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温桂华谈鼻烟壶的艺术价值与市场价值
作者:马继东 2005-11-12 09:51:06来源:《艺术市场》2004年第7期
A-
A+
引言 作为全球经营鼻烟壶最为成功的拍卖公司之一,北京翰海拍卖公司从1994年的鼻烟壶首拍,到1996年的鼻烟壶专拍,至今取得了众多令人信服的成绩,占据了国内鼻烟壶拍卖最高价前50名中的七成市场,为培养国内鼻烟壶专项收藏队伍立下了汗马功劳。说起翰海经营鼻烟壶的成功,不能不提到两个人,一位是为翰海鞠躬尽瘁、英年早逝的秦公,另一位则是资深文物鉴定专家、现任翰海总经理的温桂华女士。
北京市翰海拍卖公司总经理 温桂华
时间:2004年6月4日下午
地点:北京市文物公司
采访手记:琉璃厂东街一条小巷内,红墙绿瓦间,平日的静谧此时被往来穿梭的装修工人打破,他们忙碌的身影让记者感觉到一种隐约喜庆的气氛——翰海,正在为她的10周岁生日积极地准备着。
《中国鼻烟壶珍赏》一书对中国鼻烟壶市场的有力推动
记者:温总,就鼻烟壶这个专题采访您,首先想到的是《中国鼻烟壶珍赏》这本业内公认的权威书籍,其中您撰写的《中国鼻烟壶概述》一文详细地阐述了鼻烟壶的历史与艺术成就。这本书的出版也标志着国内鼻烟壶的研究达到了一个高峰。请问当初您们编辑这本书时一个最大的目的是什么?
温桂华:鼻烟壶是一门“小中见大”的学问,艺术领域是触类旁通的,鼻烟壶几乎涵盖了所有艺术品门类所具备的一切,包括材质,包括制作工艺,包括绘画工艺,等等,可谓博大精深。鉴于很多人对鼻烟壶的认识还不够,这就需要我们去挖掘它的文化内涵,这也是当初出版这本书的主要原因。
记者: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这本书对鼻烟壶市场的积极推广作用,因为在此之前,整个中国大陆还没有艺术品拍卖市场,而当时的香港地区即便是拍卖鼻烟壶也只是“小打小闹”,并没有形成大气候。翰海作为国内鼻烟壶拍卖最大的受益者,当初出版这本书时是否就已经有开辟这个新市场的打算?
温桂华:可以说,这本书从筹备到出书的过程,都是带着一个纯学术研究的目的,包括邀请到耿宝昌、杨伯达、王世襄、王习三这些国内顶尖文物专家,请他们分别撰文详细分析各个品种的鼻烟壶的细致特征,力图使鼻烟壶这门艺术得到更多人的认识,得到更多人的喜爱。并且,当时国内还没有形成艺术品拍卖的概念,所以并没有开辟市场的目的在里面。其实,当时我们还计划再接着出版一本有关鼻烟壶画片的书,因为这里面有很多典故,非常值得深入研究,只是后来因故耽搁了。
拍卖公司从文物商店征集鼻烟壶属于正常的市场运作
记者:温总,《中国鼻烟壶珍赏》一书汇集了450多件鼻烟壶精品,我们也发现,这些由北京文物公司征集到的艺术珍品,有很多件出现在后来的翰海拍卖会中,并拍出了很好的成绩,对此您怎么看呢?
温桂华:买家在选择拍品时,往往可以从权威出版物获得一定得心理保证,而一本权威出版物的首要前提是不参与商业运作,这就好比国际中国鼻烟壶学会从不接纳古董商作为会员,都是同样的道理。《中国鼻烟壶珍赏》中入选的鼻烟壶都经过权威专家的严格甄选,加之自身的纯学术性,因而在收藏者心目中具备了权威读物的地位。
记者:随着新的文物法的出台,要求文物商店不得从事拍卖经营活动,并要求拍卖公司与文物主管部门脱钩。您能否透露一下翰海公司何时改制?
温桂华:公司目前正在进行改制,估计在近期内能够顺利完成。
记者:年内可以完成吗?
温桂华:肯定可以。
记者:改制以后,翰海公司能否继续从北京文物公司那儿获得的所需拍品?
温桂华:我觉得通过文物商店的途径去征集拍品是一种正常的市场运作,鼻烟壶属于商品的范畴,目前为止并没有定级,“够级”才涉及到“定向”问题。
中国鼻烟壶究竟始于何时
记者:关于鼻烟壶的起源,既有明末说,也有清早期说。对此您的观点如何?
温桂华:《古玩指南》的作者赵汝珍认为:“鼻烟初入中华时并无另行特别使用之烟壶。遂多利用旧日叶瓶以盛鼻烟。”据此,有人认为明末旧瓶生了新功用,应算为最早的鼻烟壶。即中国鼻烟壶始于明末。
另一种观点认为,始于清代康熙时期。史书记述,康熙于三十二年(1693年)、三十五年(1696年)扩大了专门承造宫中诸器物什的造办处编制,增设珐琅作、金玉作、玻璃厂等,制作工艺品,其中有制作鼻烟壶的记载。从传世的实物看,亦确凿无疑存在康熙时期的鼻烟壶,故多年来,这一观点普遍被人们所接受。
这两种说法均有依据,前者析于情理,后者论在史料。但近几年,随着鼻烟壶研究的发展以及收藏家对传世鼻烟壶的广泛搜集,国内外先后发现了顺治时期程荣章造铜质雕云龙鼻烟壶20余件。在北京市文物商店收藏的精品中就有一件顺治元年程荣章造鼻烟壶。经研究考证,并请教国内著名文物鉴定家耿宝昌、程长新、秦公三位先生,确信这些顺治铜质烟壶为该时期的真品,
记者:目前仍有不少专家认为程荣章造的鼻烟壶为民国时仿造,认为该龙纹与顺治朝风格并不相符,且烟壶其中一面的烟碟状下凹部分可疑,因为烟碟最早于乾隆时期才出现,等等。
温桂华:此类烟壶的凹纹饰,不仅可以作为装饰,同时还因为凹的深浅和凹面的大小,与后世才单独制作使用的小型烟碟几乎一样,可见它又有实用功能,对后来烟碟的产生,特别是在造型表现上,有着明显的启示。我觉得民国造的说法值得商榷,在晚清、民国,纸烟已经逐渐取代了鼻烟壶的地位,在当时,鼻烟壶并不作为一种时尚,生产烟壶已经过了高峰期。
记者:但是作为鼻烟壶大家庭的新面孔,内画鼻烟壶正是在晚清、民国达到其鼎盛时期,对此您如何理解呢?
温桂华:我觉得内画鼻烟壶更多的是作为欣赏的功能,而很少体现实用功能,我们征集来的内画鼻烟壶中大部分都没有使用过。这也说明鼻烟壶在晚清、民国并非社会潮流,所以民国时期即便仿制也应该挑选精品、名品去仿制。
记者:能否具体谈谈您确信顺治款铜鼻烟壶真实性的依据有哪些?
温桂华:依据主要有如下六个论点:
其一、其造型为小口(适于使用),大腹(多蓄),扁体(便于携带),非常明显地具备游牧生活的实用价值。
其二、图案纹饰以云龙为主,旁缀花枝,这是典型的顺治时期各种不同器物纹饰常见的题材和内容。图案中云龙画法,与同时期的陶瓷、铜器或其它器物上的此类纹饰有着明显的相似之处。如云朵,则完全是采用双钩斜剔法,线条生动流畅,在外线内侧处产生明显的透视感。这与顺治时期较流行的。龙的画法,更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通体瘦挺、额扁、目怒、嘴长、尾巴细短,爪为环形,游于浮云之上,翻转腾挪,一身三现,生动活泼;此种画法,与顺治瓷器上的龙纹别无二致,颇有“云从龙”之感,又使人明显感到它是对明代胡文明派画法的继承。
其三、落款为楷书,稍有行书意,而笔道内有隶书的朴直醇厚韵味,与顺治、康熙时期的瓷器、铜器上的款识风格相同。
其四、作工简洁,刀法娴熟洗练。清初工艺继承明代工艺品制作方法,在此类铜质鼻烟壶中可见一斑。
其五、铜质为黄铜,光滑细腻。经过长时间的把玩,使鼻烟壶表皮呈现黄中透红之色,宝浆亮光彩四射。这种自然之“旧”,与清代初期的传世铜质器物色泽相近。
其六、这类铜质鼻烟壶,均出自程荣章一人之手,总体风格虽然一致,但绝非一个范模。作者运用他的巧妙构思,在铸造和雕饰上又施以多种不同的技艺处理。如造型和器体的厚薄、大小的不同;又如腹部有单凹、双凹和无凹的转换变化;再如图案纹饰中的云龙、花枝又有繁简、蹲位的不同,等等。所有这些,显然没有作赝的动机和必要。
记者:感谢您详细的讲解。目前市面上有很多落款为明末清初的瓷胎鼻烟壶,这些臆造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收藏者的判断,也使得人们对鼻烟壶的起源问题上看法不一。
温桂华:目前,除了顺治款铜鼻烟壶能够确定其真实性外,其他明末款、清顺治款的鼻烟壶都是后世仿造的。所以,鼻烟壶的上限应为顺治时期。顺治时期,满清刚刚入主中原,统治地位不稳,设立海禁后,沿海一带商业活动几近中断。鼻烟输入虽始于明末,但用者少,数量甚微,顺治时期鼻烟输入极少,鼻烟壶的制作自然寥寥无几。
大环境促使鼻烟壶市场升温,鼻烟壶收藏人群仍处弱势
记者:温总,鼻烟壶作为近几年拍卖市场的新宠,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其价位也节节攀升,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温桂华:我认为鼻烟壶拍卖的升温是受整个艺术品市场的影响所致,目前国内良好的大环境也促使各门类艺术品的市场取得长足进步。
记者:那么您能否具体谈谈哪几类鼻烟壶在拍卖市场中最具投资潜力?
温桂华:我觉得精美是前提,稀少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所以说金属胎画珐琅、玻璃胎画珐琅这些烟壶都具有极高的价位,此外,官窑的瓷胎鼻烟壶、名家的肖像内画烟壶都是市场的热门,成交率甚至可以达到100%。
记者:您认为目前国内的鼻烟壶专业收藏群体已经形成了吗?
温桂华:近两年纯收藏鼻烟壶的专项人士在增多,这是一个好现象,但是在整个艺术品收藏中仍处于弱项。我觉得有必要继续培养这个收藏队伍,促使他们的收藏由普通转向精品。只有队伍扩大了,才能拉动鼻烟壶市场的国内需求量。前不久北京古玩城成立的鼻烟壶协会就为推动这一专业收藏群体起到了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
记者:翰海于1996年举办的那场鼻烟壶专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国内鼻烟壶专拍的开山之举,它使国内很多人开始认识到鼻烟壶这个收藏门类丰富的艺术内涵与巨大的投资潜力。今年10月份翰海将迎来10周年大庆,届时是否会继续推出高水准的鼻烟壶专场?
温桂华:目前我们计划在明年举办一个大型的鼻烟壶专场拍卖,这是为了配合国际鼻烟壶学会在中国召开的活动,具体的召开地点将在北京和上海之间选出。我们希望能够配合国际权威机构的活动推出专拍,如同我们1996年在凯宾斯基饭店举办的那场鼻烟壶春拍一样,具有更大的国际影响。
记者:2000年秦公代表北京市文物公司以242万元的高价从天津文物拍卖行买到的那件鼻烟壶精品,大家也很关心它什么时候能够再度露面?
温桂华:很多人都向我们询问这个问题,今天借《艺术市场》向各位透露一下,我们计划在今年的10周年大拍中推出这件清乾隆玻璃胎画珐琅鼻烟壶。
记者:相信到时必将掀起鼻烟壶收藏的又一轮价格风暴。
北京市翰海拍卖公司总经理 温桂华
时间:2004年6月4日下午
地点:北京市文物公司
采访手记:琉璃厂东街一条小巷内,红墙绿瓦间,平日的静谧此时被往来穿梭的装修工人打破,他们忙碌的身影让记者感觉到一种隐约喜庆的气氛——翰海,正在为她的10周岁生日积极地准备着。
《中国鼻烟壶珍赏》一书对中国鼻烟壶市场的有力推动
记者:温总,就鼻烟壶这个专题采访您,首先想到的是《中国鼻烟壶珍赏》这本业内公认的权威书籍,其中您撰写的《中国鼻烟壶概述》一文详细地阐述了鼻烟壶的历史与艺术成就。这本书的出版也标志着国内鼻烟壶的研究达到了一个高峰。请问当初您们编辑这本书时一个最大的目的是什么?
温桂华:鼻烟壶是一门“小中见大”的学问,艺术领域是触类旁通的,鼻烟壶几乎涵盖了所有艺术品门类所具备的一切,包括材质,包括制作工艺,包括绘画工艺,等等,可谓博大精深。鉴于很多人对鼻烟壶的认识还不够,这就需要我们去挖掘它的文化内涵,这也是当初出版这本书的主要原因。
记者: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这本书对鼻烟壶市场的积极推广作用,因为在此之前,整个中国大陆还没有艺术品拍卖市场,而当时的香港地区即便是拍卖鼻烟壶也只是“小打小闹”,并没有形成大气候。翰海作为国内鼻烟壶拍卖最大的受益者,当初出版这本书时是否就已经有开辟这个新市场的打算?
温桂华:可以说,这本书从筹备到出书的过程,都是带着一个纯学术研究的目的,包括邀请到耿宝昌、杨伯达、王世襄、王习三这些国内顶尖文物专家,请他们分别撰文详细分析各个品种的鼻烟壶的细致特征,力图使鼻烟壶这门艺术得到更多人的认识,得到更多人的喜爱。并且,当时国内还没有形成艺术品拍卖的概念,所以并没有开辟市场的目的在里面。其实,当时我们还计划再接着出版一本有关鼻烟壶画片的书,因为这里面有很多典故,非常值得深入研究,只是后来因故耽搁了。
拍卖公司从文物商店征集鼻烟壶属于正常的市场运作
记者:温总,《中国鼻烟壶珍赏》一书汇集了450多件鼻烟壶精品,我们也发现,这些由北京文物公司征集到的艺术珍品,有很多件出现在后来的翰海拍卖会中,并拍出了很好的成绩,对此您怎么看呢?
温桂华:买家在选择拍品时,往往可以从权威出版物获得一定得心理保证,而一本权威出版物的首要前提是不参与商业运作,这就好比国际中国鼻烟壶学会从不接纳古董商作为会员,都是同样的道理。《中国鼻烟壶珍赏》中入选的鼻烟壶都经过权威专家的严格甄选,加之自身的纯学术性,因而在收藏者心目中具备了权威读物的地位。
记者:随着新的文物法的出台,要求文物商店不得从事拍卖经营活动,并要求拍卖公司与文物主管部门脱钩。您能否透露一下翰海公司何时改制?
温桂华:公司目前正在进行改制,估计在近期内能够顺利完成。
记者:年内可以完成吗?
温桂华:肯定可以。
记者:改制以后,翰海公司能否继续从北京文物公司那儿获得的所需拍品?
温桂华:我觉得通过文物商店的途径去征集拍品是一种正常的市场运作,鼻烟壶属于商品的范畴,目前为止并没有定级,“够级”才涉及到“定向”问题。
中国鼻烟壶究竟始于何时
记者:关于鼻烟壶的起源,既有明末说,也有清早期说。对此您的观点如何?
温桂华:《古玩指南》的作者赵汝珍认为:“鼻烟初入中华时并无另行特别使用之烟壶。遂多利用旧日叶瓶以盛鼻烟。”据此,有人认为明末旧瓶生了新功用,应算为最早的鼻烟壶。即中国鼻烟壶始于明末。
另一种观点认为,始于清代康熙时期。史书记述,康熙于三十二年(1693年)、三十五年(1696年)扩大了专门承造宫中诸器物什的造办处编制,增设珐琅作、金玉作、玻璃厂等,制作工艺品,其中有制作鼻烟壶的记载。从传世的实物看,亦确凿无疑存在康熙时期的鼻烟壶,故多年来,这一观点普遍被人们所接受。
这两种说法均有依据,前者析于情理,后者论在史料。但近几年,随着鼻烟壶研究的发展以及收藏家对传世鼻烟壶的广泛搜集,国内外先后发现了顺治时期程荣章造铜质雕云龙鼻烟壶20余件。在北京市文物商店收藏的精品中就有一件顺治元年程荣章造鼻烟壶。经研究考证,并请教国内著名文物鉴定家耿宝昌、程长新、秦公三位先生,确信这些顺治铜质烟壶为该时期的真品,
记者:目前仍有不少专家认为程荣章造的鼻烟壶为民国时仿造,认为该龙纹与顺治朝风格并不相符,且烟壶其中一面的烟碟状下凹部分可疑,因为烟碟最早于乾隆时期才出现,等等。
温桂华:此类烟壶的凹纹饰,不仅可以作为装饰,同时还因为凹的深浅和凹面的大小,与后世才单独制作使用的小型烟碟几乎一样,可见它又有实用功能,对后来烟碟的产生,特别是在造型表现上,有着明显的启示。我觉得民国造的说法值得商榷,在晚清、民国,纸烟已经逐渐取代了鼻烟壶的地位,在当时,鼻烟壶并不作为一种时尚,生产烟壶已经过了高峰期。
记者:但是作为鼻烟壶大家庭的新面孔,内画鼻烟壶正是在晚清、民国达到其鼎盛时期,对此您如何理解呢?
温桂华:我觉得内画鼻烟壶更多的是作为欣赏的功能,而很少体现实用功能,我们征集来的内画鼻烟壶中大部分都没有使用过。这也说明鼻烟壶在晚清、民国并非社会潮流,所以民国时期即便仿制也应该挑选精品、名品去仿制。
记者:能否具体谈谈您确信顺治款铜鼻烟壶真实性的依据有哪些?
温桂华:依据主要有如下六个论点:
其一、其造型为小口(适于使用),大腹(多蓄),扁体(便于携带),非常明显地具备游牧生活的实用价值。
其二、图案纹饰以云龙为主,旁缀花枝,这是典型的顺治时期各种不同器物纹饰常见的题材和内容。图案中云龙画法,与同时期的陶瓷、铜器或其它器物上的此类纹饰有着明显的相似之处。如云朵,则完全是采用双钩斜剔法,线条生动流畅,在外线内侧处产生明显的透视感。这与顺治时期较流行的。龙的画法,更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通体瘦挺、额扁、目怒、嘴长、尾巴细短,爪为环形,游于浮云之上,翻转腾挪,一身三现,生动活泼;此种画法,与顺治瓷器上的龙纹别无二致,颇有“云从龙”之感,又使人明显感到它是对明代胡文明派画法的继承。
其三、落款为楷书,稍有行书意,而笔道内有隶书的朴直醇厚韵味,与顺治、康熙时期的瓷器、铜器上的款识风格相同。
其四、作工简洁,刀法娴熟洗练。清初工艺继承明代工艺品制作方法,在此类铜质鼻烟壶中可见一斑。
其五、铜质为黄铜,光滑细腻。经过长时间的把玩,使鼻烟壶表皮呈现黄中透红之色,宝浆亮光彩四射。这种自然之“旧”,与清代初期的传世铜质器物色泽相近。
其六、这类铜质鼻烟壶,均出自程荣章一人之手,总体风格虽然一致,但绝非一个范模。作者运用他的巧妙构思,在铸造和雕饰上又施以多种不同的技艺处理。如造型和器体的厚薄、大小的不同;又如腹部有单凹、双凹和无凹的转换变化;再如图案纹饰中的云龙、花枝又有繁简、蹲位的不同,等等。所有这些,显然没有作赝的动机和必要。
记者:感谢您详细的讲解。目前市面上有很多落款为明末清初的瓷胎鼻烟壶,这些臆造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收藏者的判断,也使得人们对鼻烟壶的起源问题上看法不一。
温桂华:目前,除了顺治款铜鼻烟壶能够确定其真实性外,其他明末款、清顺治款的鼻烟壶都是后世仿造的。所以,鼻烟壶的上限应为顺治时期。顺治时期,满清刚刚入主中原,统治地位不稳,设立海禁后,沿海一带商业活动几近中断。鼻烟输入虽始于明末,但用者少,数量甚微,顺治时期鼻烟输入极少,鼻烟壶的制作自然寥寥无几。
大环境促使鼻烟壶市场升温,鼻烟壶收藏人群仍处弱势
记者:温总,鼻烟壶作为近几年拍卖市场的新宠,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其价位也节节攀升,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温桂华:我认为鼻烟壶拍卖的升温是受整个艺术品市场的影响所致,目前国内良好的大环境也促使各门类艺术品的市场取得长足进步。
记者:那么您能否具体谈谈哪几类鼻烟壶在拍卖市场中最具投资潜力?
温桂华:我觉得精美是前提,稀少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所以说金属胎画珐琅、玻璃胎画珐琅这些烟壶都具有极高的价位,此外,官窑的瓷胎鼻烟壶、名家的肖像内画烟壶都是市场的热门,成交率甚至可以达到100%。
记者:您认为目前国内的鼻烟壶专业收藏群体已经形成了吗?
温桂华:近两年纯收藏鼻烟壶的专项人士在增多,这是一个好现象,但是在整个艺术品收藏中仍处于弱项。我觉得有必要继续培养这个收藏队伍,促使他们的收藏由普通转向精品。只有队伍扩大了,才能拉动鼻烟壶市场的国内需求量。前不久北京古玩城成立的鼻烟壶协会就为推动这一专业收藏群体起到了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
记者:翰海于1996年举办的那场鼻烟壶专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国内鼻烟壶专拍的开山之举,它使国内很多人开始认识到鼻烟壶这个收藏门类丰富的艺术内涵与巨大的投资潜力。今年10月份翰海将迎来10周年大庆,届时是否会继续推出高水准的鼻烟壶专场?
温桂华:目前我们计划在明年举办一个大型的鼻烟壶专场拍卖,这是为了配合国际鼻烟壶学会在中国召开的活动,具体的召开地点将在北京和上海之间选出。我们希望能够配合国际权威机构的活动推出专拍,如同我们1996年在凯宾斯基饭店举办的那场鼻烟壶春拍一样,具有更大的国际影响。
记者:2000年秦公代表北京市文物公司以242万元的高价从天津文物拍卖行买到的那件鼻烟壶精品,大家也很关心它什么时候能够再度露面?
温桂华:很多人都向我们询问这个问题,今天借《艺术市场》向各位透露一下,我们计划在今年的10周年大拍中推出这件清乾隆玻璃胎画珐琅鼻烟壶。
记者:相信到时必将掀起鼻烟壶收藏的又一轮价格风暴。
推荐关键字:鼻烟壶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雅昌专稿|对话永乐拍卖冯其果:专业是古董2022-07-15
- 伦敦苏富比「博古五千」网拍 | 瑞士私人珍藏2022-02-22
- 京城再添宫廷艺术交流新地标 古早美术馆落户2020-10-11
- 专家指南:收藏中国鼻烟壶五大要点2020-09-29
- 佳士得“私人珍藏鼻烟壶及烟碟”专场拍卖将2020-09-27
- 佳士得香港“私人珍藏鼻烟壶及烟碟”及“古2020-09-18
- 【雅昌快讯】佳士得香港将举办私人珍藏鼻烟2020-09-16
- 天心阁古玩城2019全国秋季古玩交流会暨第二2019-10-10
- 探寻鼻烟壶的发展史2018-11-27
- 清玛瑙鼻烟壶2018-10-24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