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郑鑫尧:宋代的古董交易

作者:郑鑫尧 2005-09-20 10:24:06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A- A+
  在宋代,真正活跃古董市场的不是古董商,而是牙侩或经纪人。牙侩又称牙人,他们专门联系买主和卖主,协调古董价格,促成交易完成。他们甚至不需要什么投资或本金,是一种更为典型和纯粹的商人。成都官府旧有黄筌等所画屏风多面,因年久破损,新来的清河遂将其取下,请人重画。换下的这批旧画“呼牙侩高评其直以自售”。在这里牙侩显然是一位估价和鉴赏的权威,是一般的商人或艺术家所无法胜任的。

  还有比牙侩更先进的古董商,其身份、职业类似今天的艺术品经纪人。宋代绘画市场中“村田乐”的题材十分流行,也随之产生了一批专画此题材的画家,杨威就是其中之一。由于他画得比较出名,就有一些画商专做他的画。杨威似乎也十分乐意与画商合作,每次他都要问画商将到何处卖画,如果有到京都去的,杨威就建议他去画院门前卖去。画商按他的意思在画院前卖画,果然画院中人争相购买,获益倍增。

  牙侩、古董经纪人的出现,活跃了古董市场。在商品化席卷社会的宋代,古董作为商品便大量地挺进市场,其态势显然是唐代无法同日而语的。当然,这古董市场的主角依然是士大夫阶层,他们有兴趣,也有经济实力。由于古董不能再生产,而且其获得也与直接生产劳动无关,因而买卖古董是一个极其有利可图的行业。宋代经营古董的主要是“古董行”的老板,他们往往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力和考古技能,有雄厚的资金,并与文人士大夫阶层有较多接触。一些经营杂货的小贩也参与经营一些价值较小的古玩,当然其中也有少数实力较强者买卖大宗古董。另外,文人士大夫之间互相转售古董者也相当常见。

  古董价格是一个饶有兴味的问题。对于一个个陌生而古老的器物,宋人不知有何依据而定出各个具体的价格。我们只能从一些静止的价格记载中,通过比较的方法来对此进行分析。据宋人笔记,当时人们确定某件古董价格,往往比较注重四个因素,即形制、工艺、质地和有无著录。相反,对于年代之远近却并不很在意,至少它不是主要考虑因素。同时,宋人买古董似乎很重视其收藏史,也许这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价值和真伪吧,如果曾有大收藏家藏玩过,其真伪也就不言而喻了。

  在宋代,古董的保值功能还不明显,人们对同一件古董的价值的评价并不稳定,有些古董几次转手再卖时价格还会降低。可见,宋人购藏古董大概还不至于以保值为主要目的,主要仍是为了日常把玩。
推荐关键字:宋代古董交易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