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清宫廷画家潜藏“升”机
2005-11-15 14:07:13来源:《中国商报》
A-
A+
在今年中国嘉德秋拍上,禹之鼎的《西溪草堂图》是一幅精心经营的写实作品,估价80万到100万元,最终以517万元成交。清初宫廷画家冷枚的《康熙万寿圣典图卷》,被人戏称为“清代的《清明上河图》”,估价150万到200万元,虽然此画未能成交,但已显示出一定的市场号召力。业内人士认为,清代宫廷画家中名家辈出,而且民间传世作品极为少见,其价格不菲。不过虽然目前价位已经很高,但同其艺术地位相比,其中的精品之作尚有非常广阔的上升空间。
清初时期画院也经历了从有实无名到有名有实的阶段。顺治、康熙两朝,皇帝身边集中了一批知名画家,是皇家专职画家,不过直到乾隆元年才正式成立了具有清代特色的画院。乾隆时期,对绘画有突出成就、皇帝赏识的绘画人才还会被授予一定的品级,以示恩宠,如陈枚官至内务府员外郎(从五品),郎世宁被赐三品侍郎。到同治、光绪时期,由于慈禧个人对绘画很喜欢,故对画画人恩宠有加,改称画士,并授二至七品顶戴,地位远超画院鼎盛时期的宋代。
清宫廷绘画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宫廷肖像画,以郎世宁为代表,他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一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也是中国绘画史上独树一帜的画家。郎世宁的艺术成就很高,他是一位艺术上的全面手,人物、肖像、走兽、花鸟、山水无所不涉、无所不精。在绘画创作中,他重视明暗、透视,用中国画工具、按西洋画方法作画,形成精细逼真的效果。同时具有前代所有宫廷绘画中所没有的独特风格。故他的中西合璧画风深受皇室器重。他的代表作品有《聚瑞图》、《嵩献英芝图》、《百骏图》、《弘历及后妃像》等。
由于郎世宁绘画成就很高,从其学画的甚多,有孙威风、永泰、张为邦、丁观鹏等,这些画家连同他们的老师郎世宁,在宫中形成了一种既不同于以往的宫廷绘画,又不同于同时代的文人绘画及民间绘画的别致流派,并使之成为雍正、乾隆时宫廷绘画的主要风格。同时确立了郎世宁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第二类是传统山水、人物、花鸟画创作。其中山水以唐岱、张宗苍等为代表;人物以禹之鼎、丁观鹏、金廷标等为代表;花鸟以冷枚等为代表。不过就他们的艺术成就而言,宫内画家尚不能与当时的清“四僧”和清“四王”相比。
由于宫廷画家创作的绘画几乎都为帝王享用,流向民间的作品一般很少,故民间藏家遇上这类作品也会不惜资金予以收购。上世纪80年代以来,宫廷画家作品极受市场的追捧,其作品价格一路看涨,目前市场上最为昂贵的当为郎世宁的作品。2000年郎世宁的《萍野秋鸣》在香港佳士得以1764.5万港元拍出,震惊海内外;2005年,《秋林群鹿图》在香港佳士得成交价高达2028万港元,再创郎世宁作品价格新高。他的作品之所以能够“鹤立鸡群”,不仅是他画艺高超,而且他的作品流向民间的极少,加上他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关键人物,影响甚大,故极受大藏家的青睐和追捧。
其他宫廷画家也有不俗的表现。如在去年,余省的《集羽图》在佳士得获价275.1万港元,金昆的《白描人物》在佳士得以413.95万港元成交,安德义的《群狮图》在翰海以122.1万元成交,徐扬的大幅《南巡纪道图》在翰海以1980万元成交。焦秉贞的《五瑞图》在2000年佳士得拍卖会上以169.47万港元成交。此外,禹之鼎的《承恩图》手卷在2005年的中贸圣佳拍卖会上获价297万元。
过去宫廷画家的作品一般都是为帝王享用,而帝王的喜好往往影响或左右民间的收藏,故民间藏家会千方百计地寻觅这类作品,若能吃进,不但作品本身非常具有收藏价值,而且还可以显示藏家的品位。但宫廷画家的作品一般很少流入民间市场,像郎世宁这样的画家作品一般都为大博物馆收藏,市场只要有其作品亮相,往往会创出天价。此次宫廷画家的不俗表现,也说明宫廷画家的作品会更加受到国内外大藏家和收藏机构的青睐和追捧,价格迭创新高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清初时期画院也经历了从有实无名到有名有实的阶段。顺治、康熙两朝,皇帝身边集中了一批知名画家,是皇家专职画家,不过直到乾隆元年才正式成立了具有清代特色的画院。乾隆时期,对绘画有突出成就、皇帝赏识的绘画人才还会被授予一定的品级,以示恩宠,如陈枚官至内务府员外郎(从五品),郎世宁被赐三品侍郎。到同治、光绪时期,由于慈禧个人对绘画很喜欢,故对画画人恩宠有加,改称画士,并授二至七品顶戴,地位远超画院鼎盛时期的宋代。
清宫廷绘画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宫廷肖像画,以郎世宁为代表,他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一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也是中国绘画史上独树一帜的画家。郎世宁的艺术成就很高,他是一位艺术上的全面手,人物、肖像、走兽、花鸟、山水无所不涉、无所不精。在绘画创作中,他重视明暗、透视,用中国画工具、按西洋画方法作画,形成精细逼真的效果。同时具有前代所有宫廷绘画中所没有的独特风格。故他的中西合璧画风深受皇室器重。他的代表作品有《聚瑞图》、《嵩献英芝图》、《百骏图》、《弘历及后妃像》等。
由于郎世宁绘画成就很高,从其学画的甚多,有孙威风、永泰、张为邦、丁观鹏等,这些画家连同他们的老师郎世宁,在宫中形成了一种既不同于以往的宫廷绘画,又不同于同时代的文人绘画及民间绘画的别致流派,并使之成为雍正、乾隆时宫廷绘画的主要风格。同时确立了郎世宁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第二类是传统山水、人物、花鸟画创作。其中山水以唐岱、张宗苍等为代表;人物以禹之鼎、丁观鹏、金廷标等为代表;花鸟以冷枚等为代表。不过就他们的艺术成就而言,宫内画家尚不能与当时的清“四僧”和清“四王”相比。
由于宫廷画家创作的绘画几乎都为帝王享用,流向民间的作品一般很少,故民间藏家遇上这类作品也会不惜资金予以收购。上世纪80年代以来,宫廷画家作品极受市场的追捧,其作品价格一路看涨,目前市场上最为昂贵的当为郎世宁的作品。2000年郎世宁的《萍野秋鸣》在香港佳士得以1764.5万港元拍出,震惊海内外;2005年,《秋林群鹿图》在香港佳士得成交价高达2028万港元,再创郎世宁作品价格新高。他的作品之所以能够“鹤立鸡群”,不仅是他画艺高超,而且他的作品流向民间的极少,加上他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关键人物,影响甚大,故极受大藏家的青睐和追捧。
其他宫廷画家也有不俗的表现。如在去年,余省的《集羽图》在佳士得获价275.1万港元,金昆的《白描人物》在佳士得以413.95万港元成交,安德义的《群狮图》在翰海以122.1万元成交,徐扬的大幅《南巡纪道图》在翰海以1980万元成交。焦秉贞的《五瑞图》在2000年佳士得拍卖会上以169.47万港元成交。此外,禹之鼎的《承恩图》手卷在2005年的中贸圣佳拍卖会上获价297万元。
过去宫廷画家的作品一般都是为帝王享用,而帝王的喜好往往影响或左右民间的收藏,故民间藏家会千方百计地寻觅这类作品,若能吃进,不但作品本身非常具有收藏价值,而且还可以显示藏家的品位。但宫廷画家的作品一般很少流入民间市场,像郎世宁这样的画家作品一般都为大博物馆收藏,市场只要有其作品亮相,往往会创出天价。此次宫廷画家的不俗表现,也说明宫廷画家的作品会更加受到国内外大藏家和收藏机构的青睐和追捧,价格迭创新高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推荐关键字:国画投资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市场观察:天价“齐白石”带热国画投资2011-05-25
- 偏爱师古亦以天地为师 观王原祁的山水画作品2008-08-01
- 宋人骨法元人韵 居巢居廉绘画2008-08-01
- 吕凤子绘画艺术特征略论2008-07-30
- 吕凤子绘画艺术特征略论2008-07-30
- 沉 墨 当代川派国画艺术中国巡回展(2008-04-17
- 错置的风景2007-12-13
- 明代写意花鸟画风及投资形势分析2007-07-05
- 蒲华的书画艺术及市场行情分析2007-07-02
- 浅谈中国书画的名家精品与诚信2007-04-16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