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关于内画鼻烟壶中的照像法
2005-11-09 16:06:53来源:古床馆网
A-
A+
最近几年,内画鼻烟壶中出现了用照像法制作素描稿的作品.目前市场上多数内画鼻烟壶是这种产品,在势如波涌的鼻烟壶大潮中,如何鉴别这种鼻烟壶是鼻烟壶收藏家面临的新课题,也是艺人对鼻烟壶收藏家认真负责的一项责任.
目前内画鼻烟壶所用的照相感光法基本原理如下:
材料:重铬酸钾.明胶.着色剂(通常是墨汁)充分混合制成制剂.
1.将放大的画面素描稿拍照,制作出黑白底片.
2.用明胶,重铬酸钾,着色剂混合成制剂,均匀的涂布在在鼻烟壶的内壁上
3.将素描稿的底片固定在准备好的鼻烟壶上,然后用强光照射,其时,经光线照射的部分重铬酸钾和明胶起反映,将含有着色剂的颜料固化在鼻烟壶壁上.
4.用水清洗掉没有固化的多余的制剂,留下来的是有颜色的素描稿.
5.艺人在素描稿上绘制着色直至完成作品.
适用鼻烟壶范围:人物画,肖像画,部分山水画,书法.
鉴别要点:人物画
1.由于鼻烟壶是立体结构,光线透过底片的时候边缘线条会出现模糊现象.
2.线条深浅一致,没有过渡,僵硬死板,干枯少韵味,没有手工绘画的线条富有变化.用高倍放大镜看照像法能明显的看出颗粒状.但有的艺人将底稿照的很浅淡,再用手工描画一遍,这样的手工和照相结合的画面要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才可见蛛丝马迹.
3.凡是用照像法制作的内画鼻烟壶一般都是大量的制作,重复样子很多,如果出现基本上相同的线条就能确定是照像法.(不能看色彩,因为色彩都是人工).一般生产大批相同的画面要分拣不同的地点出售,他们也尽可能的将相同的画面交叉混合.最近有些艺人将一些复杂画面用照像法制作素描稿, 一般一个图样只搞出极有限的作品,收藏家难于找到相同的画面比较.
肖像画
一般艺人只用这种方法制作出很清淡的素描稿,然后在素描稿上绘画,目前无法鉴别这种作品.
山水画同人物画,注意树石的线条.
书法很好鉴别,不用放大镜就能看出没有变化深浅一致的笔划.
鉴定的意义
中国古代的画家有"九朽一罢"的说法,朽指作画用的木炭条,就是说修改九次才能定稿.说明一幅作品在起稿过程中付出了艰辛劳动.但定稿时也要用一些省力的方法进行,譬如用"漏印法"将稿拷贝在宣纸上.从这里看画家制作一幅作品要通过拷贝才能定稿.但这并不是说画家一旦定稿后就可以按此稿制作相同的.大量的作品.如此就成了印刷品.
笔者认为,用科学方法在某道工序上改革,达到省力.达到某种效果应该是可以的,现在陶瓷上普遍采用的过稿就是一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内画鼻烟壶目前如此"廉价"也是采用了较先进的工艺才能将成本降下来.才能使这一工艺大众化.但如果用这种方法欺骗世人,将内画工艺的最基本的技术省去, 成为"印刷机"式的艺人,就是一种欺世渔利的恶劣行为.目前多数人并不知道内画鼻烟壶有此方法,市场上的大量廉价的内画鼻烟壶多数是这种"产品".
最近,用"科技"手段制作的精细大场面的内画鼻烟壶已经进入市场,不少收藏家用高价购买了这种作品.因此,认真鉴别这种作品是当务之急.
目前内画鼻烟壶所用的照相感光法基本原理如下:
材料:重铬酸钾.明胶.着色剂(通常是墨汁)充分混合制成制剂.
1.将放大的画面素描稿拍照,制作出黑白底片.
2.用明胶,重铬酸钾,着色剂混合成制剂,均匀的涂布在在鼻烟壶的内壁上
3.将素描稿的底片固定在准备好的鼻烟壶上,然后用强光照射,其时,经光线照射的部分重铬酸钾和明胶起反映,将含有着色剂的颜料固化在鼻烟壶壁上.
4.用水清洗掉没有固化的多余的制剂,留下来的是有颜色的素描稿.
5.艺人在素描稿上绘制着色直至完成作品.
适用鼻烟壶范围:人物画,肖像画,部分山水画,书法.
鉴别要点:人物画
1.由于鼻烟壶是立体结构,光线透过底片的时候边缘线条会出现模糊现象.
2.线条深浅一致,没有过渡,僵硬死板,干枯少韵味,没有手工绘画的线条富有变化.用高倍放大镜看照像法能明显的看出颗粒状.但有的艺人将底稿照的很浅淡,再用手工描画一遍,这样的手工和照相结合的画面要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才可见蛛丝马迹.
3.凡是用照像法制作的内画鼻烟壶一般都是大量的制作,重复样子很多,如果出现基本上相同的线条就能确定是照像法.(不能看色彩,因为色彩都是人工).一般生产大批相同的画面要分拣不同的地点出售,他们也尽可能的将相同的画面交叉混合.最近有些艺人将一些复杂画面用照像法制作素描稿, 一般一个图样只搞出极有限的作品,收藏家难于找到相同的画面比较.
肖像画
一般艺人只用这种方法制作出很清淡的素描稿,然后在素描稿上绘画,目前无法鉴别这种作品.
山水画同人物画,注意树石的线条.
书法很好鉴别,不用放大镜就能看出没有变化深浅一致的笔划.
鉴定的意义
中国古代的画家有"九朽一罢"的说法,朽指作画用的木炭条,就是说修改九次才能定稿.说明一幅作品在起稿过程中付出了艰辛劳动.但定稿时也要用一些省力的方法进行,譬如用"漏印法"将稿拷贝在宣纸上.从这里看画家制作一幅作品要通过拷贝才能定稿.但这并不是说画家一旦定稿后就可以按此稿制作相同的.大量的作品.如此就成了印刷品.
笔者认为,用科学方法在某道工序上改革,达到省力.达到某种效果应该是可以的,现在陶瓷上普遍采用的过稿就是一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内画鼻烟壶目前如此"廉价"也是采用了较先进的工艺才能将成本降下来.才能使这一工艺大众化.但如果用这种方法欺骗世人,将内画工艺的最基本的技术省去, 成为"印刷机"式的艺人,就是一种欺世渔利的恶劣行为.目前多数人并不知道内画鼻烟壶有此方法,市场上的大量廉价的内画鼻烟壶多数是这种"产品".
最近,用"科技"手段制作的精细大场面的内画鼻烟壶已经进入市场,不少收藏家用高价购买了这种作品.因此,认真鉴别这种作品是当务之急.
推荐关键字:鼻烟壶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雅昌专稿|对话永乐拍卖冯其果:专业是古董2022-07-15
- 伦敦苏富比「博古五千」网拍 | 瑞士私人珍藏2022-02-22
- 京城再添宫廷艺术交流新地标 古早美术馆落户2020-10-11
- 专家指南:收藏中国鼻烟壶五大要点2020-09-29
- 佳士得“私人珍藏鼻烟壶及烟碟”专场拍卖将2020-09-27
- 佳士得香港“私人珍藏鼻烟壶及烟碟”及“古2020-09-18
- 【雅昌快讯】佳士得香港将举办私人珍藏鼻烟2020-09-16
- 天心阁古玩城2019全国秋季古玩交流会暨第二2019-10-10
- 探寻鼻烟壶的发展史2018-11-27
- 清玛瑙鼻烟壶2018-10-24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