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绝妙精彩鼻烟壶

作者:陈辉 2005-11-09 16:11:32来源:《市场报》
A- A+
  来自海外的450余件清代鼻烟壶精品,近日在保利艺术博物馆正式与首都观众见面。这一定名为《中国鼻烟壶艺术———J&J鼻烟壶收藏精品》的展览,展期一个月,是近一时期以来中国内地举办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鼻烟壶大展,将使人们充分了解多姿多彩的中国鼻烟壶艺术及其发展概貌。
  
  吸闻鼻烟的风习,源于欧洲大陆。鼻烟以优质烟草经晾晒、发酵、过滤等工序精制而成,由于其在止痛、消除疲劳等方面具有一定疗效,故自14世纪左右在欧洲各国皇室、贵族阶层中风靡一时。16世纪末,西方传教士将鼻烟传入中国。随中西文化交流的日益扩大,这种风气自清康熙朝始,由于皇帝的喜爱及大力提倡,而得以自上而下风靡社会各阶层。
  
  鼻烟传入中国后,聪明、智慧的中国人以金属、玉石、陶瓷、竹木牙角及玻璃等各种材质来制作盛装鼻烟的容器———鼻烟壶,融汇雕塑、镶嵌、髹漆、珐琅、书法、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加以装饰,使之造型小巧玲珑,装饰变化无穷,内容蔚为大观,极尽巧思,异彩纷呈。烟壶虽小,″别有一番洞天″,鼻烟壶艺术成为中华传统艺术宝库中一朵别具风采的奇葩。也正因如此,中国鼻烟壶在十八、九世纪就已风靡欧洲,成为皇室和贵族们争相收藏的艺术珍品和相互间馈赠的高贵礼物。
  
  及至今日,吸闻鼻烟的已甚少,但鼻烟壶并没有随之消失,相反因其多姿多彩的造型、丰富的装饰手法、精湛的工艺技巧而成为世界各地鉴赏家们争相收藏的艺术珍品。
  
  旅居国外60余年的华人收藏家李公伟(JamesLi)先生,三岁半即随其父移居海外。受他父亲的熏陶,李先生幼年即喜爱并收藏鼻烟壶。他继承父亲50件珍藏品后,开始与夫人王菊露(Julie)女士致力于鼻烟壶的收藏与鉴赏。共同的爱好,苦心的搜寻,加之起步早,使得李先生夫妇有较好的机会,在海外收藏到许多珍稀的鼻烟壶精品,建立起品种齐全、数量丰富、质量上乘的“J&J”(Julie&Jim)鼻烟壶收藏,在国际鼻烟壶收藏界享有较高声望。1993年,反映其藏品精华的大型图集《J&J鼻烟壶收藏目录》出版发行,引起文物收藏界的高度重视。其藏品先后在纽约、伦敦、台北等地展出,更受到广泛关注。
  
  据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著名鼻烟壶专家夏更起先生考证,现存具有康熙款的金属胎画珐琅鼻烟壶仅十余件,“J&J”就独享其中两件,且釉质细润,颜色纯美,构图大方,画工精准,是难得一见的艺术珍品。玻璃胎画珐琅鼻烟壶,胎体选用优质玻璃,或似羊脂白玉,或似蛋清,细润明净,与画珐琅图案相衬托,具有明快、清丽、俊逸的艺术风格,比铜胎画珐琅更胜一筹。由于玻璃胎体与珐琅釉料的熔点接近,故烧造异常困难,康、雍、乾三朝官造的此类烟壶,流传于世的仅200件左右。“J&J”多年奔走于世界各地,苦心寻觅,在他的收藏中,玻璃胎画珐琅鼻烟壶不仅数量多,而且属康、雍、乾三朝的御用珍品更占了较大比例。“J&J”收藏的其他类鼻烟壶多属精品,如玉石类鼻烟壶,数量多,质地涵盖了玉、玛瑙、天然宝石、翡翠、琥珀、水晶等;造型除常见的形式外,更多地因材施艺,模仿自然界的动植物形象的象生鼻烟壶,形神兼备;就工艺角度而言,更融合了线刻、浮雕、俏色等技艺,极大地丰富了艺术表现力。内画鼻烟壶则集中了内画工艺几乎所有的著名工艺大师,周乐元、马少宣、叶仲三、毕荣九等人的作品无不精彩绝伦。
  
  由于多方面原因,除故宫博物院等少数博物馆外,国内留存的鼻烟壶精品的数量并不多,收藏鼻烟壶能够达到系列完整、具有一定规模的单位和个人很少,能够举办高水平的鼻烟壶艺术展览的更属凤毛麟角。经世界著名拍卖公司佳士得公司的介绍,“J&J”珍藏的这批精彩的鼻烟壶,终于首次来到大陆在保利艺术博物馆展出,可使国内观众充分了解到中国鼻烟壶艺术的发展历史与文化特色。
推荐关键字:鼻烟壶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