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中国古瓷炙手可热
作者:赵悦 2005-10-28 09:31:33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A-
A+
仅仅3个月以前,全球艺术品拍卖历史上还没有一件中国艺术品的成交价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但现在,已有两件中国瓷器的价格超过了1亿元人民币,而且,下月底即将拍卖的一对清代盘子没准也会创造奇迹
现在,投资者和收藏家们应该更有理由相信,再买精美的中国古代瓷器就要花大价钱了。
即使是大型拍卖行之间也在相互攀比着以中国古代精美瓷器赚取投资者的眼球。比如最近,先是苏富比(香港)有限公司推出一只估价9000万港元(约合1160.4万美元)的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后是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立刻宣布将在下月底拍卖一对清代粉彩平安祝寿盘,估价为8000万港元。紧接着,又是那只御制珐琅彩双耳瓶以1.15亿港元成交,创造了清代瓷器的世界拍卖纪录和目前世界范围内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的第二高价。
不是吗?所有这一切都与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共同说明着中国古代瓷器的价格正在世界范围内迎头赶上来,并且未来前景不可限量。
新买家、特别是对印象派绘画的高价以及西欧瓷器市场已经司空见惯了的欧美收藏家是这股汹涌潮流的推动力。他们携着巨额资金穿梭于世界各地的拍卖会,不惜成本地在所相中的中国古代瓷器上下注。
拍卖师们分析说,由于欧美和港台地区的收藏家素来重视瓷器收藏,因此能够在各大拍卖场上屡次创造价位还不算高的中国古陶瓷的拍卖纪录。他们希望能在将来把这些瓷器“返销”回中国内地盈利。
仅仅3个月以前,全球艺术品拍卖历史上还没有一件中国艺术品的成交价格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约合616.5万元人民币)。但现在,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和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的拍卖价都已经超过了1亿元人民币,而且,佳士得(香港)下月底即将拍卖的那对盘子没准也会创造奇迹。
清雍正粉彩平安祝寿盘是官窑产品,上面各绘梅花、水仙及鹌鹑一对。它们的珍稀之处在于,与其类似纹饰的盘据说全世界只有1件,现保存于美国的一家博物馆。
仅有16.5厘米高的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也是珍宝,目前已知存世的其它类似瓷器只有4件,分别藏于天津艺术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外国私人收藏家之手。
珐琅彩瓷是清宫内务府造办处专门烧制的御用瓷,被认为体现着中国瓷器工艺的最高水准。苏富比(香港)陶瓷部负责人沈恩文说,这种瓷以花鸟图案等级最高,而花鸟图案中又以羽毛色彩丰富艳丽的锦鸡和孔雀为极品。
苏富比(香港)为这只巴掌大的小瓶定的估价创下了中国艺术品的纪录,这使它在台北、北京、上海、香港预展时就为收藏界人士所瞩目,纷纷推测它的拍卖价有多大可能超越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
比如,在拍卖前,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馆长马未都和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冯小琦都认为,它的成交价至少会上亿。
马未都并说:“最近中国艺术品市场太热了,程十发的画已经卖到1000多万元。珐琅彩瓷器是清代瓷器里顶级的东西,贵出程十发的画10倍不过分吧!”上月初,程十发的40开彩墨连环画《召树屯和喃喏娜》在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拍卖会上以1100万元成交。
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的最终买家是香港古董商翟健民,但中华文物学会常务理事、台湾寒舍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定乾说:“如果说中国古代瓷器的涨势可以用‘疯狂’来形容,那首先不是中国买家疯狂,而是伦敦、纽约的买家疯狂了。”
王定乾是资深古董经纪人,今年7月曾在佳士得(伦敦)有限公司的拍卖会上竞拍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失利。
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起拍价只有100万英镑(约合176万美元),但最后却以1568.8万英镑的成交价被英国古董商艾斯肯纳兹拍到了手。原计划以1000万英镑为代价的王定乾说,他输就输在错误判断了国际买家对中国艺术品的兴趣上。
“我们本来的估价已经综合了海内外行情甚至艾斯肯纳兹可能的出价,”他说,“我们觉得它不会低于8000万元人民币,但也不应该高过1亿元人民币。”
与中国书画在中国拍卖市场上的表现比起来,中国古代瓷器在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拍卖之前并不那么显山显水。今年7月以前,中国瓷器的最高拍卖成交价为583.15万美元,是纽约朵尔拍卖公司于2003年9月拍出的元青花四系海水云龙纹扁瓶创造的,而中国艺术品的世界拍卖纪录则来自2001年出现在佳士得(纽约)有限公司拍卖会上的一只西周青铜方,为930万美元。
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吊起了世界收藏家们的胃口。它是从荷兰的一个家族中征集到的,该家族的祖上曾被派往清朝担任荷兰使节护卫军司令。
佳士得瓷器部负责人曾志芬说,这只罐是中国瓷器艺术的巅峰级作品,上面的“鬼谷下山”故事图案为传世元青花瓷器中的绝品,细腻传神,是当时的画家而不是工匠所画。
在流传下来的元代青花瓷器中,以故事为图案的极其少见。1994年11月,苏富比(香港)曾拍卖过一件元青花三顾茅庐故事纹大罐,结果以794万港元成交。
可能是希望借一借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的东风,佳士得(香港)在下月底除了拍卖清雍正粉彩平安祝寿盘外,还将拍卖一件修补过的元青花锦香亭人物罐,估价为3000万港元。
“锦香亭”为中国古代戏曲故事,讲述的是1300年前唐玄宗时代一对青年男女相识、离别、战后团聚的曲折经历。
有着8000年历史的中国瓷器经历了一个由实用趋于艺术的过程。早在14世纪中期的元朝,中国瓷器就开始受到世界各地的欢迎了。至今,英国、美国、伊朗、土耳其、日本、法国、印度和东南亚等地的国家博物馆中都有数量可观的元青花瓷器藏品。
在接下来的明、清时期,中国瓷器的出口量更大,其中还包括相当数量根据外国客户提供的样本生产的产品。
18世纪的清朝乾隆时代是中国古代瓷器工艺的巅峰。苏富比(香港)刚刚拍卖的那只天价珐琅彩花石锦鸡图双耳瓶就是这一时期生产的。
在拍卖前,苏富比(香港)的中国瓷器专家仇国士曾分析说:“30年后的今天,它的身价至少会是当初的400多倍”。
1975年,这件据信曾为乾隆皇帝把玩过的瓷器曾在佳士得(纽约)的拍卖会上以1.6万英镑(合2.82万美元)成交。
也许是高估价将一些实力不足的买家挡在门外的缘故,珐琅彩花石锦鸡图双耳瓶的竞拍看起来并不激烈:以8500万港元起拍,随即有人报出9000万港元、9900万港元,之后就出现了短暂的沉默。接下来,有人将叫价喊到1.02亿港元。又是一阵沉默之后,1.03亿港元方才报出。
1.03亿港元就是这件小瓶的落槌价。看起来,得手的翟健民在竞拍中比王定乾要顺利得多。
王定乾是在竞拍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的过程中最后一个退出的华人。在竞价至600万英镑时,他咨询了委托人的意见。
但在继续举了一阵牌后他终于还是败下阵去了。他说,这次拍卖是“打开中国瓷器市场的一个里程碑”。
在竞争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中取得最后胜利的艾斯肯纳兹是各大拍卖场上的常客,保持着中国和亚洲艺术品拍卖的多项纪录。比如,在今年苏富比(香港)有限公司的春季拍卖会上,他以4492万港元的成交价拍到手一件清乾隆外粉青釉浮雕芭蕉叶镂空缠枝花卉纹内青花六方套瓶,创下了清代瓷器的世界拍卖纪录;在2004年的苏富比(香港)秋季拍卖会上,他也曾以4150万港元的成交价买下了乾隆年制胭脂红地轧道锦纹粉彩缠枝花卉纹梅瓶并创下当时的清朝瓷器拍卖纪录。
2004年,艾斯肯纳兹在香港、伦敦和纽约的拍卖行共花了1500万英镑购买中国艺术品。他说,从中国瓷器中“可以看到其它作品中罕见的完美”,而且,他和其他一些外国买家都认为“中国瓷器仍是有利可图的东西”。
现在,投资者和收藏家们应该更有理由相信,再买精美的中国古代瓷器就要花大价钱了。
即使是大型拍卖行之间也在相互攀比着以中国古代精美瓷器赚取投资者的眼球。比如最近,先是苏富比(香港)有限公司推出一只估价9000万港元(约合1160.4万美元)的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后是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立刻宣布将在下月底拍卖一对清代粉彩平安祝寿盘,估价为8000万港元。紧接着,又是那只御制珐琅彩双耳瓶以1.15亿港元成交,创造了清代瓷器的世界拍卖纪录和目前世界范围内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的第二高价。
不是吗?所有这一切都与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共同说明着中国古代瓷器的价格正在世界范围内迎头赶上来,并且未来前景不可限量。
新买家、特别是对印象派绘画的高价以及西欧瓷器市场已经司空见惯了的欧美收藏家是这股汹涌潮流的推动力。他们携着巨额资金穿梭于世界各地的拍卖会,不惜成本地在所相中的中国古代瓷器上下注。
拍卖师们分析说,由于欧美和港台地区的收藏家素来重视瓷器收藏,因此能够在各大拍卖场上屡次创造价位还不算高的中国古陶瓷的拍卖纪录。他们希望能在将来把这些瓷器“返销”回中国内地盈利。
仅仅3个月以前,全球艺术品拍卖历史上还没有一件中国艺术品的成交价格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约合616.5万元人民币)。但现在,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和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的拍卖价都已经超过了1亿元人民币,而且,佳士得(香港)下月底即将拍卖的那对盘子没准也会创造奇迹。
清雍正粉彩平安祝寿盘是官窑产品,上面各绘梅花、水仙及鹌鹑一对。它们的珍稀之处在于,与其类似纹饰的盘据说全世界只有1件,现保存于美国的一家博物馆。
仅有16.5厘米高的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也是珍宝,目前已知存世的其它类似瓷器只有4件,分别藏于天津艺术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外国私人收藏家之手。
珐琅彩瓷是清宫内务府造办处专门烧制的御用瓷,被认为体现着中国瓷器工艺的最高水准。苏富比(香港)陶瓷部负责人沈恩文说,这种瓷以花鸟图案等级最高,而花鸟图案中又以羽毛色彩丰富艳丽的锦鸡和孔雀为极品。
苏富比(香港)为这只巴掌大的小瓶定的估价创下了中国艺术品的纪录,这使它在台北、北京、上海、香港预展时就为收藏界人士所瞩目,纷纷推测它的拍卖价有多大可能超越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
比如,在拍卖前,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馆长马未都和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冯小琦都认为,它的成交价至少会上亿。
马未都并说:“最近中国艺术品市场太热了,程十发的画已经卖到1000多万元。珐琅彩瓷器是清代瓷器里顶级的东西,贵出程十发的画10倍不过分吧!”上月初,程十发的40开彩墨连环画《召树屯和喃喏娜》在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拍卖会上以1100万元成交。
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的最终买家是香港古董商翟健民,但中华文物学会常务理事、台湾寒舍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定乾说:“如果说中国古代瓷器的涨势可以用‘疯狂’来形容,那首先不是中国买家疯狂,而是伦敦、纽约的买家疯狂了。”
王定乾是资深古董经纪人,今年7月曾在佳士得(伦敦)有限公司的拍卖会上竞拍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失利。
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起拍价只有100万英镑(约合176万美元),但最后却以1568.8万英镑的成交价被英国古董商艾斯肯纳兹拍到了手。原计划以1000万英镑为代价的王定乾说,他输就输在错误判断了国际买家对中国艺术品的兴趣上。
“我们本来的估价已经综合了海内外行情甚至艾斯肯纳兹可能的出价,”他说,“我们觉得它不会低于8000万元人民币,但也不应该高过1亿元人民币。”
与中国书画在中国拍卖市场上的表现比起来,中国古代瓷器在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拍卖之前并不那么显山显水。今年7月以前,中国瓷器的最高拍卖成交价为583.15万美元,是纽约朵尔拍卖公司于2003年9月拍出的元青花四系海水云龙纹扁瓶创造的,而中国艺术品的世界拍卖纪录则来自2001年出现在佳士得(纽约)有限公司拍卖会上的一只西周青铜方,为930万美元。
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吊起了世界收藏家们的胃口。它是从荷兰的一个家族中征集到的,该家族的祖上曾被派往清朝担任荷兰使节护卫军司令。
佳士得瓷器部负责人曾志芬说,这只罐是中国瓷器艺术的巅峰级作品,上面的“鬼谷下山”故事图案为传世元青花瓷器中的绝品,细腻传神,是当时的画家而不是工匠所画。
在流传下来的元代青花瓷器中,以故事为图案的极其少见。1994年11月,苏富比(香港)曾拍卖过一件元青花三顾茅庐故事纹大罐,结果以794万港元成交。
可能是希望借一借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的东风,佳士得(香港)在下月底除了拍卖清雍正粉彩平安祝寿盘外,还将拍卖一件修补过的元青花锦香亭人物罐,估价为3000万港元。
“锦香亭”为中国古代戏曲故事,讲述的是1300年前唐玄宗时代一对青年男女相识、离别、战后团聚的曲折经历。
有着8000年历史的中国瓷器经历了一个由实用趋于艺术的过程。早在14世纪中期的元朝,中国瓷器就开始受到世界各地的欢迎了。至今,英国、美国、伊朗、土耳其、日本、法国、印度和东南亚等地的国家博物馆中都有数量可观的元青花瓷器藏品。
在接下来的明、清时期,中国瓷器的出口量更大,其中还包括相当数量根据外国客户提供的样本生产的产品。
18世纪的清朝乾隆时代是中国古代瓷器工艺的巅峰。苏富比(香港)刚刚拍卖的那只天价珐琅彩花石锦鸡图双耳瓶就是这一时期生产的。
在拍卖前,苏富比(香港)的中国瓷器专家仇国士曾分析说:“30年后的今天,它的身价至少会是当初的400多倍”。
1975年,这件据信曾为乾隆皇帝把玩过的瓷器曾在佳士得(纽约)的拍卖会上以1.6万英镑(合2.82万美元)成交。
也许是高估价将一些实力不足的买家挡在门外的缘故,珐琅彩花石锦鸡图双耳瓶的竞拍看起来并不激烈:以8500万港元起拍,随即有人报出9000万港元、9900万港元,之后就出现了短暂的沉默。接下来,有人将叫价喊到1.02亿港元。又是一阵沉默之后,1.03亿港元方才报出。
1.03亿港元就是这件小瓶的落槌价。看起来,得手的翟健民在竞拍中比王定乾要顺利得多。
王定乾是在竞拍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的过程中最后一个退出的华人。在竞价至600万英镑时,他咨询了委托人的意见。
但在继续举了一阵牌后他终于还是败下阵去了。他说,这次拍卖是“打开中国瓷器市场的一个里程碑”。
在竞争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中取得最后胜利的艾斯肯纳兹是各大拍卖场上的常客,保持着中国和亚洲艺术品拍卖的多项纪录。比如,在今年苏富比(香港)有限公司的春季拍卖会上,他以4492万港元的成交价拍到手一件清乾隆外粉青釉浮雕芭蕉叶镂空缠枝花卉纹内青花六方套瓶,创下了清代瓷器的世界拍卖纪录;在2004年的苏富比(香港)秋季拍卖会上,他也曾以4150万港元的成交价买下了乾隆年制胭脂红地轧道锦纹粉彩缠枝花卉纹梅瓶并创下当时的清朝瓷器拍卖纪录。
2004年,艾斯肯纳兹在香港、伦敦和纽约的拍卖行共花了1500万英镑购买中国艺术品。他说,从中国瓷器中“可以看到其它作品中罕见的完美”,而且,他和其他一些外国买家都认为“中国瓷器仍是有利可图的东西”。
推荐关键字:瓷器投资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北宋耀州窑青瓷花插 点缀生活感受岁月轮回变2014-06-26
- 瓷器投资空间大 10年价值增8倍2013-12-31
- 名家鉴赏:康熙青花辛夷寿石图花觚2012-07-19
- 瓷器上画国画的江城女画家2012-04-10
- 2012年艺术陶瓷市场展望2012-03-29
- 中国浅绛彩瓷的压卷之作2012-03-28
- 单色釉瓷真实价值必然回归2011-10-31
- 现代工艺瓷极具收藏潜力2011-08-08
- 下一个天价可能是瓷器或杂项2010-09-14
- 伤残与古陶瓷鉴定2008-09-17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