东欧等国家的博物馆中中国木刻年画的收藏都相当丰富,真是墙内花开墙外红,令国人汗颜。 现代中国最早注意收藏木版年画的是鲁迅先生。鲁迅所藏的开封年画,现藏于鲁迅纪念馆,经我国年画收藏研究专家考证,这些年画都已是孤品。
和鲁迅先生同时代的上海的王尚义先生,也收藏了许多老年画。1949年王尚义移居香港,1964年侨居美国。他去世后,家人将其所藏二百余幅老年画精品以高昂的价格转让给英国伦敦中国版画基金会。 在当代,老年画收藏最多的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树村。王树村从 20世纪40年代开始收藏我国主要年画产地的年画,现有藏品近一万件。
2、年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和形象符号,易于唤起现代人的文化寻很心理。 中国五千年来已经拥有丰富而珍贵的文化资产,在这些资产中包括古迹、古物、自然文化景观、民族艺术等。年画作为根植于民间沃土的一朵艺术奇葩,充分显现出中华民族之精神内涵和生活历程的遗迹。从这里可以窥见中国人的生活轨迹和智慧结晶的面貌,感知到古老民族的宗教信仰及生活习惯、风俗等,最能唤起现代人的文化寻根心理。
3、年画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判断一件藏品的收藏价值应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是历史价值,二是艺术价值,三是审美价值,四是贴近生活,五是切合收藏者心理,六是投资增值功能。符合其中一条,就有收藏价值。 而年画符合上述全部标准。
年画有悠久的历史,一些明清版的年画已经成为珍贵文物,即使是新中国早期的年画,也因表现了新中国欣欣向荣的精神风貌,而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年画源自民间艺人,淳朴生动,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而且还成为艺术家们的灵感之源; 年画画面优美好看,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因此人见人爱; 年画表现人们的生活信仰和美好愿望,贴近生活,并反映时代风貌,有一定的认知功能; 作为一门充满喜庆的艺术样式,年画最易切合收藏者的心理。因此,年画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年画的收藏投资价值尚未被人发现。
4、年画是即得绝版绝迹的艺术品。 年画濒危,物以稀为贵,因此年画收藏投资价值凸显。对此,笔者有专文论述,这里不再赘述。
5、年画是艺术品原作。现在收藏市场充斥的纸质收藏品大多是印刷品。如近年,月份牌已经成为收藏界、美术界、广告界抢手的收藏品。“月份牌”可以算是我国传统年画的一个分支。它于清道光年间诞生,一开始洋商印刷的是西洋画片,没有得到中国人的认可。后来洋商改为将中国木版年画和传统国画拿到国外制版,用先进的彩印技术印刷,配上月历牌或商品广告,立即得到百姓的欢迎。
如今一张民国月份牌印刷品,市场价500~2000元。 一张民国时期的年画印刷品如今在收藏市场上的成交价也高达数百元到数千元即使是一张20世纪60~70年代的年画印刷品,收藏市场成交价也高达数百元。
目前的收藏品交易市场上,有关年画的藏品绝大多数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画印刷品和各时期的《年画缩样》。在当今的收藏市场上,“文革” 时期年画缩样本册也要30元至150元,单张“文革”时期的印刷品年画如较为少见,价格也在100元以上。即使是上世纪80年代的一张年画印刷品往往也要10~30元,最低也要3~5元一张。 而一张同时期版甚至明清版(后来印制)的木版年画,市场价却仅仅十元到数十元。其实,印刷品完全不能和版画原作同日而语,它们的价格应相差10倍到 100倍。
6、年画的市场价偏低。 年画和其他纸质藏品相比,量少得多,价格却偏低。 邮票、火花、老票证等,这些都有一定的发行量和存世量,如一枚邮票的发行量,多则过亿,少则数万,即使是一枚发行量500万枚的庚申猴邮票,目前市场价也高达1500元,一枚1984年版的飞乐音响股票藏品,目前的市场价高达58000元,而同时期的木版年画市场价目前仅仅30~300元。
可是木版年画的印量非常有限,一块木雕板最多只能印数万张就报废了,有些年画只印了数十张。因为是水印套色,几乎没有任何两张木版年画是相同的,可以说每一幅年画的存世量都只有一张。物以稀为贵,作为独一无二的原作艺术品,年画理应比大量印刷的印刷品价格高数倍乃至数千倍,而在收藏市场上,年画往往比印刷品的市场价还低很多,可见收藏者的盲目和盲从。 而机遇就在市场的盲区中,先知先觉、捷足先登者将在年画投资领域创造奇迹。
7、年画籀;季宽显种威。 老木版年画近年来在京、沪拍场上经常出现,每张价位从500元到3000 元不等。但这些都是“小活儿”,像明代陈老莲等大画家的作品尚未露过面。拍卖记录中,像金梅生、李慕白等老前辈的作品,每一张对开的都要3万元左右。
2004年广州嘉德举办的王树村收藏年画专场拍卖,其中一对杨柳青清朝门神以9万多元成交,一幅清朝版的大清一统地图年画,拍出约10万元的高价。可见拍卖场上显示年画的价值正在回归。王树村曾对我说:“老年画越来越少,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艺术品收藏投资风气越来越旺,老年画自然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8、海外兴起中国年画收藏热带动国内市场走高。 当代海外对中国年画收藏的兴起,源于30年前东南亚华人的富足,台湾和新加坡的画廊很早就来祖国大陆收集历代年画。 海外华人的传统审美取向,不但满足了自身的喜庆需求,还带动了对东方艺术好奇的欧美人的关注。目前,海外兴起中国年画收藏热,正带动国内年画市场不断走高。
9、风水轮流转,年画将实现价值回归。 尽管年画目前尚未为更多的收藏投资者所认识,按照中国哲学智慧,风水轮流转,今日的热门收藏品种,可能成为明日的冷门;而今日的冷门品种,往往最有机会成为明日火爆的收藏投资品种。年画具备优质收藏投资品种的素质,在价格最低的时候介入,将有惊人的收获。
为什么呢?以下对年画的收藏价值作一分析。
1、中外文化名人介入年画收藏,提升年画价值和品位。 根据中国年画收藏、研究第一人王树村的接触了解,外国人眼光独具,对中国年画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早在1693年,英人卡姆培夫尔在日本江户得到一批中国流传过去的木版年画携回本国,现藏于大英博物馆,成为其珍贵藏品。
清代晚期以后,外国人至中国内地者渐多,年画成了他们猎奇收藏的内容,海外很多图书馆、美术馆,如荷兰图书馆、德国莱比锡图书馆,就专门收藏中国年画。 前苏联收藏中国的木版年画最多,其中有一件辽金时代的《四美图》,那是有记载的最早的一幅木版年画。
而今英、美、法、德、俄及东欧等国家的博物馆中中国木刻年画的收藏都相当丰富,真是墙内花开墙外红,令国人汗颜。 现代中国最早注意收藏木版年画的是鲁迅先生。鲁迅所藏的开封年画,现藏于鲁迅纪念馆,经我国年画收藏研究专家考证,这些年画都已是孤品。
和鲁迅先生同时代的上海的王尚义先生,也收藏了许多老年画。1949年王尚义移居香港,1964年侨居美国。他去世后,家人将其所藏二百余幅老年画精品以高昂的价格转让给英国伦敦中国版画基金会。 在当代,老年画收藏最多的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树村。王树村从 20世纪40年代开始收藏我国主要年画产地的年画,现有藏品近一万件。
2、年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和形象符号,易于唤起现代人的文化寻很心理。 中国五千年来已经拥有丰富而珍贵的文化资产,在这些资产中包括古迹、古物、自然文化景观、民族艺术等。年画作为根植于民间沃土的一朵艺术奇葩,充分显现出中华民族之精神内涵和生活历程的遗迹。从这里可以窥见中国人的生活轨迹和智慧结晶的面貌,感知到古老民族的宗教信仰及生活习惯、风俗等,最能唤起现代人的文化寻根心理。
3、年画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判断一件藏品的收藏价值应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是历史价值,二是艺术价值,三是审美价值,四是贴近生活,五是切合收藏者心理,六是投资增值功能。符合其中一条,就有收藏价值。 而年画符合上述全部标准。
年画有悠久的历史,一些明清版的年画已经成为珍贵文物,即使是新中国早期的年画,也因表现了新中国欣欣向荣的精神风貌,而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年画源自民间艺人,淳朴生动,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而且还成为艺术家们的灵感之源; 年画画面优美好看,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因此人见人爱; 年画表现人们的生活信仰和美好愿望,贴近生活,并反映时代风貌,有一定的认知功能; 作为一门充满喜庆的艺术样式,年画最易切合收藏者的心理。因此,年画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年画的收藏投资价值尚未被人发现。
4、年画是即得绝版绝迹的艺术品。 年画濒危,物以稀为贵,因此年画收藏投资价值凸显。对此,笔者有专文论述,这里不再赘述。
5、年画是艺术品原作。现在收藏市场充斥的纸质收藏品大多是印刷品。如近年,月份牌已经成为收藏界、美术界、广告界抢手的收藏品。“月份牌”可以算是我国传统年画的一个分支。它于清道光年间诞生,一开始洋商印刷的是西洋画片,没有得到中国人的认可。后来洋商改为将中国木版年画和传统国画拿到国外制版,用先进的彩印技术印刷,配上月历牌或商品广告,立即得到百姓的欢迎。
如今一张民国月份牌印刷品,市场价500~2000元。 一张民国时期的年画印刷品如今在收藏市场上的成交价也高达数百元到数千元即使是一张20世纪60~70年代的年画印刷品,收藏市场成交价也高达数百元。
目前的收藏品交易市场上,有关年画的藏品绝大多数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画印刷品和各时期的《年画缩样》。在当今的收藏市场上,“文革” 时期年画缩样本册也要30元至150元,单张“文革”时期的印刷品年画如较为少见,价格也在100元以上。即使是上世纪80年代的一张年画印刷品往往也要10~30元,最低也要3~5元一张。 而一张同时期版甚至明清版(后来印制)的木版年画,市场价却仅仅十元到数十元。其实,印刷品完全不能和版画原作同日而语,它们的价格应相差10倍到 100倍。
6、年画的市场价偏低。 年画和其他纸质藏品相比,量少得多,价格却偏低。 邮票、火花、老票证等,这些都有一定的发行量和存世量,如一枚邮票的发行量,多则过亿,少则数万,即使是一枚发行量500万枚的庚申猴邮票,目前市场价也高达1500元,一枚1984年版的飞乐音响股票藏品,目前的市场价高达58000元,而同时期的木版年画市场价目前仅仅30~300元。
可是木版年画的印量非常有限,一块木雕板最多只能印数万张就报废了,有些年画只印了数十张。因为是水印套色,几乎没有任何两张木版年画是相同的,可以说每一幅年画的存世量都只有一张。物以稀为贵,作为独一无二的原作艺术品,年画理应比大量印刷的印刷品价格高数倍乃至数千倍,而在收藏市场上,年画往往比印刷品的市场价还低很多,可见收藏者的盲目和盲从。 而机遇就在市场的盲区中,先知先觉、捷足先登者将在年画投资领域创造奇迹。
7、年画籀;季宽显种威。 老木版年画近年来在京、沪拍场上经常出现,每张价位从500元到3000 元不等。但这些都是“小活儿”,像明代陈老莲等大画家的作品尚未露过面。拍卖记录中,像金梅生、李慕白等老前辈的作品,每一张对开的都要3万元左右。
2004年广州嘉德举办的王树村收藏年画专场拍卖,其中一对杨柳青清朝门神以9万多元成交,一幅清朝版的大清一统地图年画,拍出约10万元的高价。可见拍卖场上显示年画的价值正在回归。王树村曾对我说:“老年画越来越少,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艺术品收藏投资风气越来越旺,老年画自然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8、海外兴起中国年画收藏热带动国内市场走高。 当代海外对中国年画收藏的兴起,源于30年前东南亚华人的富足,台湾和新加坡的画廊很早就来祖国大陆收集历代年画。 海外华人的传统审美取向,不但满足了自身的喜庆需求,还带动了对东方艺术好奇的欧美人的关注。目前,海外兴起中国年画收藏热,正带动国内年画市场不断走高。
9、风水轮流转,年画将实现价值回归。 尽管年画目前尚未为更多的收藏投资者所认识,按照中国哲学智慧,风水轮流转,今日的热门收藏品种,可能成为明日的冷门;而今日的冷门品种,往往最有机会成为明日火爆的收藏投资品种。年画具备优质收藏投资品种的素质,在价格最低的时候介入,将有惊人的收获。
推荐关键字:年画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这些让人“爷青回”的年画,有没有震动你的2022-02-08
- 现场 | 赏年画 过大年 福虎迎祥 杨柳青木版2022-01-13
- 现场 | 时代的印记:冯真、李琦教授画展在炎2021-07-03
- 建党百年 |《新年画运动与学院美术思潮展》2021-07-02
- 【望年】牛转乾坤|孟凡书年画系列展2021-01-09
- 老鼠娶亲 敬之媚之2020-02-25
- 【雅昌专栏】陈履生:年画——过年的文化消2020-01-23
- 【2020新春展】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 看年画 2019-12-27
- “年画动静—1950年代的新年画运动”在深圳2019-12-03
- 【雅昌专栏】陈履生:50年代的中国梦2019-09-02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