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港台古玩商涌入京城

2005-08-12 11:22:20来源:《竞报》
A- A+
  北京古玩商中的本地人比例从七八成降到了一半重要原因是近来———
  
  在北京的古玩商地域来源中,本地人过去占到百分之七八十,而今这个比例降低到了一半;使这一比例发生改变的主要因素是,近来外地尤其是香港和台湾的古玩商,纷纷涌到北京开店。这是昨天记者采访全国工商联古玩商会办公室副主任孙涛时得到的信息。
  
  在北京古玩市场商户地域成分多元化的背后,是古玩交易的火爆。并且,按照北京市规划,到2008年,北京古玩艺术品交易额力争达到40亿元,成为与纽约、香港并列的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
  
  看好北京行情 纷纷前来开店
  
  香港老板方锦辉,最近刚刚入驻古玩城新开张的“玉府金厅”,在其中开了一家玉器店。7月30日“玉府金厅”的开张,在海内外玉器交易界都是件大事。方锦辉告诉记者,自己到北京来做古玩生意,就是看好这边的市场。
  
  “肯定都是好东西,北京这边的人鉴别水平高,差的东西也不敢来。”记者听到,方锦辉在跟买家谈生意时总这么说。
  
  全国工商联古玩商会会长宋建文提示,“由于大陆经济形势比较好,这几年港台来的商户比较多。尤其是台湾人比较多”。他说,这与近年来文物回流的形势有关系。“过去是海外的文物比内地高,现在由于国内的市场行情看涨,出现了文物价格内地比海外高的趋势,这使得商户有了更大的利润空间。这也是很多港澳台的古玩商户青睐北京的一个原因。”
  
  台湾老板吴新枝原来在台湾做古玩生意,现在转移到了北京。
  
  “台湾市场已经饱和了。”他说。
  
  上海来的夏炜,看重的是北京的文化底蕴,“好的玉雕作品都在北京,买玉、识玉的人比较多。”他说。开业第一天,他把自己收藏的佳品———握莲背光观音拿出来展示,但表示“给天价也不卖”。
  
  北京古玩城总经理赵津生透露,“玉府金厅”开业三天,保守估计成交额已超过800万元,“要是算上订货,已经达到一千多万元了。”
  
  需求旺 新兴市场增多
  
  除了早已蜚声海内外的北京古玩城、潘家园、琉璃厂,北京还有几十家旧货、旧工艺品市场,其中很多都是新开的。像海淀区的福丽特古玩城、爱家国际收藏品市场,朝阳区的亮马收藏市场,宣武区的报国寺文化市场,崇文区的红桥市场,石景山的北方旧货交易市场,西城区什刹海畔的荷花市场等。可以说,这些市场已经遍布北京的各个方位。
  
  “新兴的市场虽然规模不大,但都不同程度地占有了一部分市场份额,这说明市场需求非常旺盛。”赵津生说。
  
  当记者想得到一个古玩交易的数量时,才得知,“古玩行里都是关起门来交易,没有账,就连缴税都是固定税额”。
  
  “虽然没有数字,可是这么多的人,这么多的货,你还看不出来吗?”被采访者往往这样反问。
  
  北京欲与香港比肩
  
  去年底,北京市文物局发布统计数据,全市各文物拍卖公司总计拍卖文物艺术品72834件套,比去年投拍量增加55.3%;年成交总额高达39.138亿元,同比增长239%。此前,2001年、2002年、2003年与上年的同比增长分别是38%、62%、21%。
  
  包括市文物局有关负责人、拍卖公司负责人在内,几乎所有熟悉北京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人都没有料到,市场增长如此之快。同时,39亿元的成交额已经使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为一项文化产业。
  
  根据《2004—2008年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北京将着力建设六大文化中心,其中的一项内容就是打造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同时,北京将在王府井步行街、西单商业街等繁华街区设立艺术家作品展示区;建设京城百工坊,形成国内最大的工艺美术品研发生产基地;以琉璃厂大街、南新华街为主体,建设琉璃厂文化产业园区;以地摊特色的潘家园旧货市场为中心,建设包括北京古玩城等在内的潘家园文化产业园区。
  
  “北京在大陆的古玩交易市场上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不过,要赶上并超过香港,还是需要一个过程。”宋建文说,其中的主要问题,北京古玩交易的市场规则有待于完善,而香港交易环境相对比较成熟。
  
  按照规划,到2008年,北京古玩艺术品交易额力争达到40亿元,成为与纽约、香港并列的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
  
  【京城古玩·人气】
  
  购买人气足 大批海外文物回流
  
  2004年以来,北京艺术品拍卖市场吸引了大量海外文物回流。有的公司一半以上文物都是从海外征集来的,回流文物的区域也扩大到了新加坡、日本和欧洲一些国家。“中国人有钱了,就把以前流失海外的文物买回来,这也是一种爱国行为。”赵津生说,仅北京古玩城,专门经营回流文物的商户就有20多家。
  
  收藏者日益强大的购买力,成为大批文物回流的重要原因。
  
  60多岁的河北人张先生做了半辈子古董生意,销售地一直是北京。现在,每到周末,他依然雷打不动地到潘家园旧货市场摆摊。他告诉记者,这几年,明显感觉到,搞收藏的人多起来了。
  
  “过去都是五六十岁的老人买,开铺子的买,内行人多,现在年轻人、外行人都进来了。他们有了钱,也想买。”他说。
  
  “收藏的前提是收藏家和老百姓兜里有‘银子’。”赵津生解释收藏热时,不忘加上这个说明。
  
  “现在很多女士也喜欢搞收藏。”一家专营翡翠的店铺营业员向记者介绍,来这里买货的多是年轻女性,其中30岁以上的女性最多。“人们生活水平高了,品位也高了。”她解释说。
  
  【京城古玩·摊位】
  
  古玩城摊位难求 转让价半年翻一番
  
  北京古玩城是亚洲最大的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在一间间豪华的店面前走过,很难想像,十几年前这里是一片荒地。
  
  “这里原本叫劲松旧货市场,是民间自发形成的一个古玩交易场所。”赵亮亲历了古玩城的成长过程,“1998年我来的时候,还有很多空摊位,四层还是大中音响呢。那时候招不来人,谁要想弄间房子很容易。”
  
  然而,形势发展之迅速,连古玩城的管理者们也有点喜出望外。2000年时,古玩城的摊位开始紧张,大中音响迁出。
  
  “现在,我们想办法把写字间都改成市场了,连一楼的男女厕所都改摊位了。”赵亮说,如果现在谁想要在这里找个摊位,简直太难了,“一间25平方米的摊位转让费已经达到58万元。而在去年,一间9平方米的摊位转让了18万元,当时老板还挺知足的,结果半年以后此摊位再易其主,转让费涨到了36万元。”
  
  记者被告知,目前古玩城已有古玩商、文物公司546家,而其白玉、刺绣、鼻烟壶、佛像等古玩艺术品的品质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是处于领先地位。
  
  2003年,北京古玩城“白玉精品厅”开业之后,曾在国际、国内和业内人士中起了轰动效应。这也引来了更多业内人士,都想利用这个平台提升自己。看到这种情况,有业内机构提出创办“玉府金厅”。这一消息刚传出,台湾、香港、澳门、新疆、上海、江苏、河南等40多商家和会员利用各种形式争先报名。
  
  面对摊位供不应求的形势,古玩城入驻门槛水涨船高。记者现场了解到,经营者要想入驻,必须:在白玉行业有连续三年经营经历,是中国白玉研究会会员单位,进场须有中国白玉研究会两名理事担保。最终,来自新疆、上海、香港、澳门等12家商户在竞争中胜出,获得了机会。
  
  【京城古玩·变化】
  
  古玩是没有柜台的交易。历史上,古玩行里买主和卖主之间不是柜台相隔,而是一杯清茶同几而坐。如今,这样独特的商业文化还在保持着。但是,也有很多方面已经发生了变化,从中明显折射出北京古玩交易的火爆。
  
  变化一———装修1平方米花1万元
  
  “以前的老古玩铺屋子里总是装得满满当当的,可现在,你去看,厅堂里空空荡荡,摆上几件东西,加上灯光,人一进去就会感觉到那东西的好。”赵亮说,这一两年店铺的设计装修正向艺术馆和博物馆的方向转变,“他们去国外看了,跟人家学来的经验。”另外,港台地区的商户也把他们的经验带了过来。在装修方面,商户的投入非常可观。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北京古玩城的东海水晶店20平方米的摊位投入了20万元进行装修,每平方米装修费合到1万元。
  
  变化二———博士择业古玩城
  
  “我们这里博士就有十几个,”赵津生告诉记者,现在从事古玩行业的人有着各种各样的背景,“有过去就做古玩生意的,也有从事过律师、医生、新闻工作的人转行的。”而其中,硕士、博士这样高学历的人早已不再罕见。
  
  “这个行业一旦干上就会入迷,因为它本身就是乐趣,看到新东西,结交新朋友,还能赚钱。”赵亮言语间多少有些羡慕,但他又说,“咱们感觉人家在赚钱,但人家早期有一个积累,这个行业对人的要求还是挺特殊的。”
  
  变化三———白玉15年涨价1500倍
  
  最大的变化还是古玩艺术品的价格。“长得飞快,一年一个价!”这是古玩行里共同的感受。不同门类的古玩艺术品价格增长的幅度也有不同,中国书画、古典家具等都在升值,有的一年翻了几番。
  
  长得最快的要算是白玉了,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白玉的价格比1990年上升了1500倍。一年的时间,前文提到的李先生因为买玉不大不小地赚了一把。去年他花一万九买了块桃形和田玉,今年一出手卖了5万多。
  
  “好东西价格一年翻一个跟头也不止。”他说。
推荐关键字:古玩市场行情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