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玉料与古玉断代
2005-09-09 10:30:25来源:《中国商报·收藏拍卖导报》
A-
A+
根据每个时代所开发玉种的玉色来鉴定玉器的年代,不仅是鉴定古玉的一项基本功,而且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但遇到特殊的玉色或受沁变色的玉器,应借鉴玉器的器型、纹饰及刀工,综合分析,仔细辨别。
新石器时代的玉器用料,大都是变质岩中的蛇纹岩玉,一部分是含有阳起石的玉种。不同文化区域出现的玉器,所用玉料也各不相同。东北、内蒙古地区的红山文化玉器,所用玉料大都是蛇纹岩中的岫岩玉。山东地区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使用的玉料是一种近似于长石类的细石,玉质滑润细腻,基本无透明感。江浙地区的良渚文化、河姆渡文化,用料大都是透闪石和蛇纹岩玉。
商代玉器的用料相当广泛,主要品种有新疆的和阗玉、辽宁的岫岩玉、河南的南阳玉等。和阗玉大都为青玉,玉色发暗而有沁色;岫岩玉多数为牙黄色或呈鸡骨白色;南阳玉一般呈青色并具浅淡斑纹,近似环状,特征明显。
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用料,大都为昆仑系玉,极少部分为岫岩玉。玉色呈青白、青绿、青黄三种,基本上无白玉制品。岫岩玉常呈藕白色,略泛青黄。战国时期的玉器表面,大都有很强的玻璃光泽,似能反光,别具一格,特征明显。
汉代玉器则主要为新疆玉、岫岩玉,并有部分蓝田玉。新疆玉中的青玉、白玉作品多有苍旧之色;岫岩玉色泽较先前各时代丰富,但仍具苍旧之感;蓝田玉多用于制作大型玉璧,其色呈灰绿。汉代的佩饰及部分剑饰,用料大都为新疆的白玉,玉色浑噩苍旧,古气十足。
唐代玉器用料以白玉为主,部分是青玉,其玉器选料较先前朝代讲究,但加工不求玻璃光,亦不追求作品的温润感。然而,其作品有似旧非旧之韵。
宋代玉器以和阗白玉、青玉为主,很少一部分是独山玉。白玉作品的用料,许多是上等白玉,玉质温润,太阳光照射下似有五色晕韵,磨光较亮。一小部分白玉泛青灰之色,有苍旧之感。青玉作品多数带有苍旧之色,主要的色泽为青灰色、青碧色两种。独山玉用料甚少,色泽单一,所见的仅有牙色中杂赭色,玉质缺乏温润感。
辽、金、元时代的玉器用料大都为新疆和阗玉,其次是独山玉,一小部分为岫岩玉。和阗玉诸色皆有,但以白玉、青玉为主,玉色凝重暗沉。作品大都呈蜡样光泽,不具玻璃光,器型厚重,大都带有人为烤色。
明清两代玉器用料大致相同,主要以新疆玉为主,其次是独山玉和岫岩玉。明代的白玉一般白中泛黄或红色,青玉之色发暗,青白玉之色似有沁色之感。清代的白玉多数泛青、绿之色,青玉显得清澈无杂色。明清两代的独山玉、岫岩玉色彩丰富、色泽艳丽。而明清两代的碧玉基本相同:色淡者如绿草,色深者如蕉叶,色最深者漆黑如墨,并带有黑色斑点。
新石器时代的玉器用料,大都是变质岩中的蛇纹岩玉,一部分是含有阳起石的玉种。不同文化区域出现的玉器,所用玉料也各不相同。东北、内蒙古地区的红山文化玉器,所用玉料大都是蛇纹岩中的岫岩玉。山东地区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使用的玉料是一种近似于长石类的细石,玉质滑润细腻,基本无透明感。江浙地区的良渚文化、河姆渡文化,用料大都是透闪石和蛇纹岩玉。
商代玉器的用料相当广泛,主要品种有新疆的和阗玉、辽宁的岫岩玉、河南的南阳玉等。和阗玉大都为青玉,玉色发暗而有沁色;岫岩玉多数为牙黄色或呈鸡骨白色;南阳玉一般呈青色并具浅淡斑纹,近似环状,特征明显。
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用料,大都为昆仑系玉,极少部分为岫岩玉。玉色呈青白、青绿、青黄三种,基本上无白玉制品。岫岩玉常呈藕白色,略泛青黄。战国时期的玉器表面,大都有很强的玻璃光泽,似能反光,别具一格,特征明显。
汉代玉器则主要为新疆玉、岫岩玉,并有部分蓝田玉。新疆玉中的青玉、白玉作品多有苍旧之色;岫岩玉色泽较先前各时代丰富,但仍具苍旧之感;蓝田玉多用于制作大型玉璧,其色呈灰绿。汉代的佩饰及部分剑饰,用料大都为新疆的白玉,玉色浑噩苍旧,古气十足。
唐代玉器用料以白玉为主,部分是青玉,其玉器选料较先前朝代讲究,但加工不求玻璃光,亦不追求作品的温润感。然而,其作品有似旧非旧之韵。
宋代玉器以和阗白玉、青玉为主,很少一部分是独山玉。白玉作品的用料,许多是上等白玉,玉质温润,太阳光照射下似有五色晕韵,磨光较亮。一小部分白玉泛青灰之色,有苍旧之感。青玉作品多数带有苍旧之色,主要的色泽为青灰色、青碧色两种。独山玉用料甚少,色泽单一,所见的仅有牙色中杂赭色,玉质缺乏温润感。
辽、金、元时代的玉器用料大都为新疆和阗玉,其次是独山玉,一小部分为岫岩玉。和阗玉诸色皆有,但以白玉、青玉为主,玉色凝重暗沉。作品大都呈蜡样光泽,不具玻璃光,器型厚重,大都带有人为烤色。
明清两代玉器用料大致相同,主要以新疆玉为主,其次是独山玉和岫岩玉。明代的白玉一般白中泛黄或红色,青玉之色发暗,青白玉之色似有沁色之感。清代的白玉多数泛青、绿之色,青玉显得清澈无杂色。明清两代的独山玉、岫岩玉色彩丰富、色泽艳丽。而明清两代的碧玉基本相同:色淡者如绿草,色深者如蕉叶,色最深者漆黑如墨,并带有黑色斑点。
推荐关键字:杂项投资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从鼻烟壶看中国瓷杂的三个市场2012-05-14
- 珐琅器的真伪辨识2006-03-15
- 红酒投资回报仅次于石油2008-07-23
- 古代名片匣能当公文包2008-09-09
- 收藏陨石,追寻天外之痕2008-09-04
- 古董望远镜,德国货最棒2008-09-04
- 笔筒收藏要关注材质2008-08-25
- 国外古扇用料多珍奇2008-08-25
- 可乐易拉罐受到追捧2008-08-19
- 古董眼镜戴起来很新潮2008-08-19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