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千年壁画走出唐墓

2005-08-10 11:41:18来源:《洛阳晚报》
A- A+
  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工作,洛阳市文物工作人员首次成功地将在新区翠云路建设工地考古发掘的两座唐代墓的壁画揭取下来,经加固后已将其安全运到洛阳古墓博物馆。文物专家反复研究后认定,该壁画为当时宫廷画师画的皇家“出行图”。
  
  古墓博物馆副馆长韩彦刚介绍说,根据出土墓志记载,这两座墓为唐睿宗李旦当皇帝前、做安国相王时两位孺人(夫人)唐氏和崔氏的墓。由于这两座墓的墓室、墓道埋得比较深,揭取壁画前,文物工作人员估计这座墓的壁画面积不会超过70平方米。可昨天经过仔细计算得知,两座墓出土的壁画近百平方米,几乎是此前我市已发掘的各个历史时期墓葬壁画面积的两倍,在国内唐墓发掘中也属罕见,是河南省壁画揭取规模最大的。
  
  韩彦刚说,唐氏墓壁画残留人物38个,墓道左壁起首为青龙,随后是一人、一马,紧跟其后是一人、一骆驼,墓室内有侍卫、武士和仆人等。右壁除了起头为白虎外,其他的和左侧的一样。白虎长5.4米,口吐长舌,爪踏祥云,呈凌空欲飞之态。马和骆驼肥硕强健,虎虎有生气。墓道西侧一个牵驼人头戴三角形软帽,应是当时典型的唐代服饰。崔氏墓壁画残留人物14个,墓道北段两侧一组人物保存完好。过洞两侧绘有两个门神,面目狰狞,均背三尺长剑,一手握剑柄,一手执剑鞘,呈拔剑出鞘状。
  
  专家介绍,青龙和白虎是皇家的标志,根据出土的壁画的人物、动物和其他物品的特点,这两座唐代墓壁画是当时皇家的“出行图”。
  
  两座唐代墓的壁画中人物众多,而面貌、服饰各不相同;壁画线条简洁流畅,由红、黑、黄等色组成,虽过千余年仍色彩绚丽,为我们了解唐代的政治、历史、绘画、服饰、葬俗等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形象资料。
  
  古墓博物馆馆长王爱文说, 揭取壁画必须遵循保持文物原貌和揭取工序可逆性的原则。要做到这两点,难度很大。洛阳以前揭取壁画都是聘请省外专家来实施,专家的工作费用每平方米超过万元,每平方米的工时差不多得一天。为了让精美壁画尽快“入住” 古墓博物馆,在详细研究两座唐墓的土质后,洛阳古墓博物馆决定啃下这块硬骨头,自己揭取。
  
  记者了解到,文物工作人员根据壁画的特点,对壁画进行分割,其中唐氏墓壁画被切割成33块,崔氏墓壁画被切割成19块,然后一块一块揭取。在对壁画进行保护处理后,工作人员把一种植物性陶胶刷在壁画上,然后蒙上棉布,准备进行最难的工序——揭取。该工序对工作人员下刀的力度和位置要求极高,既不能离壁画地仗层太远(附带泥土太多难剥离),也不能太近(铲刀会破坏壁画)。为此,文物工作人员在一面墙前练了一天铲刀的功夫。
  
  据介绍,经过修复后,这些壁画将会按照墓葬原样,进行保护性展出。
推荐关键字:古墓 考古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