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1800万到200万邮市值得期待吗
2005-11-04 08:28:10来源:东方网
A-
A+
在中国现有的邮政体制当中,本该与民间邮商处于同一起跑线的各级集邮公司,是邮政的组成部分。他们既当裁判员,又做运动员……这种政企不分的体制,正是近年来邮市徘徊于大底的根本原因。
国家邮政局日前召开的“郑州会议”传出信息:明年纪特邮票销售,将从过去“预订为主,零售为辅”模式变为“预订、零售并举”。
有人预言,此举将改变我国长期以来新邮发行量远大于自然消耗量的现状,中国邮市有望走出大底。
但记者这几天在本市最大的邮票交易市场——卢工邮市探访时发现,邮市低迷依旧,邮迷们对邮市前景并不看好,因为他们经历了太多的失望。
源头“消肿”
1991年,中国集邮大军号称1800万,而现有铁杆邮迷,总数不到200万。
集邮队伍大幅萎缩,个中原因不言自明。集邮既属艺术收藏,就应物以稀为贵。但现实是,一方面贴邮票寄信的人越来越少,邮票无法通过使用正常消耗;另一方面,邮票发行量无序扩大,收藏价值一贬再贬,令许多邮迷“伤透了心”。
事实上,现在每年年底公布的次年新邮发行计划看上去是在减,可一到来年,往往会因为种种“大事”、“喜事”而增发多套新邮。另外,高面值邮票原本是寄包裹用的,可偏偏有不少地市寄包裹不准贴邮票,进一步增加了邮票消耗的压力。还有,邮政发行部门近年来热衷搞北京、香港、澳门三地联发小全张,可对于这种联发小全张,谁会撕下其中一枚,让其余两枚变成“废品”?结果,这种“三胞胎”小全张发行多少,存量还是多少。
邮市到了必须还收藏品以本来面目的时候了。但纵观14年来中国邮市的发展历史,“减量”、“增量”相争,每每都是“增量”方占上风。
要真正实现“减量”,加大邮票在流通中的消耗是关键。郑州会议所规定的“零售窗口可买到新邮票”不失为多年来少有的政策突破。但国家邮政局这一政策的“尾巴”颇耐人寻味——“原则上直辖市市区内要设立3至4个零售点,省会城市设立2至3个零售点,市(地)级城市设立1至2个零售点,每个县设立1个零售点,零售网点将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有邮迷就此反问:“以上海这样一个有着近2000万人口的特大型城市为例,数百个邮政网点中仅设3-4个新邮零售窗口,这样的零售与预订并举,对增加新邮消耗量又有什么作用?”
当然,郑州会议还是有令人期待之处。会上明确,新邮发行期为6个月,发行期结束后向社会公布邮票(含套票、小版票)发行数量和销毁数量,对于发行期后未售出的零售邮票,将在1个月内由各省上缴集中至国家邮政局公开销毁。新的“销毁政策”,较国家邮政局前4次“运动式”的大规模销毁库存,看上去要规范得多。但人们还是要问:在大力倡导节约型社会的今天,邮政发行难道不可以从源头上就开始节约吗?国家对于新五年的战略部署都从“计划”变成了“规划”,邮政如果还是拍脑袋办事,何谈与时俱进?
体改破题
郑州会议还暴露了邮市存在的种种问题。例如:现行预订办法无法控制邮商预订和企业内部的垫款预订,一些题材好的邮票在市场上被炒高到面值数倍的价格,另外一些邮票发行后就被低于面值抛售;一些邮政局片面追求收入规模,将库存新邮票制作成大量简易邮品,抛入市场,造成市场波动;个别地市、县局违规销售票品,等等。
显然,郑州会议触及了中国邮市深层次的体制问题:国家邮政局既当裁判员,又做运动员。
在中国现有的邮政体制当中,本该与民间邮商处于同一起跑线的各级集邮公司,是邮政的组成部分。他们既当裁判员,又做运动员,在新邮发行期,自然可以享受从邮政按额度拿到新邮、到年终再按比例结算的待遇。由于内部结算率低,个别集邮公司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指标并获取一定利润,甚至虚报冒领囤积邮品,与邮商勾结,不惜违规低价抛售新邮。由于邮品印刷、发行成本远远小于其面值,所以一枚新邮即使打个三折四折,集邮公司也能从中获利。有邮迷直言,这种政企不分的体制,正是近年来邮市徘徊于大底的根本原因。
去年3月,杨先龙等30多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出“关于解决中国邮资票品长期深幅打折问题的议案”,核心直指邮政体改,要求邮政从根本上改革邮资票品的发行体制,集邮公司和邮政部门实行政企分开,集邮公司应脱离邮政部门,同广大消费者一样向邮政部门购买邮票,而不得享受任何打折优惠。
令人欣喜的是,国家邮政改革方案日前已正式出台,改革基本思路正是政企分开:重新组建国家邮政局,国家邮政局将以国家邮政监管机构的面目出现;组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经营各类邮政业务。
但下一步呢?新组建的国家邮政局将如何实施监管?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如何经营集邮业务?新邮发行权归谁?看来,只有待这些问题有了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答案,中国邮市才会有美好的未来。
另类生存
不得不承认,中国邮票在题材、外观设计上的“老气横秋”,也是邮市渐行渐远的一大因素。
在这方面,国外邮票发行以创意为先导,不断扩大受众面的做法,值得借鉴。
看美国,1993年美国邮政发行了中国生肖邮票“鸡年”,一炮打响,受到广大华人、包括中外集邮爱好者的欢迎,一轮十二年下来,每年的发行量都在1亿枚以上,从没发现被打折销售的现象。
美国的情人节邮票,更是创意独具。美国于2001年1月19日,首先发行无面值“玫瑰和情书”不干胶自粘邮票,寓意“爱情无价”。同年2月14日又发行同一主图、二种面值(分别为34美分和55美分)的自粘邮票。无面值邮票和面值34美分的邮票,其背景均为美国前总统亚当斯1763年4月20日写给未婚妻史密丝的情书,另一种面值55美分邮票的背景为史密丝于同年8月11日写给亚当斯的回信。
近年来,美国邮政还发行个性化邮票,一联20张个性化邮票售价为16.99美元。去年美国个性化邮票网上订量超过270万张,为发行方带来了230万美元收入。消费者还可以将结婚照、度假照、宠物照或小孩照印制到邮票上。据说,美国邮政今后还将允许成人照片出现在邮票上,当然,这一举措辅之以严格的审查程序,确定了一些不允许在邮票上出现的人物“黑名单”,他们还聘请了一些世界文化和历史专家帮助审查照片。
我国香港,堪称邮票发行的“创意之都”。像字母邮票,就是一套由日常生活用品构图组成的英文字母邮票,竹梯代表H,烧烤代表Y等,令人浮想联翩,寄信人可以用邮票组成特别语句,贴在信封上传达个人心意;此外,香港邮政还发行过一套五款邮票,重现梅艳芳、张国荣、罗文、陈百强及黄家驹5位已故乐坛巨星的风采,把大批歌迷聚拢为邮迷……
中国邮市到了寻找另类生存之道的时候了,而创意最为紧迫。
国家邮政局日前召开的“郑州会议”传出信息:明年纪特邮票销售,将从过去“预订为主,零售为辅”模式变为“预订、零售并举”。
有人预言,此举将改变我国长期以来新邮发行量远大于自然消耗量的现状,中国邮市有望走出大底。
但记者这几天在本市最大的邮票交易市场——卢工邮市探访时发现,邮市低迷依旧,邮迷们对邮市前景并不看好,因为他们经历了太多的失望。
源头“消肿”
1991年,中国集邮大军号称1800万,而现有铁杆邮迷,总数不到200万。
集邮队伍大幅萎缩,个中原因不言自明。集邮既属艺术收藏,就应物以稀为贵。但现实是,一方面贴邮票寄信的人越来越少,邮票无法通过使用正常消耗;另一方面,邮票发行量无序扩大,收藏价值一贬再贬,令许多邮迷“伤透了心”。
事实上,现在每年年底公布的次年新邮发行计划看上去是在减,可一到来年,往往会因为种种“大事”、“喜事”而增发多套新邮。另外,高面值邮票原本是寄包裹用的,可偏偏有不少地市寄包裹不准贴邮票,进一步增加了邮票消耗的压力。还有,邮政发行部门近年来热衷搞北京、香港、澳门三地联发小全张,可对于这种联发小全张,谁会撕下其中一枚,让其余两枚变成“废品”?结果,这种“三胞胎”小全张发行多少,存量还是多少。
邮市到了必须还收藏品以本来面目的时候了。但纵观14年来中国邮市的发展历史,“减量”、“增量”相争,每每都是“增量”方占上风。
要真正实现“减量”,加大邮票在流通中的消耗是关键。郑州会议所规定的“零售窗口可买到新邮票”不失为多年来少有的政策突破。但国家邮政局这一政策的“尾巴”颇耐人寻味——“原则上直辖市市区内要设立3至4个零售点,省会城市设立2至3个零售点,市(地)级城市设立1至2个零售点,每个县设立1个零售点,零售网点将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有邮迷就此反问:“以上海这样一个有着近2000万人口的特大型城市为例,数百个邮政网点中仅设3-4个新邮零售窗口,这样的零售与预订并举,对增加新邮消耗量又有什么作用?”
当然,郑州会议还是有令人期待之处。会上明确,新邮发行期为6个月,发行期结束后向社会公布邮票(含套票、小版票)发行数量和销毁数量,对于发行期后未售出的零售邮票,将在1个月内由各省上缴集中至国家邮政局公开销毁。新的“销毁政策”,较国家邮政局前4次“运动式”的大规模销毁库存,看上去要规范得多。但人们还是要问:在大力倡导节约型社会的今天,邮政发行难道不可以从源头上就开始节约吗?国家对于新五年的战略部署都从“计划”变成了“规划”,邮政如果还是拍脑袋办事,何谈与时俱进?
体改破题
郑州会议还暴露了邮市存在的种种问题。例如:现行预订办法无法控制邮商预订和企业内部的垫款预订,一些题材好的邮票在市场上被炒高到面值数倍的价格,另外一些邮票发行后就被低于面值抛售;一些邮政局片面追求收入规模,将库存新邮票制作成大量简易邮品,抛入市场,造成市场波动;个别地市、县局违规销售票品,等等。
显然,郑州会议触及了中国邮市深层次的体制问题:国家邮政局既当裁判员,又做运动员。
在中国现有的邮政体制当中,本该与民间邮商处于同一起跑线的各级集邮公司,是邮政的组成部分。他们既当裁判员,又做运动员,在新邮发行期,自然可以享受从邮政按额度拿到新邮、到年终再按比例结算的待遇。由于内部结算率低,个别集邮公司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指标并获取一定利润,甚至虚报冒领囤积邮品,与邮商勾结,不惜违规低价抛售新邮。由于邮品印刷、发行成本远远小于其面值,所以一枚新邮即使打个三折四折,集邮公司也能从中获利。有邮迷直言,这种政企不分的体制,正是近年来邮市徘徊于大底的根本原因。
去年3月,杨先龙等30多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出“关于解决中国邮资票品长期深幅打折问题的议案”,核心直指邮政体改,要求邮政从根本上改革邮资票品的发行体制,集邮公司和邮政部门实行政企分开,集邮公司应脱离邮政部门,同广大消费者一样向邮政部门购买邮票,而不得享受任何打折优惠。
令人欣喜的是,国家邮政改革方案日前已正式出台,改革基本思路正是政企分开:重新组建国家邮政局,国家邮政局将以国家邮政监管机构的面目出现;组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经营各类邮政业务。
但下一步呢?新组建的国家邮政局将如何实施监管?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如何经营集邮业务?新邮发行权归谁?看来,只有待这些问题有了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答案,中国邮市才会有美好的未来。
另类生存
不得不承认,中国邮票在题材、外观设计上的“老气横秋”,也是邮市渐行渐远的一大因素。
在这方面,国外邮票发行以创意为先导,不断扩大受众面的做法,值得借鉴。
看美国,1993年美国邮政发行了中国生肖邮票“鸡年”,一炮打响,受到广大华人、包括中外集邮爱好者的欢迎,一轮十二年下来,每年的发行量都在1亿枚以上,从没发现被打折销售的现象。
美国的情人节邮票,更是创意独具。美国于2001年1月19日,首先发行无面值“玫瑰和情书”不干胶自粘邮票,寓意“爱情无价”。同年2月14日又发行同一主图、二种面值(分别为34美分和55美分)的自粘邮票。无面值邮票和面值34美分的邮票,其背景均为美国前总统亚当斯1763年4月20日写给未婚妻史密丝的情书,另一种面值55美分邮票的背景为史密丝于同年8月11日写给亚当斯的回信。
近年来,美国邮政还发行个性化邮票,一联20张个性化邮票售价为16.99美元。去年美国个性化邮票网上订量超过270万张,为发行方带来了230万美元收入。消费者还可以将结婚照、度假照、宠物照或小孩照印制到邮票上。据说,美国邮政今后还将允许成人照片出现在邮票上,当然,这一举措辅之以严格的审查程序,确定了一些不允许在邮票上出现的人物“黑名单”,他们还聘请了一些世界文化和历史专家帮助审查照片。
我国香港,堪称邮票发行的“创意之都”。像字母邮票,就是一套由日常生活用品构图组成的英文字母邮票,竹梯代表H,烧烤代表Y等,令人浮想联翩,寄信人可以用邮票组成特别语句,贴在信封上传达个人心意;此外,香港邮政还发行过一套五款邮票,重现梅艳芳、张国荣、罗文、陈百强及黄家驹5位已故乐坛巨星的风采,把大批歌迷聚拢为邮迷……
中国邮市到了寻找另类生存之道的时候了,而创意最为紧迫。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5476个幸运儿,印有“雅雅”“安安”的这份2022-07-01
- 程澄作品《福虎生威》邮票、明信片纪念册发2022-01-10
- 艺·展丨方寸之间,纪念邮票设计--郝军创作2021-09-18
- 梁明揭秘《福建土楼》邮票设计内幕2021-05-14
- 【保利拍卖 • 精品回顾】邮品钱币及名人信2021-02-19
- 【保利拍卖】俯首甘为孺子牛2021-02-07
- 工笔画名家联手西泠印社共创牛年个性化邮票2021-01-26
- 辛丑吉祥--程澄画牛欧洲邮票发行2021-01-13
- 中国艺术名家云山虎影--致敬逆行者主题邮票2020-08-13
-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艺术2020-08-13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