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沈阳故宫多件珍品流落他乡
作者:卢立业 2005-09-14 11:30:17来源:《时代商报》
A-
A+
“现在沈阳故宫馆藏的文物就是‘空架子’,真正的沈阳故宫文物早就流失很多年了,我们应该尽一切可能让流失在外的那11万多件宝贵文物重新回家。”沈阳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李仲元在昨日“沈阳故宫创建380周年研讨会”上的一席话,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众多专家的激烈争论。
馆藏文物被送往外地
据了解,根据沈阳故宫的馆藏文物档案记载,沈阳故宫在册的各种馆藏文物大约有11万多件,其中不乏名贵的瓷器、玉器、书画等清宫内的稀世珍品。这些文物大多都是清朝迁都北京之后,皇帝借东巡“陪都”之际,留在沈阳故宫的。然而,这些珍贵的馆藏文物却由于战乱的原因,在上个世纪30年代初被送到北京、南京等地,而且还有少部分的绝世珍品去了台北。11万多件刻有“奉”字记号的文物从那时离开沈阳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如今70多年过去了,“奉”字号文物还静静地躺在北京、南京等地。让这些流失的文物尽快叶落归根,成了与会专家的共同心声。
“奉”字号文物回沈落空
在战乱的时候,“奉”字号文物为了不受破坏而离家出走情有可原,到了现在沈阳故宫的文物为什么还迟迟没有回家呢?据来自承德的刘玉文专家透露,“目前还留在南京的北京、沈阳、承德的文物有很多,1987年的时候,江苏方面曾同意让三地的文物回家,但最终由于种种原因还是未能实现。”沈阳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王佩环回忆说,“90年代初的时候,南京博物馆同意把50件沈阳故宫的文物还给我们,但后来还是不了了之了。”
沈阳故宫难以收回文物
由此可见,让“奉”字号文物叶落归根真得很难。不过,很多与会专家认为,不管有多难,沈阳故宫博物院还是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去争取把流失的文物收回来。如果再这么拖下去的话,“奉”字号文物回家的可能性只能越来越渺茫。对于专家们的呼吁,沈阳故宫博物院武斌院长表示,他们肯定会尽最大努力的。不过,从目前的形势看,“奉”字号文物回家的难度一天比一天要大。据武斌院长透露:“南京方面已经将部分文物开箱,并作为自己的馆藏文物进行了展览。”
《四库全书》回沈无望
在还未启动收回沈阳故宫流失文物前,沈阳各界曾为了沈阳故宫宝中之宝的《四库全书》“回家”进行了多年的不懈努力。但时至今日,《四库全书》仍然没有重返沈阳故宫文溯阁,而且还在甘肃有了一个新家———兰州市九洲台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馆。这就意味着,《四库全书》回归基本无望。
据了解,《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其中第二部藏于沈阳故宫文溯阁。1966年,因当时出于备战的需要,《四库全书》被移至甘肃保存。
馆藏文物被送往外地
据了解,根据沈阳故宫的馆藏文物档案记载,沈阳故宫在册的各种馆藏文物大约有11万多件,其中不乏名贵的瓷器、玉器、书画等清宫内的稀世珍品。这些文物大多都是清朝迁都北京之后,皇帝借东巡“陪都”之际,留在沈阳故宫的。然而,这些珍贵的馆藏文物却由于战乱的原因,在上个世纪30年代初被送到北京、南京等地,而且还有少部分的绝世珍品去了台北。11万多件刻有“奉”字记号的文物从那时离开沈阳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如今70多年过去了,“奉”字号文物还静静地躺在北京、南京等地。让这些流失的文物尽快叶落归根,成了与会专家的共同心声。
“奉”字号文物回沈落空
在战乱的时候,“奉”字号文物为了不受破坏而离家出走情有可原,到了现在沈阳故宫的文物为什么还迟迟没有回家呢?据来自承德的刘玉文专家透露,“目前还留在南京的北京、沈阳、承德的文物有很多,1987年的时候,江苏方面曾同意让三地的文物回家,但最终由于种种原因还是未能实现。”沈阳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王佩环回忆说,“90年代初的时候,南京博物馆同意把50件沈阳故宫的文物还给我们,但后来还是不了了之了。”
沈阳故宫难以收回文物
由此可见,让“奉”字号文物叶落归根真得很难。不过,很多与会专家认为,不管有多难,沈阳故宫博物院还是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去争取把流失的文物收回来。如果再这么拖下去的话,“奉”字号文物回家的可能性只能越来越渺茫。对于专家们的呼吁,沈阳故宫博物院武斌院长表示,他们肯定会尽最大努力的。不过,从目前的形势看,“奉”字号文物回家的难度一天比一天要大。据武斌院长透露:“南京方面已经将部分文物开箱,并作为自己的馆藏文物进行了展览。”
《四库全书》回沈无望
在还未启动收回沈阳故宫流失文物前,沈阳各界曾为了沈阳故宫宝中之宝的《四库全书》“回家”进行了多年的不懈努力。但时至今日,《四库全书》仍然没有重返沈阳故宫文溯阁,而且还在甘肃有了一个新家———兰州市九洲台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馆。这就意味着,《四库全书》回归基本无望。
据了解,《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其中第二部藏于沈阳故宫文溯阁。1966年,因当时出于备战的需要,《四库全书》被移至甘肃保存。
推荐关键字:文物流失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雅昌专稿】疑似圆明园流失文物西周青铜器2018-04-11
- 流失日本的中国艺术精品2018-03-10
- 晋南寺观流散壁画的前世今生2018-03-15
- 【雅昌专稿】《黑豹》的利爪撕开了现代博物2018-03-13
- 流失海外的秦人鸱枭鸟形金饰片2017-11-09
- 揭秘敦煌藏经洞的珍贵文物,被这五个外国强2017-04-13
- 谈中国文物海外流失现状:宝贝去哪了2015-09-08
- 上百万件藏品命运多舛 故宫家底被败了多少2015-08-06
- 埃及怎样从美法手中要回流失文物2015-07-31
- 中国的文物流失海外四大浪潮2015-07-31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