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清无名官员画作狂拍1244万
作者:李静 2005-11-30 08:40:26来源:《东方早报》
A-
A+
香港佳士得秋拍昨天进行了部分中国工艺品和珠宝等的拍卖,包括中国书画、瓷器和油画等在内的中国艺术品重头的拍卖工作主要在前两天完成。上拍的绝大多数艺术品在规范的操作中以合理的价格成交,而一件估价仅有60~80万港币的清朝官员张若霭的绘画《岁寒三友图》却在众多买家的竞争中以1244万港币成交,成为此次拍卖中的最大冷门。
为1244万港币惊诧
在前天进行的中国古代书画专场拍卖中,这件《岁寒三友图》现身较晚,而在它之前这个专场的最高价为684万港币,是明代画家蓝瑛与陈虞胤合绘的《讲帏桃李图》,以十二屏通景裱成六曲屏风一对,长近两米,估价为230万~300万港币,拍出684万港币的价格令人欣喜。与之相差20多个号码的张若霭《岁寒三友图》估价只有60万~80万港币,可以说直到拍卖前依然默默无闻。香港佳士得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它真的登上拍台时立刻就成为明星,“最终的成交结果由大家共同造就———在接近最终的成交价时还是有很多买家举牌响应。”她说。
张若霭是清雍正十一年的进士,乾隆年间官至礼部尚书。上海崇源书画部主管诸文进告诉记者,张若霭在绘画上小有名气,但并不是有较大声望的官员,“张若霭应该属于古代画家中的‘小名头’,作品一般在十几万元到几十万元,如果有《石渠宝笈》等的著录,达到几百万元也是正常的。”他表示。
佳士得秋拍图录显示该作确实经《石渠宝笈三编》著录:“本幅纸本纵八寸八分横三尺六寸一分……”并有乾隆、嘉庆和宣统皇帝的鉴藏印和近代上海富商、收藏家陈仁涛的藏印。即便如此,诸文进认为1244万港币的价格确实太高了些;这个价格同样令香港佳士得的工作人员费解,“这么高的成交价既不能说明这位画家的艺术水平非常高超,也不能代表这件作品的水准,可能是因为画本身的寓意较好,才得到很多藏家的青睐。”这位工作人员表示。
同时,也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由《石渠宝笈》等著录的古代书画作品在拍卖市场上并不少见,但能让藏家(而非鉴定专家)能确定、买得放心的不多,这件“清清爽爽”的小名头画作或许正是因此才成为整个拍卖中的“黑马”。
夏昶书法领衔古书画拍卖
在古代书画专场里另外一件有着上千万身价的艺术品则“根正苗红”,明朝夏昶的书法《小楷书小学》一套四册共七十三对开,30000余字,在其传世作品中属于孤本。这套书法是夏昶五十余岁的盛年之作,后被清朝宫廷收藏,乾隆鉴藏八玺全,并经《石渠宝笈》著录。其估价为400万~500万港币,1524万港币的成交价并不令人吃惊,由它领衔的古代书画专场总成交1.22多亿港币。
已有数据显示,27日、28日两天香港佳士得进行的八个艺术品专场的总成交额已经超过7亿港币。
张若霭生平
张若霭(1713-1746),字晴岚,号景采,又号炼雪道人,安徽桐城人,文端公大学士张英之孙。父廷玉为康、雍、乾三朝重臣,是清朝汉臣中唯一死后赐配享太庙的人。若霭为廷玉之长子。雍正十一年二甲一名进士,仕至内阁学士、礼部尚书。乾隆十一年扈从皇上西巡,因病回京,卒。
张若霭生平工书画,精鉴赏。凡清内府所藏的名画,都经其品鉴赏题。由于所见名画很多,他自己的画艺进步很大。其山水、花鸟作品,尽得王谷祥、周之冕的遗风。《石渠宝笈》、《国朝画征续录》、《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及《笔啸轩书画录》等书对其绘画造诣多有赞誉。传世作品有《仿王元章疏影寒香图》、《圆明园四十景图册页》(共四本)等。
为1244万港币惊诧
在前天进行的中国古代书画专场拍卖中,这件《岁寒三友图》现身较晚,而在它之前这个专场的最高价为684万港币,是明代画家蓝瑛与陈虞胤合绘的《讲帏桃李图》,以十二屏通景裱成六曲屏风一对,长近两米,估价为230万~300万港币,拍出684万港币的价格令人欣喜。与之相差20多个号码的张若霭《岁寒三友图》估价只有60万~80万港币,可以说直到拍卖前依然默默无闻。香港佳士得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它真的登上拍台时立刻就成为明星,“最终的成交结果由大家共同造就———在接近最终的成交价时还是有很多买家举牌响应。”她说。
张若霭是清雍正十一年的进士,乾隆年间官至礼部尚书。上海崇源书画部主管诸文进告诉记者,张若霭在绘画上小有名气,但并不是有较大声望的官员,“张若霭应该属于古代画家中的‘小名头’,作品一般在十几万元到几十万元,如果有《石渠宝笈》等的著录,达到几百万元也是正常的。”他表示。
佳士得秋拍图录显示该作确实经《石渠宝笈三编》著录:“本幅纸本纵八寸八分横三尺六寸一分……”并有乾隆、嘉庆和宣统皇帝的鉴藏印和近代上海富商、收藏家陈仁涛的藏印。即便如此,诸文进认为1244万港币的价格确实太高了些;这个价格同样令香港佳士得的工作人员费解,“这么高的成交价既不能说明这位画家的艺术水平非常高超,也不能代表这件作品的水准,可能是因为画本身的寓意较好,才得到很多藏家的青睐。”这位工作人员表示。
同时,也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由《石渠宝笈》等著录的古代书画作品在拍卖市场上并不少见,但能让藏家(而非鉴定专家)能确定、买得放心的不多,这件“清清爽爽”的小名头画作或许正是因此才成为整个拍卖中的“黑马”。
夏昶书法领衔古书画拍卖
在古代书画专场里另外一件有着上千万身价的艺术品则“根正苗红”,明朝夏昶的书法《小楷书小学》一套四册共七十三对开,30000余字,在其传世作品中属于孤本。这套书法是夏昶五十余岁的盛年之作,后被清朝宫廷收藏,乾隆鉴藏八玺全,并经《石渠宝笈》著录。其估价为400万~500万港币,1524万港币的成交价并不令人吃惊,由它领衔的古代书画专场总成交1.22多亿港币。
已有数据显示,27日、28日两天香港佳士得进行的八个艺术品专场的总成交额已经超过7亿港币。
张若霭生平
张若霭(1713-1746),字晴岚,号景采,又号炼雪道人,安徽桐城人,文端公大学士张英之孙。父廷玉为康、雍、乾三朝重臣,是清朝汉臣中唯一死后赐配享太庙的人。若霭为廷玉之长子。雍正十一年二甲一名进士,仕至内阁学士、礼部尚书。乾隆十一年扈从皇上西巡,因病回京,卒。
张若霭生平工书画,精鉴赏。凡清内府所藏的名画,都经其品鉴赏题。由于所见名画很多,他自己的画艺进步很大。其山水、花鸟作品,尽得王谷祥、周之冕的遗风。《石渠宝笈》、《国朝画征续录》、《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及《笔啸轩书画录》等书对其绘画造诣多有赞誉。传世作品有《仿王元章疏影寒香图》、《圆明园四十景图册页》(共四本)等。
推荐关键字:香港佳士得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卢俊舟之《夢》于香港佳士得重磅呈现:天地2022-06-03
- 212万!这只大蛤蟆,真贵!2020-07-16
- 佳士得香港2019春拍首度亮相明星拍品“拉尔2019-05-21
- 【雅昌快讯】香港佳士得2019首拍收槌,“F2019-03-29
- 【雅昌专栏】季涛:香港两大拍卖行今年秋拍2018-12-10
- 2017第二轮香港秋拍: 流传有序助力增值 “2017-12-02
- 【头条战报】1.4054亿港币的双龙尊再次证明2017-06-01
- 掐丝珐琅市场仍将持续走好2017-05-02
- 7年间艺博会销售额增长57%2017-03-27
- 香港佳士得2016年秋拍“先锋荟萃”特拍即将2016-11-21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