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赵庆伟告诉你什么叫淘宝

作者:徐欢 2005-09-01 09:21:09来源:《法制晚报》
A- A+
  小钱买中华宝藏物 大秤称大师亲笔稿

  赵庆伟拎着一杆清代的红木大秤在回收废品的货场边溜达着,一双小眼睛躲在一副小眼镜后面,仔细观察着那些堆满废品的三轮车,透着一股精明,下巴上一撮不规则的小胡子则显露出他的不羁。

  很多人认为他就是个收破烂的,他也丝毫不忌讳这种说法。“如果人们能把我收藏的‘破烂’好好保存下去,也是对祖宗及后人的一个交待。”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淘宝者。

  13岁争下自己的一居室

  1963年出生,属兔的赵庆伟绝对称得上是只“狡兔”,他从来就不是个循规蹈矩的人。

  聊起小时候的生活经历,他吸了口烟,再慢慢吐出,眼睛眯缝着,一副很得意的样子。他把自己对收藏品的敏锐、对于生意的精明,都归于遗传。

  他说,当年他父亲在参加抗美援朝时,就是因为在战场上机智勇敢,得了三等功,也因此到了北京。他认为这点儿聪明都遗传给了他。因为家里是满族镶黄旗的,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刻图章、手工制作,虽然没有人教过,却是无师自通。

  在军队大院中长大的他,没有因为父亲的严教而老老实实,反而是出了名的淘气包。十三四岁的时候,赵庆伟天天和家里吵闹,一定要有自己的房子。家里没办法,只好把一套3居室的楼房换成了一套两居室和一套一居室。虽然仍住在同一个大院里,但毕竟父母不可能天天盯着他了。

  高考三次 一次不如一

  1980年,赵庆伟考上了一所军事院校,但是他放弃了入学,骗家人说第二年考更好的大学。第二年赵庆伟只考上了一个中专,又因为学校就在母亲工作的单位里,避嫌的心理使他再次放弃了上学。第三年更是退步,只考上了一所技校,但这次赵庆伟却高高兴兴地去上学了。

  赵庆伟形容自己是一年一个台阶地倒退,别人向上走,他却一路从大学退到了技校。但是在技校里,他游刃有余,学习一直排名第一。此时的赵庆伟总结出了一条人生哲学:“人们往往努力往上,结果却经常显得力不从心,最终自暴自弃。但如果把目标定得比自己的能力低一些,完成起来则得心应手,能够发展得更顺利、更容易成功,而且还能够交上一群朋友。”

  当初他上初中时,学习成绩不错,但因为跟老师有矛盾,分快慢班时,就把他分到了慢班。起初他还很不开心,但后来发现,他是班里绝对的第一名,同学们也很崇拜他。考高中时,他是学校里考上重点中学的四个人之一。

  倒起邮票辞了职

  1985年,两年的技校学习结束,赵庆伟被分配到了北京椿树整流器厂当工人。没有想到的是,他工作完成得比师傅还好,于是,骨子里的反叛精神又冒了出来。他带领青年工人要求工厂废除师傅带徒弟的传统,用他自己的话说,最终取得划时代的胜利。

  在工厂工作了3年后,赵庆伟再次不安分起来。每天午休的时候,他喜欢去琉璃厂的旧书店看书,回厂的路上正好经过中国邮票总公司,他经常进去看看,再帮姐姐买点儿邮票。一来二去,赵庆伟认识了邮票公司的工作人员,有时外国人买邮票,他还帮忙做翻译。这时他突然发现,邮票这个东西是能够增值的,转一下手,就能赚很多钱。

  赵庆伟开始去月坛公园邮票市场观察,时间久了,也认识了倒邮票的人。有一天下着大雨,他在月坛公园附近打台球,卖邮票的人都挤进了台球厅,当时他身上正好带着刚刚结婚剩下的365元,于是他们把没卖出去的邮票卖给了他,并给了他两本中国邮票总公司的邮票目录,一再叮嘱他按着上面的标价卖就能赚钱。第二天,赵庆伟跑到琉璃厂铺了个地摊,没想到狠赚了一笔,比他在工厂的工资高多了,于是他毅然辞职。

  居然买到米开朗琪罗原作

  赵庆伟并没有以倒卖邮票为正业。1988年,他又进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读起书来,专业是“电子自控”。尽管一年中他上不了几节课,可每次考试他都能顺利通过。1989年下半年,他进入四通公司做工程师,那段时间,他要同时兼顾上班、上课、倒邮票三件事。

  1993年大学毕业后,赵庆伟以技术投资的名义与人合伙成立了康富集团。他形容说,合伙人是企鹅,个儿大、翅膀小,飞不起来;自己是海鸥,翅膀大、个儿小,两人合作后便成为了鹰,既个儿大,翅膀又硬,两人一起飞了起来。他把在公司赚的钱全都投入到了邮票市场,这时的他已经不是小打小闹了。

  1996年,他又为自己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收藏油画。为此,他买书、去美术馆、画廊,甚至出国参观画展,学习油画收藏知识。慢慢地,他收藏的作品越来越多,已经不限于油画。1998年,赵庆伟在哈尔滨一座大教堂的拆迁过程中,买到了一幅米开朗琪罗的浮雕原作。他查出这块浮雕是1502年米开朗琪罗为意大利朱利诺将军家制作的浮雕的小稿,这使他兴奋不已。

  3500公斤协和医院旧书700公斤商务印书馆文稿

  1999年的一天,赵庆伟到琉璃厂的荣兴艺廊办事。当时荣兴艺廊正在作内部整理,认识他的工作人员顺口问他要不要著名油画家艾中信的手稿,他曾经收藏过他的油画,便毫不犹豫地要了手稿。

  由此,他一发不可收拾。这一年他离开了合伙的公司,真正走上了“收破烂”的道路。他开始出没于各个机关部委、出版社、学校、医院、拆迁胡同,甚至废品货场周围和造纸厂,大量收购文稿、信件,以及各种旧货。

  2002年,赵庆伟买了一杆清代造的红木大秤,有1米多长,原本称粮食用的,被他用来称他收购来的东西。2004年7月,北京协和医院改造,有大量的清末时期的图书需要处理。赵庆伟在得到消息后,决定要得到这些图书。在经过与另外几个买家的竞争后,他终于以5元钱一公斤的价格全部收购。

  谈到这件事时,他依旧神采奕奕。他在大约5000公斤的东西中,整理出3500公斤图书,其中大量是有上百年历史的医学、哲学书籍,很多书籍还是当年海外医学机构捐赠的。

  在中国能够一次性发现这么大数量的专业书籍,是极其难得的,尤其有些书上有藏书票或者国外机构的公章,非常有价值。对于一个藏书家来说,这些书绝对称得上是数量巨大,而他只花了2万多元。后来,他把其中的1000多本书籍和一部分文献捐赠给了国家图书馆和首都图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书馆之一。2002年,商务印书馆开始搬迁,大量的文稿、书籍、信件、印版、插图、校对稿需要清理。赵庆伟意外得到了曾在商务印书馆工作过的动画大师万籁鸣画的插图,著名作家萧乾的信件,以及商务印书馆历年在所有媒体上的宣传广告、例会记录等等,他共收得文稿六七百公斤。从2002年一直到2004年的这次收购,赵庆伟收获颇丰,他说他得到了商务印书馆的发展历史。

  有人不在乎破烂但有的人却在乎

  时间久了,赵庆伟发现收购来的东西非常重要,保护文物的概念被放到了第一位。他实在不明白那么重要的文献资料或者文稿怎么就给扔了呢?保存好了是很有用处的,有些甚至能够成为研究中国以及中华民族发展史的重要资料。

  有一次,他从某出版社收购了一批东西,其中有大量著名画家为图书画的插图,他转手卖给了专门收藏这类东西的收藏家,竟卖出了三四百万元的价钱。他跟出版社的社长提起此事,希望他们能够保存好剩下的文稿,但那个社长仍然说这种东西没必要留着。赵庆伟感到痛心疾首。他现在不惜一切代价,哪怕卖了邮票和油画,也要抢救那些珍贵的文献和手稿。为此,他还给自己写了副对联,上联是:小钱能买买尽中华宝藏物;下联是:大秤能称称起大师亲笔稿;横批:秤心如意。

  赵庆伟对于自己的收藏品如数家珍,收购东西的重量、件数,他都记得非常准确。他甚至专门准备了一个厚厚的本子,上面记满了他每次收购的物品名称、件数、价格,以及出处。现在,他收购的东西已经堆满了五个仓库和两个标准集装箱,这还不够,他又把自己在所住小区开设的酒吧关了,也变成了仓库存放他的藏品。赵庆伟还向同住在这个小区的邻居普及收藏知识。赵庆伟说:“与其把赚来的钱花天酒地,不如做个收藏家,既是投资,更能够为保护祖宗的东西作点贡献。”经他点拨,小区里无论企业家还是影视歌星,都成了收藏家,他的“酒吧仓库”也成了小区里的收藏家俱乐部。

  赵庆伟现在正在进行收藏品的整理工作,令他庆幸的是,一群老专家义务为他收购来的手稿作统计整理,在他们眼中,那些东西都是无价之宝。赵庆伟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投入到收集与收藏中来,让更多有价值的东西保存下来。
推荐关键字:淘宝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