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邮票会像火花般“黯淡”吗
作者:冯可 2005-12-23 11:39:38来源:《扬子晚报》
A-
A+
老票价格下滑 邮市面临关门
最鼎盛时期,南京二十万人每年如期办理集邮卡;每到年底,购买邮卡的人排成S形长队;大方巷、夫子庙、中华门邮市人头攒动;郑和公园内举行的邮票拍卖会人山人海……那种盛况,在老南京的印象中还很清晰。然而记者昨从有关方面获悉,集邮人群正在萎缩,南京今年只有两万多人办理了2006年集邮卡。
“票友”年龄渐长
今明两天,南京市总工会、邮政局联合主办“长三角”部分城市职工集邮工作研讨会,来自上海、无锡、景德镇、扬州、南通、镇江等地的集邮爱好者共300多人将云集南京工人文化宫。这些集邮爱好者,有很多都是从80年代开始迷上集邮的老“票友”,现在他们中最年轻的人已经四五十岁了。集邮协会中,一些十几年“邮龄”的老会员也选择退出集邮协会。他们表示,由于现在邮票发行量太大,年册几乎人手一份,“票友”之间的交流已经没有太大的乐趣。
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15 25岁的青少年,集邮的人凤毛麟角。20岁以上的年轻人大多表示,上中学的时候收集过花花绿绿的邮票。他们还记得,自己怎样从信封上把邮票撕下来,放在水里浸泡,贴在玻璃上晾干,再找一本邮册,不分类别、不成套地插在一起。空闲的时候,拿出来细细赏玩。但是他们表示,自从90年代末,电子邮件发展起来后,就很少见到邮票,那本老邮册也就尘封在柜子里了。
“庚申”猴票跌破1000元
南京职工兴趣协会秘书长朱文庆告诉记者,八九十年代是集邮最火的一段时期。从2001年开始,集邮活动开始走下坡路。现在,我国在册集邮协会正式会员为290万人,较之高潮时期的400万人,流失了100多万。与此同时,邮票价格也一再下跌,一些票贩子甚至以低于票面的价格,当街兜售新邮票。曾备受集邮人青睐的1980年“庚申猴”邮票国家定价为1600元,创造了中国邮票史上的“金猴”神话,但现在市场价格已经跌破1000元。
南京大方巷邮市曾是全国六大邮市之一,但目前已经逐渐衰败,场地也面临着拆迁。
集邮会走“火花”之路吗
朱文庆说,当年的集邮热潮与很多因素有关。一是国家那时在数量上控制得比较严格,一种邮票一般发行三四百万套,物以稀为贵,集邮爱好者在收集邮票中寻找到一种乐趣。有的集邮爱好者还分专题收藏,比如将印有长城图案的所有邮票收集在一起,再发现哪套邮票中有长城的图案一定要千方百计地去找来。现在邮票都发行上千万份,随时都可以买到,谁还会去钻研呢?
集邮渐渐小众化,让人不由联想到“火花”收藏:火柴淡出日常生活后,火花成为少数人的收藏目标。现在电子邮件已经取代信件,成为远程交流的主要方式,邮票正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邮票收藏会因此回归本来的艺术欣赏功能,为年轻人接受;还是会走向“没落”,只是书架上每年一册的摆设?本报开通热线025 51950668,欢迎广大读者参与讨论。
最鼎盛时期,南京二十万人每年如期办理集邮卡;每到年底,购买邮卡的人排成S形长队;大方巷、夫子庙、中华门邮市人头攒动;郑和公园内举行的邮票拍卖会人山人海……那种盛况,在老南京的印象中还很清晰。然而记者昨从有关方面获悉,集邮人群正在萎缩,南京今年只有两万多人办理了2006年集邮卡。
“票友”年龄渐长
今明两天,南京市总工会、邮政局联合主办“长三角”部分城市职工集邮工作研讨会,来自上海、无锡、景德镇、扬州、南通、镇江等地的集邮爱好者共300多人将云集南京工人文化宫。这些集邮爱好者,有很多都是从80年代开始迷上集邮的老“票友”,现在他们中最年轻的人已经四五十岁了。集邮协会中,一些十几年“邮龄”的老会员也选择退出集邮协会。他们表示,由于现在邮票发行量太大,年册几乎人手一份,“票友”之间的交流已经没有太大的乐趣。
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15 25岁的青少年,集邮的人凤毛麟角。20岁以上的年轻人大多表示,上中学的时候收集过花花绿绿的邮票。他们还记得,自己怎样从信封上把邮票撕下来,放在水里浸泡,贴在玻璃上晾干,再找一本邮册,不分类别、不成套地插在一起。空闲的时候,拿出来细细赏玩。但是他们表示,自从90年代末,电子邮件发展起来后,就很少见到邮票,那本老邮册也就尘封在柜子里了。
“庚申”猴票跌破1000元
南京职工兴趣协会秘书长朱文庆告诉记者,八九十年代是集邮最火的一段时期。从2001年开始,集邮活动开始走下坡路。现在,我国在册集邮协会正式会员为290万人,较之高潮时期的400万人,流失了100多万。与此同时,邮票价格也一再下跌,一些票贩子甚至以低于票面的价格,当街兜售新邮票。曾备受集邮人青睐的1980年“庚申猴”邮票国家定价为1600元,创造了中国邮票史上的“金猴”神话,但现在市场价格已经跌破1000元。
南京大方巷邮市曾是全国六大邮市之一,但目前已经逐渐衰败,场地也面临着拆迁。
集邮会走“火花”之路吗
朱文庆说,当年的集邮热潮与很多因素有关。一是国家那时在数量上控制得比较严格,一种邮票一般发行三四百万套,物以稀为贵,集邮爱好者在收集邮票中寻找到一种乐趣。有的集邮爱好者还分专题收藏,比如将印有长城图案的所有邮票收集在一起,再发现哪套邮票中有长城的图案一定要千方百计地去找来。现在邮票都发行上千万份,随时都可以买到,谁还会去钻研呢?
集邮渐渐小众化,让人不由联想到“火花”收藏:火柴淡出日常生活后,火花成为少数人的收藏目标。现在电子邮件已经取代信件,成为远程交流的主要方式,邮票正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邮票收藏会因此回归本来的艺术欣赏功能,为年轻人接受;还是会走向“没落”,只是书架上每年一册的摆设?本报开通热线025 51950668,欢迎广大读者参与讨论。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5476个幸运儿,印有“雅雅”“安安”的这份2022-07-01
- 程澄作品《福虎生威》邮票、明信片纪念册发2022-01-10
- 艺·展丨方寸之间,纪念邮票设计--郝军创作2021-09-18
- 梁明揭秘《福建土楼》邮票设计内幕2021-05-14
- 【保利拍卖 • 精品回顾】邮品钱币及名人信2021-02-19
- 【保利拍卖】俯首甘为孺子牛2021-02-07
- 工笔画名家联手西泠印社共创牛年个性化邮票2021-01-26
- 辛丑吉祥--程澄画牛欧洲邮票发行2021-01-13
- 中国艺术名家云山虎影--致敬逆行者主题邮票2020-08-13
-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艺术2020-08-13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