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两本研究明清瓷器的经典
作者:穆青 2005-09-12 10:27:32来源:中华博物网
A-
A+
1999年初春,几位朋友约我到一位藏友家鉴赏他收藏的瓷器。进屋一看,只见架子上、柜子里、墙角、床下到处摆满了瓷器,主人对古陶瓷收藏的的热情可谓如火如荼。看完了满屋子良莠不齐、新旧参杂的瓷器,面对书架中琳琅满目、装帧精美的各种文物鉴赏、辨伪类图书,话题逐渐转到了鉴定知识和参考书目上。在座的几位藏友为了学习古陶瓷鉴定知识,不辞辛苦地逛书摊跑书店,见到新出版的相关书籍、图录就买,但买多了之后发现虽然书名各异,往往内容雷同,且收录的大多是一些只有博物馆或大型拍卖会上才能见到的官窑瓷器或宋、元名窑精品。这类文物数量稀少且价格昂贵,是一般收藏者所难以企及的,实用价值不大。更有一些受利益驱使的书商,借收藏热潮大量编印各种文物图录,这类书外表装潢精美,内容往往东拼西凑,错误百出,非但不能“开卷有益”,还容易误导读者。面对参差不齐且越出越多的文物类图书,朋友们提出请我帮忙推荐几本具有权威性和实用性的古陶瓷书籍。同时也希望我能根据目前一般古陶瓷爱好者的需要,编写一套专门介绍民窑瓷器的图录。
回顾自己20余年学习古陶瓷鉴定的经历,除了跑窑址、看实物,向老一辈鉴定专家求教外,翻阅专业文物杂志和阅读古今专著、图录是积累知识的重要途径。鉴于文物市场流通的瓷器主要以明清及民国时期为主,我重点向他们推荐了耿宝昌先生著《明清瓷器鉴定》和张浦生先生著《青花瓷器鉴定》。
《明清瓷器鉴定》(紫禁城出版社,1993年)是北京故宫博物院著名古陶瓷鉴定专家耿宝昌先生总结毕生鉴定经验撰写的古陶瓷鉴定学专著,该书内容博大精深,对明清两代官、民窑所有主要品种的时代特征、鉴定要点以及后世仿品与真品的区别等都做了详细准确的论述,是学习明清瓷器鉴定不可不读的权威性经典著作。我读《明清瓷器鉴定》始于1985年,当时由中国文物总店以内部教材形式编印,分为上、下两册。初读此书时,我的鉴定基础知识还很浅薄,上手看过的实物十分有限,读起来常常感到有些吃力。随着眼界的不断开阔和鉴定水平的增长,当一件件过手瓷器与书中的论述对上号时,我才体会到这本书蕴含的无穷魅力和超乎想象的丰富知识。该书的文体朴实无华,内容简洁明了,直切主题要害,一如先生智慧笃实、谦和严谨的为人。此书1993年由北京紫禁城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新版《明清瓷器鉴定》在某些章节增补了新的内容,并且增添了140余幅彩色图片。
《青花瓷器鉴定》(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是南京博物院著名古陶瓷鉴定专家张浦生先生的专著。张浦生先生师从著名陶瓷专家王志敏先生学习古陶瓷鉴定,几十年来致力于青花瓷研究,尤其对明代民窑青花瓷器有非常精深的研究心得。《青花瓷器鉴定》一书从青花起源谈起,对元、明、清青花瓷器的造型、纹饰、胎釉、工艺特征以及所用青料有详细阐述。此外,对明清官窑与民窑的关系、各个时代的特征、青花瓷的鉴定要素及明清青花瓷的主要区别等,作了精辟的论述。由于明清时期景德镇一直以生产青花瓷为主,因此该书是学习明清瓷器必不可少的工具书。
除了阅读名家著作外,经常翻阅一些内容真实可靠的文物图录也是开扩眼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例如广东省博物馆编印的《广东省博物馆藏陶瓷选》(文物出版社,1992年)、广州文物总店编印的《广州市文物总店藏品集》(岭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汪庆正先生主编的《青花釉里红》(两木出版社,1987年)、张浦生先生编写的《明代民窑青花瓷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铁源先生主编的《江西藏瓷全集》(朝华出版社,民国卷2004年出版,清代卷2005年出版,明代卷等将陆续出版)等。这些由文博单位或文物专家编写的文物图录资料来源可靠,器物的分期断代一般都由著名专家把关审阅,读者可以放心地将其作为标尺,在实践中仔细地与实物进行比较。
为了方便广大古陶瓷爱好者学习民窑瓷器,笔者1999年和2000年编写了两本介绍明清民窑瓷器的图录《清代民窑彩瓷》和《明代民窑青花》。收录的瓷器大多来自博物馆和文物商店,兼有少量私人藏品。《清代民窑彩瓷》(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1999年)收录顺治至宣统时期彩瓷400余件,各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及常见的一般作品都有收录,其中乾隆以后的作品占有一定的比例。《明代民窑青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0年)收录洪武至崇祯时期的青花瓷200余件,青花及单色釉标本100余件,还收录了有关元明民窑瓷器的论文6篇。这两本专门介绍民窑瓷器的图录,对于学习、鉴赏明清瓷器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回顾自己20余年学习古陶瓷鉴定的经历,除了跑窑址、看实物,向老一辈鉴定专家求教外,翻阅专业文物杂志和阅读古今专著、图录是积累知识的重要途径。鉴于文物市场流通的瓷器主要以明清及民国时期为主,我重点向他们推荐了耿宝昌先生著《明清瓷器鉴定》和张浦生先生著《青花瓷器鉴定》。
《明清瓷器鉴定》(紫禁城出版社,1993年)是北京故宫博物院著名古陶瓷鉴定专家耿宝昌先生总结毕生鉴定经验撰写的古陶瓷鉴定学专著,该书内容博大精深,对明清两代官、民窑所有主要品种的时代特征、鉴定要点以及后世仿品与真品的区别等都做了详细准确的论述,是学习明清瓷器鉴定不可不读的权威性经典著作。我读《明清瓷器鉴定》始于1985年,当时由中国文物总店以内部教材形式编印,分为上、下两册。初读此书时,我的鉴定基础知识还很浅薄,上手看过的实物十分有限,读起来常常感到有些吃力。随着眼界的不断开阔和鉴定水平的增长,当一件件过手瓷器与书中的论述对上号时,我才体会到这本书蕴含的无穷魅力和超乎想象的丰富知识。该书的文体朴实无华,内容简洁明了,直切主题要害,一如先生智慧笃实、谦和严谨的为人。此书1993年由北京紫禁城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新版《明清瓷器鉴定》在某些章节增补了新的内容,并且增添了140余幅彩色图片。
《青花瓷器鉴定》(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是南京博物院著名古陶瓷鉴定专家张浦生先生的专著。张浦生先生师从著名陶瓷专家王志敏先生学习古陶瓷鉴定,几十年来致力于青花瓷研究,尤其对明代民窑青花瓷器有非常精深的研究心得。《青花瓷器鉴定》一书从青花起源谈起,对元、明、清青花瓷器的造型、纹饰、胎釉、工艺特征以及所用青料有详细阐述。此外,对明清官窑与民窑的关系、各个时代的特征、青花瓷的鉴定要素及明清青花瓷的主要区别等,作了精辟的论述。由于明清时期景德镇一直以生产青花瓷为主,因此该书是学习明清瓷器必不可少的工具书。
除了阅读名家著作外,经常翻阅一些内容真实可靠的文物图录也是开扩眼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例如广东省博物馆编印的《广东省博物馆藏陶瓷选》(文物出版社,1992年)、广州文物总店编印的《广州市文物总店藏品集》(岭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汪庆正先生主编的《青花釉里红》(两木出版社,1987年)、张浦生先生编写的《明代民窑青花瓷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铁源先生主编的《江西藏瓷全集》(朝华出版社,民国卷2004年出版,清代卷2005年出版,明代卷等将陆续出版)等。这些由文博单位或文物专家编写的文物图录资料来源可靠,器物的分期断代一般都由著名专家把关审阅,读者可以放心地将其作为标尺,在实践中仔细地与实物进行比较。
为了方便广大古陶瓷爱好者学习民窑瓷器,笔者1999年和2000年编写了两本介绍明清民窑瓷器的图录《清代民窑彩瓷》和《明代民窑青花》。收录的瓷器大多来自博物馆和文物商店,兼有少量私人藏品。《清代民窑彩瓷》(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1999年)收录顺治至宣统时期彩瓷400余件,各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及常见的一般作品都有收录,其中乾隆以后的作品占有一定的比例。《明代民窑青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0年)收录洪武至崇祯时期的青花瓷200余件,青花及单色釉标本100余件,还收录了有关元明民窑瓷器的论文6篇。这两本专门介绍民窑瓷器的图录,对于学习、鉴赏明清瓷器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推荐关键字:投资指导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透视红木家具市场的红与黑2012-05-30
- 专家探讨艺术保险 "风险管理"概念引入中国2011-06-29
- 艺术品“股票”一个月净赚15倍 是否合法引争2011-03-22
- 投资红木 半年赚五成2010-08-18
- 炒股炒楼降温收藏趋热 藏品投资风险不容小觑2010-08-10
- 捡“漏”时的心理战(图)2005-05-31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