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玩古玩 大众娱乐的方式

2005-08-19 11:09:00来源:四川美术学院
A- A+
  一本有关收藏的权威杂志统计,中国现有各类收藏协会、收藏市场近万家,各类专题和系列的收藏500多项,3千万收藏者热衷此道,约占人口的3%。收藏品市场交易额庞大,仅北京文物收藏品市场交易额一年就有11亿人民币,地下交易更是无法统计;成都作为第三大的古玩收藏市场,交易额不会比北京低多少。而全国每年文物艺术品拍卖成交额大约为10亿元人民币。
  
  人总有着怀旧情结
  
  记者在自贡、绵阳、广元等地认识一些收藏者,他们都说开始收藏并非目的很明确,仅仅出于怀旧。连环画收藏家刘影萍从小就喜爱连环画,当年她得到的奖励也是连环画。长大后,就特别想找回儿时的记忆。自己挣了工资于是便开始到旧书摊上去淘小时读过的“小人书”。一发不可收拾,收藏就成了她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一位自贡的藏友称,祖母的碧玉簪,都是他原先见过的,那时父母工作忙,由祖母带大,老人早已远去,他看到那些玉簪,就感到无比的亲切,于是他开始收藏玉簪。
  
  见物思情,怀旧之情油然而生。这些身边之物收藏起来,并不是简单的收藏,而是收藏了一份亲情,一段情缘。
  
  对古玩的热爱,归根到底是怀传统的文化旧。
  
  古玩能寄托一份感情
  
  有人说,如果你买了股票,债券,卖了之后,即使赚了钱,你也不会对于它有什么感情。省收藏家协会收藏家吴国先先生告诉记者:“你花10万元买一件古玩,把玩一段时间后,即使再以原价卖掉,也会觉得得到了许多,这就是古玩的魅力。”许多收藏爱好者都称,自己喜爱的藏品,一般都舍不得转让出去,但即使转让出去,还会重新寻找回比那件品相更好的同类藏品。看得出那些收藏者,他们在古玩的身上寄托了自己的一份情感。这也正是古玩的魅力。
  
  一位成都的老收藏家说,收藏爱好者越舍不得抛掉手中的古玩,这样买家的兴趣越大,古玩的价格也就上去了。
  
  古老而时尚成人游戏
  
  记者在成都送仙桥结识了一位有8年收藏历史的老朱,他称除了寄托情感,把玩古玩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件赏心乐事。干脆说“古玩是我成年后的玩具”。如今“玩”古玩的人谈起他的“宝贝”就像谈起他的老朋友一般:“你不但能了解他的家事,甚至也知道他的脾气秉性和兴趣爱好。他一说话,你就知道他来了。甚至他一咳嗽,你就知道是他。再熟一步,他不说话,你听到他的脚步声就知道是他。这就是在‘玩’了,就得有这种境界。”于时那些玩家,几乎只要能抽出时间,总是要去古玩市场,或玩友们习惯约定的地方。只要谁有了新收进的“宝”,都愿意一同分享其中的快乐。
  
  大众娱乐方式
  
  2002年10月28日新颁布的《文物保护法》允许文物收藏单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收藏的文物可以依法进行流通,使民间收藏达到空前的热潮。目前,收藏队伍中有部分老知识分子(或称文人雅士)、离退休老干部,他们的收藏心理取向,主要在于养生,但已经成为一种娱乐方式。
  
  近年来,各类介绍收藏的书籍、杂志、报纸订数一路上扬,网上的收藏类网站点击率日见人多,中央2套节目的“艺术品投资”、上海东方电视台的“我家有宝”、江苏电视台的“家有宝物”等专题栏目也成了玩家每日不可缺少的必修课。而出版物中还涌出小说《古街》等,大量的电视剧也涉及古玩行业,如《古玩虫》、《五月槐花香》等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
  
  一位绵阳的资深收藏家分析说,古玩的乐趣就在于真假难辨,真假永远像一个谜。古玩的奥秘就在于真中有假,假中有真,乐趣无穷。正因为有了真与假之分,这就为藏家提供了一个施展眼力、财力、胆力的博大又深奥的舞台,斗智斗勇斗眼的故事异常精彩,使它成为了今天许多人参与的大众娱乐方式。
推荐关键字:古玩收藏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