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田黄不妨厚今薄古

2005-12-08 10:45:02来源:地矿珠宝奇石网
A- A+
  提起田黄,民间早有“一两田黄三两黄金”的说法,藏家往往视其为瑰宝。若是遇上质纯绝佳的田黄,那价值就更高了,有的甚至是黄金的几十倍。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田黄石时常在各大拍场上亮相,但大多因存在各种争议而成交率不高,不过若是有优质的田黄石露面,往往颇受追捧。1998年香港苏富比曾推出一件17世纪田黄雕布袋和尚像,结果以200万港元成交;1999年北京翰海推出了明田黄鸡心佩,以115.5万元拍出;2003年上海敬华推出的清中期田黄兽钮方章以249万元售出。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一套十二方的清康熙御用田黄石印章出人意料地以2134.375万港元成交。毕竟老田黄的数量十分有限,而且不但价格十分昂贵不说,若以数十万买个赝品回来,风险实在太大了。所以,对于有心于田黄收藏的藏友的来说,不求比黄金还贵,但求能够物有所值,新坑田黄虽少了几分古韵,但其中也不乏具有较高艺术观赏价值的精品,其市场价值也同样可观。

  自改革开放以来,田黄价格不断上涨,早在1980年12月广州举办的“福州市工艺美术展销会”上,一块由福建雕刻工艺品总厂珍藏的田黄石,质细而色纯,重121.5克,以近2万元的价格售出,这样的价格在当时已属不易。1982年寿山出产的一块重达950克的田黄石,状如元宝,色如枇杷,售价达10万元。更令人咋舌的是一枚仅重152克的新坑“银包金”田黄冻浮雕件秋韵,起拍价即达780万元。

  鉴于寿山村的水田已挖掘了无数次,目前开采殆尽,故民间田黄的存量十分有限,未来田黄石在市场上的价格有望稳步走高。但新坑田黄同样有一个假的问题,而且对于田黄的有效认定,始终是困扰藏界的问题。在鉴定中,常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收藏者若是抱着一夜暴富的心理,在新坑田黄上同样也会吃大亏。
推荐关键字:田黄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