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当代艺术新闻》:纽约苏富比拍卖中国当代艺术 如何与香港区隔会是问题
2005-11-17 08:24:22来源:《当代艺术新闻》
A-
A+
纽约苏富比明年春季要推出中国当代艺术专场,消息的确是很让华人艺术市场为之振奋不已,证明华人当代艺术这个市场已经够大到纽约拍场都想涉入,接续下来的浪头将会有多大力道,绝对不容错估。苏富比之所以想要把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拉到纽约,这个策略考量是有其完整根据。这几年,法国频频与中国示好,甚至不惜把最好的印象画派作品送到中国巡回,背后的归结点自然是中国庞大经济消费力。但,法国在艺术市场的掌控权威方面,到底还是没有像美国那么有经验,而美国与中国的关系,假若从文化这个较具清高的漂白动作来看,法国年之后,接着是2006德国年,才会轮到美国年(古根汉美术馆已着手规划展览内容)。如果以2008及2010这两个指针年来做算计,中国市场所散发出来的诱惑程度,很难不让西方国家倾倒。再者,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与华人第一代画家在市场结构有极大差异点,中国当代艺术家所拥有大的买盘是在中国之外(不是台湾),这些西方藏家当初买进目前红冬冬市场艺术家作品时,多数是他们尚未成气候之时,发展态势不同,路的宽窄自然也会不同。纽约苏富比相当清楚中国当代艺术这个后续性,也很清楚把市场拉到西方;与市场在香港,两者间所希望企达的主对象是有所区隔,可是,市场的影响层面绝对比在香港还得具有后座力。而这个局一旦改换,对中国当代艺术家来讲只有好;未必是所谓加重泡沫危机。毕竟,底盘深且大,就不是一人能牵动全身了。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果然是亚洲经验的全新功课。
推荐关键字:当代艺术新闻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策展人的光环日渐褪色 命题式展览结构走入2006-11-07
- 罗伯特·斯托:年轻艺术家应该有勇气对市场2006-11-07
- 对新加坡双年展的评论2006-11-07
- 台湾50年的艺术断代史首次在北京展出2006-11-07
- 北京中国美术馆 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2006-11-07
- 2005年3期:平均每年有二位当代艺术家作品 2005-07-06
- 2005年3期:真的有点扯 — 一场荒腔走板的【2005-07-06
- 2005年7期:张永霖在华辰春拍畅谈收藏心得2005-07-15
- 2005年7期:四平八稳的第51届威尼斯双年展2005-07-18
- 2005年7期:三件名画 在香港佳士得突破百万2005-07-18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