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2005年的玉器拍卖还“热”么?

作者:徐文宁 2005-09-14 08:57:31来源:《艺术市场》2005年第9期
A- A+
  奋鹰点评:不可否认,明清玉器在内地和香港的玉市一直都在扮演中流砥柱的角色。天价的高古玉有之,然而极少,往往处于一种“有行无市”的局面,究其原因,在于其仿品的层出不穷与日新月异,加之出土品消息的真真假假,让普通群体在收藏高古玉时不禁感慨“想说爱你不容易”。其实,对传承有绪的明清玉器进行投资也要区分品种。类似小型的白玉摆件、挂饰、佩饰之类,只能当作一种个人爱好去收藏,去充实自己的收藏门类与序列,千万不可将升值回报的希望寄托在次类品种上。而与文房用品相关的大件器物,尤其是沾上“皇家贵气”的,则是不可小觑的投资品种,升值潜力极大。千万别跟我说玉器行情的升幅不高不明显的话,试问在中国近现代书画行情“井喷”的现实下,还有哪个艺术品种的投资回报会是“明显”的?看透了问题的实质,只要明白,在一个持续攀升的艺术品市场大环境中,在“此消彼涨”的规律运作下,明清玉器,注定永远是亮点。

  2005年春拍近百家大小艺术品拍卖公司,据目前可以统计到的仅有26家左右的拍卖公司有玉器拍品亮相,其中把玉器拍品作为专场拍卖的更不多见,一般都是归入瓷杂玉类,与字画拍卖共争几分春色。2005年上半年的玉器拍卖,据不完全统计,其委托拍卖玉器不过三千余件,成交额仅在亿元上下,成交率为50%左右。相对字画的成交率落后16个百分点,而成交金额的差距则更大,仅是其十五分之一。然而春季拍品成交率过60%,成交金额过千万的也是有的,如北京翰海、中鸿信等几家拍卖企业,他们为2005年全年玉器拍卖奠定了较为乐观的市场基础。

  2004年秋拍市场玉器的拍品介入量,比往年明显增多。玉器投资热的基本倾向性初步形成,总体的成交价格呈现上升的趋势。而2005年春季玉器拍卖市场,并没有承接去年秋拍的上升势头,却显示出些许微妙变化,这意味着艺术品拍卖市场在追逐利益最大化的量化过程中,在拍品类别选择的追逐热点上,出现了短期投资行为,投资者在价值回报取向上,择其快而行之,快速提升回报率,快速需求的白炽化程度越趋明了。因此,字画抢尽了风头,许多藏家尽其财囊参与其价格的追逐,个中缘由是明眼人不言而喻的。

  前几年,玉器拍卖市场一直处于买家人气涣散,高档玉器拍不出好价,好拍品征集也难,即使征集到,也因底价的定位约定而难以成交。自2004年开始,中、低档玉器渐渐充实市场,市场在消化藏者因鉴赏水平不足的缺憾同时,逐步改善了艺术市场真假交融的复杂环境,各地玉器中小型交流会也应时召开,使投资玉器的藏品淘换频率得以加快。但玉器投资热终究是在初热阶段,2005年春拍中的玉器拍卖,因不少中小拍卖公司在市场运作上仍不成熟,一定程度上拖累了玉器拍卖综合指数的上涨。如上海地区的不少拍卖公司,面对市场并不缺乏良好的购买群体,而拍卖行的玉器拍卖业绩却始终不太理想。究其原因,拍卖企业在征集拍品时,将民间交流红火的明清小件,作为拍品的主打拍品,而对自1999年到2003年之间,一直叫好的皇家御用玉器、精品明清玉雕作品,却因客观上难以征集,给予了战略上的放弃。然而,国内外大实力投资人往往偏好把更多的目光和资金,投向具有良好升值空间的精品和艺术品二级市场的重量级拍品上。拍卖市场是二级市场,是精品或高端艺术品产生拍卖业绩最佳的投资市场。这种特殊拍品升值潜力大、升温快,在国际大都市的重量级拍卖会上尤为明显。拍卖公司在没有解决自己的拍品,无论艺术品象、价格优势绝对好于民间供货渠道的明清玉器的前提下,尽管媒体为其再怎么空前绝后地造势,也不能使民间藏玉者放弃首选捡漏投机的心理初衷,在艺术品跳蚤市场和各种文物摊贩中,淘得比拍卖公司更便宜的东西。

  拍品“热”的表现形式,往往是通过一个艺术品大门类的热,来传递扩散热的想象空间。字画热的兴起,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证。2005年春拍玉器拍卖,虽然高古玉和明清玉在门类上局部呈现了小热的状态,但并没有再持续性出现引导消费的领军性品种。如明清玉器在何种器形、何种品种、何种工艺上,更具投资意义。这种投资倡导目前各家拍卖公司和新闻媒体,在这方面并没有下多大功夫宣传,拍卖价格作为投资晴雨表的作用。在玉器收藏上尚未形成事实。许多盲从的投资者在收藏热的感染下,在无从知晓何种玉器真正具有升值空间的情况下,出现了盲目收藏的现象。一些地区民间藏品交流会上,价格离谱的现象随处可见。最终导致一些拍卖公司外出征集难度增大,底价的协商认知度出现了较大的偏差。这种拍卖成交价低于民间市场交流价的情况,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的需求,而这一需求并没有真正被拍卖中介机构很好地捕捉和调控运作。

  拍卖公司征集玉器拍品,首先要对自己市场份额下的购买群体,作出相对可信的数据化的品味分析和需求预测,其次才是有针对性的征集拍品。拍品的卖点确定了成交前景的好坏。一件拍品没有卖点,即使都拍卖了,也出不了多大的效益和社会影响。即使差不多品相的玉牌挂件,因不同的拍卖公司的市场运作情况的不同,而成交价也差之许多。2005年北京翰海共拍卖614件玉器,其中成交397件,成交额2731.39万元,成交率64.66%,中国嘉德共101件,其中成交63件,成交额152.82万元,成交率62.38%,几乎同等的成交率,而成交金额的平均单件比就差了许多。这样实际为投资人、藏家提供了两种信息,一是如何选择合适的拍卖公司,为自己的委托拍品争取拍出好价;二是如何选择拍卖公司竞投到价廉物美的拍卖标的。前者是一个发展的机制在良性循环中运做,后者则存在捡漏的机会。所谓漏,在这里实际上就是拍卖方市场运作的疏忽。

  从上半年玉器拍卖的行情上看,高古玉的艺术品位依然是高,身价随着热点的蔓延,一定会更高。但毕竟传承有绪的高古玉其上拍数量太少。所以,在形成热点的初期阶段,明清玉器精品将作为热点的聚集重点,为投资人留下更大的追捧升值空间。藏家在看好艺术品市场投资前景的前提下,应少一些盲目性,多关注精品,重视有升值潜力的主打拍品,那么今年秋拍出现买家火爆参与的局面是预期可待的。
推荐关键字:拍卖 玉器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