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田黄“科学鉴定”宜缓行

作者:野逸 2005-12-08 10:18:25来源:藏品阁网
A- A+
  田黄是印石中的极品,价比黄金,但类似田黄的石材也不少,因此,鉴定真赝始终是个令人挠头的问题。不过,据说现在这个问题已得到了解决,因为发明了一种科学的鉴定方法,即可以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分析(IR),透视电子显微术(TEM)和X射线能谱(EDS)分析”等多项鉴定技术,据说可以让真假美猴王现形。

  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对田黄的矿物成分组成学术界一直认为主要是叶蜡石(至今不少人仍持此看法)。但近十几年来,某些地矿专家用上述科技手段,推翻了原有的定论,确定田黄的主要矿物成分为“地开石”。于是,就有人认为,今后田黄的鉴定就好办了:先用传统的方法初步看一看,然后再通过科技手段检测,一旦确定为地开石,那就必定是田黄无疑,是万无一失的了。

  但科学鉴定真有如此神奇而准确吗?笔者认真地看了多位地矿专家的分析结论,却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甚至越看越糊涂,因为有几个疑点无法释然:

  1.众多专家的检测结果不一致。比如,仅就田黄的矿物构成,有人认为是地开石(王宗良);有人认为除了地开石,还有珍珠陶石(任磊夫);有的专家又认为田黄中含有伊利石、辉锑矿,“同时,还发现不少高山石,坑头石和都成坑也是纯净的地开石”(汤德平、郑宗坦);而有的专家却认为,田黄是地开石,田黄冻则是珍珠陶石(崔文元)。都是专家,究竟应该相信谁呢?

  2.既然专家们都认为地开石并非田黄所独有,那么,即便检测出地开石又有何意义?因为不少“田黄”就是“都成”、“坑头”和“高山石”冒充的。同时,据检测,浙江昌化黄石的矿物成分也为地开石。这么一来,对同为地开石的“李鬼”们,“科学检测”的作用怎发挥呢?

  3.大家知道,同为田黄,其中的色彩差别极大,质地优劣悬殊,而这些正是决定其价值高低的关键。说实话,所谓田黄的鉴定,指的就是其中极少数的上品田黄。所谓“一两田黄几两金”也并非包括田坑中所有的“黄石头”。然而,科学检测仅是成分分析,却无法测出色彩和质地,又当何用?

  从清代前期起,田黄受到上至皇帝贵胄,下至乡民石农们的尊崇已整整300年了。其间的买卖交易和其他古玩一样,靠的就是传统经验——目测手触。当然,这有一定的难度,有时也会造成“见仁见智”的尴尬局面。若能找到一种现代化且万无一失的检测手段,就如同检验假烟假酒一样,那该多好!然而,古玩的属性决定了它似乎很难做到这一点。不是吗?至今还未听说有哪一类古玩文物在科学仪器面前能“真伪立辨”的。看来,田黄也是如此,尽管众多的地矿专家作出了种种努力,论文数据连篇累牍,但目前的“科学鉴定”,笔者以为还是难以尽如人意。如某电视台前不久播出的艺术品投资节目中,一位大学地矿教授在鉴定一枚据说是在产地一艺人家中祖传三代的“田黄”雕件时,仅凭一句“经检测,这是高岭石”(矿物成分之一),而并未具体说出是哪种石质、产地,所以这种结论难以令人信服。

  有鉴于此,笔者以为,田黄的鉴定,包括其他高档石材的鉴定,在科学检测手段尚未完全成熟,还拿不出硬标准、精确数据的今天,还是以传统的“经验鉴定”为好。相信凭300年来古玩界人士所积累的经验和智慧,鉴定、认识一方田黄应该还是绰绰有余的。当然,如果有条件用X射线分析等诸如此类复杂的科学仪器检测的话,也仅能作为一种辅助性的参考依据,绝不能喧宾夺主。
推荐关键字:田黄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