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央视国际:旧报沉浮
2005-11-21 08:39:10来源:央视国际
A-
A+
沙家浜位于常熟城南的阳橙湖畔,京剧《沙家浜》里,“智斗”一场的几段唱,几乎人人都能来上几句,但是在2004年,筹建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时,关于忠义救国军司令,胡传魁的人物创作原型,胡肇汉的历史背景资料,找起来却不如,再编几段戏文来得容易,历史的描述需要佐证,现存的档案资料里,找不到任何相关记载,急中生智,有人想起来,1989年4月的那件事,于是大家说,还是得去档案馆,明明知道,常熟市档案馆里,这一时期的历史档案,资料匮乏,明明知道这些资料,早已经翻看了若干遍,而解决不了所遇难题,为什么还要再去档案馆,难道常熟市档案馆里,还另外藏有一批鲜为人知,秘而不宣的神秘老档案吗,这样的猜测也贴边,不过不是老档案,是老报纸,是常熟地区数十年间,
出版的保存至今的,几千份形形色色的老报纸。
沈秋农 常熟市档案馆 馆长
从1910年5月8日,到1949年6月30日,这整整40年间,常熟就创办了各类报纸230多种,年均创办近5种,创办最多的年份,是1928年,也就是民国17年,这一年共创办了20种报纸。
常熟最早办的报纸,是1910年5月8日,创刊的《虞阳新闻》,这是一份周报,常熟的地方报纸,少的只印三、五百份,多的达到三千多份,在1932年10月25日,《民众日报》等8家报纸,因为披露了国民党,县党部一位要员的隐私,
县党部以违反《出版法》为由,一夜之间,将这8张报纸,全部勒令停刊,这“八报同封”事件,也说明了当时常熟地方,报纸种类之多。
历史上的多种因素,造就了常熟小镇,成为产生这批报纸的地方,常熟自古以来人文荟萃,自唐以来,在文学 绘画 书法 藏书 ,古琴 篆刻 医学 建筑等,领域名人辈出,常熟经济基础,地理位置独特,受上海外来经济文化影响,产生了全国县域中,特有的经济发达,思想活跃的现象,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典型,这批老报纸,全部由常熟地方,编辑出版发行,多角度地报道了,常熟县城四十年,变革时期的,社会人生百态,常熟地区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没有官方档案记载,却能从这批老报纸中得到查证。
曹培根 教授
常熟理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主任
你看常熟人,文人比较多啊,他出的报纸也很有特色,你像这个报纸,叫《礼拜一》,我们已经知道,有个杂志叫《礼拜六》啊,是鸳鸯蝴蝶派的大本营,还知道鸳鸯蝴蝶派的,祖师爷就在常熟,比如说这里的,《五年后的常熟》,这就是常熟的,比较有影响的,鸳鸯蝴蝶派的作家,常熟的报刊发表的,翻译作品早期的相当多,你看这个《绿帜》,它登的全部是翻译作品。
常熟市郊的农村,有一个叫顾纯学的老人,老人从年轻的时候,就喜欢书报,凡是他读过的文字,自己能留下来的,一定精心保管好。
顾纯学 收藏爱好者,
老报纸就是历史嘛,了解一些过去的东西,我们一个时代,只能看到自己,亲眼看到的东西,不多 以前的东西,就是通过书本 ,报纸看一点,再一个就是想留下去,留下去让后来的人也看看。
黄明服 副研究馆员
常熟市档案馆原副馆长
常熟这个地区的人,文化水准普遍比较高,他们历来家家,都喜欢读书看报,而且看过的书籍,报刊轻易不愿意丢掉,总是堆放在那里,抽空啊有了工夫再来看一看。
常熟报业兴旺,首要的原因,自然是有市场需求,报纸永远卖得好,所以常熟才能,产生那么多,品种和数量的报纸,另外常熟市档案馆,经常性的征集活动,
和鼓励政策,也吸引了很多,收藏爱好者,积极地进行捐赠,7248份老报纸,这个数字,仍旧在不断增长。
出版的保存至今的,几千份形形色色的老报纸。
沈秋农 常熟市档案馆 馆长
从1910年5月8日,到1949年6月30日,这整整40年间,常熟就创办了各类报纸230多种,年均创办近5种,创办最多的年份,是1928年,也就是民国17年,这一年共创办了20种报纸。
常熟最早办的报纸,是1910年5月8日,创刊的《虞阳新闻》,这是一份周报,常熟的地方报纸,少的只印三、五百份,多的达到三千多份,在1932年10月25日,《民众日报》等8家报纸,因为披露了国民党,县党部一位要员的隐私,
县党部以违反《出版法》为由,一夜之间,将这8张报纸,全部勒令停刊,这“八报同封”事件,也说明了当时常熟地方,报纸种类之多。
历史上的多种因素,造就了常熟小镇,成为产生这批报纸的地方,常熟自古以来人文荟萃,自唐以来,在文学 绘画 书法 藏书 ,古琴 篆刻 医学 建筑等,领域名人辈出,常熟经济基础,地理位置独特,受上海外来经济文化影响,产生了全国县域中,特有的经济发达,思想活跃的现象,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典型,这批老报纸,全部由常熟地方,编辑出版发行,多角度地报道了,常熟县城四十年,变革时期的,社会人生百态,常熟地区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没有官方档案记载,却能从这批老报纸中得到查证。
曹培根 教授
常熟理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主任
你看常熟人,文人比较多啊,他出的报纸也很有特色,你像这个报纸,叫《礼拜一》,我们已经知道,有个杂志叫《礼拜六》啊,是鸳鸯蝴蝶派的大本营,还知道鸳鸯蝴蝶派的,祖师爷就在常熟,比如说这里的,《五年后的常熟》,这就是常熟的,比较有影响的,鸳鸯蝴蝶派的作家,常熟的报刊发表的,翻译作品早期的相当多,你看这个《绿帜》,它登的全部是翻译作品。
常熟市郊的农村,有一个叫顾纯学的老人,老人从年轻的时候,就喜欢书报,凡是他读过的文字,自己能留下来的,一定精心保管好。
顾纯学 收藏爱好者,
老报纸就是历史嘛,了解一些过去的东西,我们一个时代,只能看到自己,亲眼看到的东西,不多 以前的东西,就是通过书本 ,报纸看一点,再一个就是想留下去,留下去让后来的人也看看。
黄明服 副研究馆员
常熟市档案馆原副馆长
常熟这个地区的人,文化水准普遍比较高,他们历来家家,都喜欢读书看报,而且看过的书籍,报刊轻易不愿意丢掉,总是堆放在那里,抽空啊有了工夫再来看一看。
常熟报业兴旺,首要的原因,自然是有市场需求,报纸永远卖得好,所以常熟才能,产生那么多,品种和数量的报纸,另外常熟市档案馆,经常性的征集活动,
和鼓励政策,也吸引了很多,收藏爱好者,积极地进行捐赠,7248份老报纸,这个数字,仍旧在不断增长。
推荐关键字:杂项投资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从鼻烟壶看中国瓷杂的三个市场2012-05-14
- 珐琅器的真伪辨识2006-03-15
- 红酒投资回报仅次于石油2008-07-23
- 古代名片匣能当公文包2008-09-09
- 收藏陨石,追寻天外之痕2008-09-04
- 古董望远镜,德国货最棒2008-09-04
- 笔筒收藏要关注材质2008-08-25
- 国外古扇用料多珍奇2008-08-25
- 可乐易拉罐受到追捧2008-08-19
- 古董眼镜戴起来很新潮2008-08-19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