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炒新当道 邮市转好是空想
作者:宝木 2005-12-16 09:19:16来源:《中国商报》
A-
A+
盘点今年发行的新邮,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已呈现在邮人眼前,即今年发行的绝大多数新邮已陷入了打折境地。目前,除了今年初发行的“鸡年”小版张和今年中旬发行的“安徒生童话”不干胶小版张以及今年年底发行的“北京奥运会徽和吉祥物”系列版张外,其他品种均沦为了打折票。如此结果实在是让集藏者和投资者心寒,新邮的走势已变得岌岌可危。
为何到了年底新邮竟表现得如此糟糕呢?而且与2004年发行的邮票相比,打折的品种和数量竟有增无减?认真观察今年新邮在市场上的表现,我们可以发现:新邮在市场上沦为炒作品种,从年初发行的第一套“鸡年”邮票开始,新邮一直被市场炒作,诸如“地球日”小版票、“复旦大学”小版票、“安徒生童话”不干胶小版张、“西藏”小版票,直至11月中旬发行的“北京奥运会徽和吉祥物”系列版张,它们几乎左右着2005年邮市的冷热,且几次力度不大的行情也围绕着新邮转,一旦新邮炒作结束,那么邮市就立刻陷入低迷的桎梏。大量新品种创新低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
如此的炒新市道,自然不会给市场以休养生息的机会。相反,随着一浪接一浪的炒作,邮市存量资金不断减少,炒作品种在“新鲜血液”的补充下,也马上由“白马王子”变成了“昨日黄花”。然而大多数炒家也被套牢,“苦菜花”的结局令不明就里的投机者黯然出局。而前两年发行的邮票也在资金撤离中坐上了“滑梯”,绝大多数品种更是出现不跌到“花票”价位誓不罢休的状态,这给本来日渐变少的打折“花票”送来源源不断的“援兵”。
虽然表面上看,市场的炒作属于市场行为,与发行部门发行新邮没有直接关联。但透过现象看本质,炒作新邮就不是这么简单了。相反,在新邮发行初期,一些不正常的情况在极大程度上助长着市场炒作的盛行,而且这种状况在2006年还会继续延续。毕竟刚刚结束的2006年新邮预订方案依然能够令这种炒风维持。何况新邮半年发行期内的发行量不透明,也会让炒家更加游刃有余。因为,现在的市场发行量不是惟一的制约因素,而发行初期的新邮货源多寡,往往是成为新邮能否成为炒作对象的标准。
这里就产生了一个十分严峻的话题,即发行初期的货源被谁控制了?从目前看,集藏者不可能。他们得到新邮就必须成为预订户,到邮局取票,而且能否取到邮票还要看邮政的脸色。往往一些被市场炒作的热门品种,预订户在发行初期根本拿不到手,如今年发行的“安徒生童话”不干胶小版张、“洛神赋”小版票和“北京奥运会徽和吉祥物”系列版张都是如此,个别品种等上个半月一个月才拿到也不是什么新闻,因为此时这些邮票的炒作已偃旗息鼓或处于苟延残喘中。
投资者也不可能。他们只能够在市场上高价买进,并在投机中搏杀。剩下的就是一级市场控制的大大小小的集邮公司了,他们手中握有大量新邮,炒作价格越高,那么其兑现时的获利也就越丰厚,毕竟炒作仅仅是一周到两个月之内的事情,价格下挫时再从市场上买回来,不就获得短线差价了吗!所以预订户拿不到炒作时紧俏的新邮,其答案也就可以从中获得,有些集邮公司就是用预订户的筹码打“短平快”,预订户付了全年的邮票款,但却让那些集邮公司借用这些筹码到市场炒作,握有新邮票源的人成为了不费一金一银而享受最大炒作利润的获益者,如11月12至18日,全国有多少预订户拿到了“北京奥运会徽和吉祥物”小版票呢?恰恰是在这段时间里,“奥运会徽”和“奥运吉祥物”小版票的价格攀上了发行以来的最高点。
所以,2005年新邮表现不佳,粗看是市场炒作所致,炒作新邮令市场陷入了低迷。但是仔细分析这种炒作的背后,许多实质性的问题就浮出了水面。归根结底,其症结依然是一个“利”字。尽管不多久前,一句“不与民争利”的话让不少人为之动容,而且溢美之词也不绝于耳,不过要实现这个目标却并不容易。可是在2005年的新邮表现中,我们看到了炒作中变相与民争利的现象。而且比过去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2005年新邮几乎陷入全军覆没的境地,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现象,如果这种状况不被有效制止和改变,那么2006年新邮很可能就会重蹈覆辙,邮市要走好、走强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为何到了年底新邮竟表现得如此糟糕呢?而且与2004年发行的邮票相比,打折的品种和数量竟有增无减?认真观察今年新邮在市场上的表现,我们可以发现:新邮在市场上沦为炒作品种,从年初发行的第一套“鸡年”邮票开始,新邮一直被市场炒作,诸如“地球日”小版票、“复旦大学”小版票、“安徒生童话”不干胶小版张、“西藏”小版票,直至11月中旬发行的“北京奥运会徽和吉祥物”系列版张,它们几乎左右着2005年邮市的冷热,且几次力度不大的行情也围绕着新邮转,一旦新邮炒作结束,那么邮市就立刻陷入低迷的桎梏。大量新品种创新低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
如此的炒新市道,自然不会给市场以休养生息的机会。相反,随着一浪接一浪的炒作,邮市存量资金不断减少,炒作品种在“新鲜血液”的补充下,也马上由“白马王子”变成了“昨日黄花”。然而大多数炒家也被套牢,“苦菜花”的结局令不明就里的投机者黯然出局。而前两年发行的邮票也在资金撤离中坐上了“滑梯”,绝大多数品种更是出现不跌到“花票”价位誓不罢休的状态,这给本来日渐变少的打折“花票”送来源源不断的“援兵”。
虽然表面上看,市场的炒作属于市场行为,与发行部门发行新邮没有直接关联。但透过现象看本质,炒作新邮就不是这么简单了。相反,在新邮发行初期,一些不正常的情况在极大程度上助长着市场炒作的盛行,而且这种状况在2006年还会继续延续。毕竟刚刚结束的2006年新邮预订方案依然能够令这种炒风维持。何况新邮半年发行期内的发行量不透明,也会让炒家更加游刃有余。因为,现在的市场发行量不是惟一的制约因素,而发行初期的新邮货源多寡,往往是成为新邮能否成为炒作对象的标准。
这里就产生了一个十分严峻的话题,即发行初期的货源被谁控制了?从目前看,集藏者不可能。他们得到新邮就必须成为预订户,到邮局取票,而且能否取到邮票还要看邮政的脸色。往往一些被市场炒作的热门品种,预订户在发行初期根本拿不到手,如今年发行的“安徒生童话”不干胶小版张、“洛神赋”小版票和“北京奥运会徽和吉祥物”系列版张都是如此,个别品种等上个半月一个月才拿到也不是什么新闻,因为此时这些邮票的炒作已偃旗息鼓或处于苟延残喘中。
投资者也不可能。他们只能够在市场上高价买进,并在投机中搏杀。剩下的就是一级市场控制的大大小小的集邮公司了,他们手中握有大量新邮,炒作价格越高,那么其兑现时的获利也就越丰厚,毕竟炒作仅仅是一周到两个月之内的事情,价格下挫时再从市场上买回来,不就获得短线差价了吗!所以预订户拿不到炒作时紧俏的新邮,其答案也就可以从中获得,有些集邮公司就是用预订户的筹码打“短平快”,预订户付了全年的邮票款,但却让那些集邮公司借用这些筹码到市场炒作,握有新邮票源的人成为了不费一金一银而享受最大炒作利润的获益者,如11月12至18日,全国有多少预订户拿到了“北京奥运会徽和吉祥物”小版票呢?恰恰是在这段时间里,“奥运会徽”和“奥运吉祥物”小版票的价格攀上了发行以来的最高点。
所以,2005年新邮表现不佳,粗看是市场炒作所致,炒作新邮令市场陷入了低迷。但是仔细分析这种炒作的背后,许多实质性的问题就浮出了水面。归根结底,其症结依然是一个“利”字。尽管不多久前,一句“不与民争利”的话让不少人为之动容,而且溢美之词也不绝于耳,不过要实现这个目标却并不容易。可是在2005年的新邮表现中,我们看到了炒作中变相与民争利的现象。而且比过去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2005年新邮几乎陷入全军覆没的境地,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现象,如果这种状况不被有效制止和改变,那么2006年新邮很可能就会重蹈覆辙,邮市要走好、走强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5476个幸运儿,印有“雅雅”“安安”的这份2022-07-01
- 程澄作品《福虎生威》邮票、明信片纪念册发2022-01-10
- 艺·展丨方寸之间,纪念邮票设计--郝军创作2021-09-18
- 梁明揭秘《福建土楼》邮票设计内幕2021-05-14
- 【保利拍卖 • 精品回顾】邮品钱币及名人信2021-02-19
- 【保利拍卖】俯首甘为孺子牛2021-02-07
- 工笔画名家联手西泠印社共创牛年个性化邮票2021-01-26
- 辛丑吉祥--程澄画牛欧洲邮票发行2021-01-13
- 中国艺术名家云山虎影--致敬逆行者主题邮票2020-08-13
-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艺术2020-08-13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