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厦门书画复制品市场潜力大 克隆并非全是赝品(图)
作者:林润 2005-08-20 14:19:55来源:《厦门晚报》
A-
A+
名家真迹难求又想收藏怎么办?买复制品也是一条途径,因为克隆并非全是赝品。业内人士称——
厦门书画复制品市场潜力大
宋小姐是狂热的书画追随者。前不久她邀朋友到家里欣赏新购的陈逸飞画作《深闺》。她的朋友很是惊讶,一幅巨作怎么突然出现在此?宋小姐笑着告诉朋友,这幅画作是她花5000多元购得的复制品。
书画收藏原本闻赝品色变,但是同为“假货”的复制品却意外得到宠爱,渐渐被一些思想前卫的市民纳入收藏夹。
不是简单的模仿
前不久,由日本二玄社制造的故宫书画复制品在北京开展,展会上的复制品售价高过万元,还得到一些名家的称赞。记者找到日本二玄社在福建的惟一代理商厦门旧雨今来轩画廊,总经理蓝兰女士说,他们经营的书画复制品挺有知音人。蓝兰认为,复制品的市场就在于真迹难求留下的空间。“大多名家的同题作品只有一幅,有些画即使你有钱也没地方买,复制的作品就能满足欣赏画作的需求。”
复制品虽然有别于真迹,但它的价格也不低。以日本二玄社的书画复制品为例,市场价现都在10000元以上,花同样的价钱可以买到当代小有名气书画作家的作品。据介绍,制作这些复制品可不是简简单单地大笔一挥就能出炉,而是要用上先进的摄影、印刷技术,把原作的色彩运用和神韵都完美再现。“复制品不是没有灵魂的,这就是它区别于赝品的主要特点。”
还有的复制品是经过画家本人“钦点”的。蓝兰介绍说,当代知名画家吴冠中和已故画家陈逸飞就允许自己教授的弟子复制自己的作品,并加以指点。有的画家还在复制品上面签名,以示作品经过自己的认可,这也使复制品的身价渐渐看涨。
可登大雅之堂
旧雨今来轩所售的复制品,最热闹的时候一个月就能卖出十多幅,其中不少客户就专门用来收藏。旧雨今来轩画廊的总经理蓝兰认为,厦门复制品市场潜力很大,市民有相当的经济实力和艺术欣赏水平。而与真迹相比,收藏书画复制品是一个低风险的投资。专家认为,书画复制品还不仅让人饱眼福,还能带来增值空间。复制品经过画家认可,并限量发行,且数量一般不会超过千幅。所以,在国内市场上,复制品的升值空间正渐渐提高。据称,书画复制品近年来也渐渐登上大雅之堂,现收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的王羲之的《快雪时晴贴》,也是一幅复制品。
福建收藏文化研究会理事曾志群说:“收藏复制品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的继承。自古以来就有通过高超的临摹手段传承举世名作的传统,如年代久远的名作肯定要经历战乱和人为的损害,最终可能消失殆尽。正是凭借名手描摹,这些名作才得以传诸于后世。”他认为,正是这种文化的继承作用使得复制品的精品具有收藏价值。
收藏之路漫漫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书画复制品收藏虽已经露出小角,但也遇上了一些难题。
“我不会经营复制品。”厦门书画院名家画廊何朋泽先生语气挺肯定。他说,自己的客户群普遍认为复制的不如真迹,假的不值钱。
除了一些书画爱好者不理解外,对艺术品很热衷的拍卖行对复制品似乎也没多少兴趣。厦门特拍的有关人士明确表示,他们目前没有经营复制品的想法,原因也是担心客户不喜欢。“我们的客户现在还没有这个要求,所以我们还是经营具有更高市场价值的真品。”
一位收藏界的人士说,制作仿真品并公开发行,是国际知名博物馆、艺术馆的惯例。在国外的不少博物馆和画廊,高档复制品和有限印刷品是一个很大的市场,而这个市场在中国还几乎是空白,这主要和不少市民对复制品的不信任有关,而且博物馆、画廊的技术水平也是一个限制,复制品收藏市场要长大,还有不少路要走。
记者 林润 实习生 吕鑫 摄影 黄晓珍
厦门书画复制品市场潜力大
宋小姐是狂热的书画追随者。前不久她邀朋友到家里欣赏新购的陈逸飞画作《深闺》。她的朋友很是惊讶,一幅巨作怎么突然出现在此?宋小姐笑着告诉朋友,这幅画作是她花5000多元购得的复制品。
书画收藏原本闻赝品色变,但是同为“假货”的复制品却意外得到宠爱,渐渐被一些思想前卫的市民纳入收藏夹。
不是简单的模仿
前不久,由日本二玄社制造的故宫书画复制品在北京开展,展会上的复制品售价高过万元,还得到一些名家的称赞。记者找到日本二玄社在福建的惟一代理商厦门旧雨今来轩画廊,总经理蓝兰女士说,他们经营的书画复制品挺有知音人。蓝兰认为,复制品的市场就在于真迹难求留下的空间。“大多名家的同题作品只有一幅,有些画即使你有钱也没地方买,复制的作品就能满足欣赏画作的需求。”
复制品虽然有别于真迹,但它的价格也不低。以日本二玄社的书画复制品为例,市场价现都在10000元以上,花同样的价钱可以买到当代小有名气书画作家的作品。据介绍,制作这些复制品可不是简简单单地大笔一挥就能出炉,而是要用上先进的摄影、印刷技术,把原作的色彩运用和神韵都完美再现。“复制品不是没有灵魂的,这就是它区别于赝品的主要特点。”
还有的复制品是经过画家本人“钦点”的。蓝兰介绍说,当代知名画家吴冠中和已故画家陈逸飞就允许自己教授的弟子复制自己的作品,并加以指点。有的画家还在复制品上面签名,以示作品经过自己的认可,这也使复制品的身价渐渐看涨。
可登大雅之堂
旧雨今来轩所售的复制品,最热闹的时候一个月就能卖出十多幅,其中不少客户就专门用来收藏。旧雨今来轩画廊的总经理蓝兰认为,厦门复制品市场潜力很大,市民有相当的经济实力和艺术欣赏水平。而与真迹相比,收藏书画复制品是一个低风险的投资。专家认为,书画复制品还不仅让人饱眼福,还能带来增值空间。复制品经过画家认可,并限量发行,且数量一般不会超过千幅。所以,在国内市场上,复制品的升值空间正渐渐提高。据称,书画复制品近年来也渐渐登上大雅之堂,现收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的王羲之的《快雪时晴贴》,也是一幅复制品。
福建收藏文化研究会理事曾志群说:“收藏复制品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的继承。自古以来就有通过高超的临摹手段传承举世名作的传统,如年代久远的名作肯定要经历战乱和人为的损害,最终可能消失殆尽。正是凭借名手描摹,这些名作才得以传诸于后世。”他认为,正是这种文化的继承作用使得复制品的精品具有收藏价值。
收藏之路漫漫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书画复制品收藏虽已经露出小角,但也遇上了一些难题。
“我不会经营复制品。”厦门书画院名家画廊何朋泽先生语气挺肯定。他说,自己的客户群普遍认为复制的不如真迹,假的不值钱。
除了一些书画爱好者不理解外,对艺术品很热衷的拍卖行对复制品似乎也没多少兴趣。厦门特拍的有关人士明确表示,他们目前没有经营复制品的想法,原因也是担心客户不喜欢。“我们的客户现在还没有这个要求,所以我们还是经营具有更高市场价值的真品。”
一位收藏界的人士说,制作仿真品并公开发行,是国际知名博物馆、艺术馆的惯例。在国外的不少博物馆和画廊,高档复制品和有限印刷品是一个很大的市场,而这个市场在中国还几乎是空白,这主要和不少市民对复制品的不信任有关,而且博物馆、画廊的技术水平也是一个限制,复制品收藏市场要长大,还有不少路要走。
记者 林润 实习生 吕鑫 摄影 黄晓珍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吉林省文物店向通化县博物馆捐赠唐代金碗复2019-11-28
- 来博物馆,看“高仿品”?2019-09-14
- 书画造假:千年难题仍难解2018-07-30
- 数字复制时代的架上雕塑2018-07-05
- 该不该用复制品替代文物?2017-10-20
- 变了味道的书画复制品2017-08-14
- 漫谈古书画复制艺术品的收藏价值2016-08-30
- Anthea Hamilton与Nicholas Byrne作品展2016-04-19
- 艺术复制品值得买吗?2016-02-22
- 对复制品的再认识2016-01-22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