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萧淑芳90回首丹青生涯
2005-12-23 14:06:48来源:金华热线
A-
A+
以紫鸢杜鹃丁香扶桑等花卉题材享誉画坛的女画家萧淑芳,在90高龄之际,向观众展示了她艺海搏浪的人生。由中国美协、中央美院、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中国美术馆主办的《萧淑芳从艺75周年回顾展》,8月14日起在中国美术馆举办。
萧淑芳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花卉画家、美术教育家,是当今中国女画家中的杰出代表。她生于1911年,叔父萧友梅系中国现代音乐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与孙中山先生交谊甚笃。自幼她便受到良好的艺术教育和氛围的陶冶。自1947年起任北平国立艺专副教授。1950年中央美术学院成立后,她一直在国画系任教。在近40年的美术教育生涯中,她探索出水彩花卉和水墨花卉结合的方法,把水彩技巧有机地融入水墨丹青之中,以独创的一家技艺丰富了此两画种的表现手段,为国家培养了众多的画坛英才。她为中央美院录制的花卉技法教学片和出版的画册与著述,在我国花鸟美术教学中有着承前启后的影响。
人们似乎都以为萧淑芳是花卉画家,实则不然。她早在1926年即进入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开始了西画的学习,师从法籍画家克罗多和中国最早留法回国的李超士以及西画家彭沛民等学习西洋画。1929年又到南京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徐悲鸿工作室旁听,学习素描和油画,在那里同吴作人相识。30年代初从汪慎生、汤定之、陈少鹿及齐白石学过中国画的笔墨之道。1937至1939年间,她赴瑞士学习木刻,翌年又到英国伦敦SLABESCHOOL美术学校学习雕塑,后又去了巴黎学人体写生。1940年回国,先后在上海培成女中、工部局师范专科学校任美术教员。解放前夕,她随徐悲鸿和丈夫吴作人一起来北京接收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应聘为油画系副教授。
她在国内和国外学了十多年的西画,并且对西画的各个门类都进行了探索,具有扎实深厚的西画功底。然而她似乎并没有在西画领域发挥特长,倒是以西画的涵养在中国画创新中显出了优势。60年代开始,她则有意识地把西画的写生和色彩融进水墨画中,并在70年代不断地接受画宾馆画的任务中,终于以独树一帜的没骨写意花卉确立了自己在画坛上的地位。她的作品中不仅广散于国家宾馆、美术馆、中国历史博物馆、驻外大使馆等处,还常作为国家礼物送往美国、日本等国。
萧淑芳用水彩丰富水墨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她喜爱画野花,画单纯的单瓣的花,画一般传统水墨很少涉足的紫鸢(蝴蝶兰)、丁香、郁金香、柱顶红等,她的画圆润而不柔媚,色彩鲜丽而无俗艳,冷逸中透着清雅,温和中蕴着壮剑一如艾中信先生所论:“笔简意淡,境显意深,平不类弱,结构自然。富于色彩,却融融素雅,意境、形式无不体现真、善、美的合一。”她的画也一如其人,如她的学生冯湘一所说:“萧先生的花卉,恬静、幽雅、温和动人……处处流露着她那柔和的气质,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性格和修养。”
这次展览共展出她各画种、各时期作品250余幅,并配有相关资料照片40余张。展览期间,还将举办《走过九十一画家萧淑芳》画册首发式和向中央美院捐赠作品仪式。
萧淑芳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花卉画家、美术教育家,是当今中国女画家中的杰出代表。她生于1911年,叔父萧友梅系中国现代音乐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与孙中山先生交谊甚笃。自幼她便受到良好的艺术教育和氛围的陶冶。自1947年起任北平国立艺专副教授。1950年中央美术学院成立后,她一直在国画系任教。在近40年的美术教育生涯中,她探索出水彩花卉和水墨花卉结合的方法,把水彩技巧有机地融入水墨丹青之中,以独创的一家技艺丰富了此两画种的表现手段,为国家培养了众多的画坛英才。她为中央美院录制的花卉技法教学片和出版的画册与著述,在我国花鸟美术教学中有着承前启后的影响。
人们似乎都以为萧淑芳是花卉画家,实则不然。她早在1926年即进入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开始了西画的学习,师从法籍画家克罗多和中国最早留法回国的李超士以及西画家彭沛民等学习西洋画。1929年又到南京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徐悲鸿工作室旁听,学习素描和油画,在那里同吴作人相识。30年代初从汪慎生、汤定之、陈少鹿及齐白石学过中国画的笔墨之道。1937至1939年间,她赴瑞士学习木刻,翌年又到英国伦敦SLABESCHOOL美术学校学习雕塑,后又去了巴黎学人体写生。1940年回国,先后在上海培成女中、工部局师范专科学校任美术教员。解放前夕,她随徐悲鸿和丈夫吴作人一起来北京接收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应聘为油画系副教授。
她在国内和国外学了十多年的西画,并且对西画的各个门类都进行了探索,具有扎实深厚的西画功底。然而她似乎并没有在西画领域发挥特长,倒是以西画的涵养在中国画创新中显出了优势。60年代开始,她则有意识地把西画的写生和色彩融进水墨画中,并在70年代不断地接受画宾馆画的任务中,终于以独树一帜的没骨写意花卉确立了自己在画坛上的地位。她的作品中不仅广散于国家宾馆、美术馆、中国历史博物馆、驻外大使馆等处,还常作为国家礼物送往美国、日本等国。
萧淑芳用水彩丰富水墨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她喜爱画野花,画单纯的单瓣的花,画一般传统水墨很少涉足的紫鸢(蝴蝶兰)、丁香、郁金香、柱顶红等,她的画圆润而不柔媚,色彩鲜丽而无俗艳,冷逸中透着清雅,温和中蕴着壮剑一如艾中信先生所论:“笔简意淡,境显意深,平不类弱,结构自然。富于色彩,却融融素雅,意境、形式无不体现真、善、美的合一。”她的画也一如其人,如她的学生冯湘一所说:“萧先生的花卉,恬静、幽雅、温和动人……处处流露着她那柔和的气质,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性格和修养。”
这次展览共展出她各画种、各时期作品250余幅,并配有相关资料照片40余张。展览期间,还将举办《走过九十一画家萧淑芳》画册首发式和向中央美院捐赠作品仪式。
推荐关键字:萧淑芳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雅昌专稿】“执手同道”的人生 有种爱情叫2018-09-24
- 执手同道2018-09-23
- 【雅昌快讯】吴作人、萧淑芳“执手同道”的2018-09-21
- 【雅昌快讯】嘉德秋拍:萧淑芳《北京冬季的2017-12-19
- 【雅昌专稿】漫步春天百花间 那些女性艺术家2016-03-07
- 吴作人和萧淑芳:再不相爱就来不及了2016-02-02
- 百年绰约——萧淑芳百年诞辰纪念展2011-09-22
- 萧淑芳百年诞辰纪念展专访温全2011-09-21
- 一样的萧淑芳不一样的美丽绽放2011-09-21
- 对一位“辛亥后”名家的眺望——萧淑芳先生2011-07-15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