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影响邮市做多的几大因素
作者:焦义智 2005-08-05 11:25:16来源:大江南收藏
A-
A+
经过长达八年的急跌慢挫,大多数的邮票已跌到甚至低于1991年或1997年行情大潮前的启动价格,投资机遇远远大于风险;近日,中国邮政改制的方案又通过国务院批准,传闻利好劲风频吹,尽管做多的言论甚嚣尘上,可是,邮人们入市人数仍然不多,许多商棚仍然关门停业,场内成交仍不活跃……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状、影响百姓做多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国内投资格局的变化造成了邮市投资竞争力的弱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及融资方式的多样,国民投资渠道(房地产、股市、期货、债券、汇市、其他收藏品及艺术品等)多了,这绝非是过去三次邮市大潮时所能比的。而每种投资渠道的产生,都将会分流本应流向邮市的资金。
从我国集邮发展的历史看,在1985、1991、1997年行情大潮前,都有低迷萧条期,但那时从整体上看,集邮事业处于上升、扩张期,集邮投资人数与日俱增,这有利于行情的启动;而自1998年以来,集邮事业发展已经过上个世纪高峰的拐点,步入下滑的通道直至现在,邮人的流失仍旧没有扼止,这使如今的做多就有了艰难的破冰期。一是上升扩张,一是下滑萎缩,这两者所含蕴的“势”不同,导致人心向背不同,表现在集邮投资,就是放弃或不敢做多。这绝不是以现在的邮票价位与当年相比高与低这一项指标所能衡量的。
从国家邮政的形象来说,过去三次大潮前给人们的印象,与现在的国家邮政截然不同,自香港回归金泊带折张发行后,国家邮政的形象如同江河落日,此后,不但没有得以修复,反而又通过限制纪特票的贴信使用、邮票不能上包裹、邮票不能用于特快专递、邮市投资股市化引起炒作新邮、公司扣押预订者新邮以到邮市高价放货、直至卖堆票,滥发邮品等,再次自毁形象,这使国家邮政的诚信尽失。在一个没有诚信、不讲诚信的市场投资,且多年是以国家邮政一家独赢而绝大多数投资者挨宰的市场投资,尽管投资机遇大显持显,要指望人们做多,除非亡命赌徒才不提心吊胆、再三掂量。
从国家邮政目前的现状来看,由于正忙于改制、今年的生产及集邮这块相比于其他物流、储蓄、普遍服务等,还算不上主要的,现时有点力不从心、无暇顾及;而和集邮创收有关的集邮公司则乘改制的混乱,不免打自己的小九九,见缝就钻地加紧放货,引起邮价再三震荡,甚至大盘下移,这使邮人们不得不有入市套牢的担忧,甚至抱有晚点入市还能捡到更便宜货的想法。
从传闻的利好来看,仅仅是传闻。没有具体落实,无异于一句玩话。即便是开始落实了,光一两条利好是不行的,此外还得需要有一个百姓消化、酝酿的过程。还有,中国邮政改制虽已获国务院批准,这的确是一大利好,百姓盼望的邮政政企分开终于有了眉目,但是,中国邮政的改制毕竟还处于刚刚放行的方案层次,且这一利好是宏观性的、整体性的,它只确定了邮市将向好的方面发展的方向性问题,真正和邮市行情直接相关的传言利好却没公布并付之实行,这不能不左右邮人们的行动。
从现存于社会上的邮资票品来说,虽说经过多年的消耗,再加近些年的销毁,已有不小数字的邮票被开除了集邮投资领域,但是,由于国家邮政的超发滥发,无论是百姓手里的还是国家邮政的,其总量远大于过去任何一次行情大潮启动前的总量,这意味着以后邮市向好,行情启动时所需资金将更多更大,这势必将百姓做多的努力花费更多。因为这些年来,个性化邮票的开发、普票及纪特票的加发滥印,其总量太庞大了。在消耗上,邮票却由于各地邮政局所的限制使用、邮资已付戳、邮资机的应用、手机、电话、互联网等现代化通讯工具的普及而大大减少了,而过了发行期的邮票国家邮政又不按时按量销毁,相对而言,积压的邮票总量还是多了。
从全国邮人的角度看,仅集邮人数由当年的2000万下降到现年的不足200万,由此可以看出邮人受到伤害的程度。各级公司的套钱行为,残酷的跳楼、割肉的结局,使数以万计的人们对邮市投资“十年怕井绳”,要恢复其信心并使之回归是艰难的,也是长期的。这些流失的邮人对场外投资者所起的集邮投资宣传是负面的,不利于圈外资金入场;而现时区区可数的邮人是只有经验教训、却没有多少金钱的穷棒子,炒作新邮都渐感气力不足,还能指望他们做多,托起邮市大盘吗?
而令人诟病的新邮投机炒作,也是妨碍人们进场投资的一个重要原因。社会上许多人懂邮票,却不懂投机炒作;懂投机炒作的,也许不懂邮票。不投机炒作,单纯投资,许多人又不愿意白做了投机方的牺牲品,这些都阻碍了人们做多。
国内投资格局的变化造成了邮市投资竞争力的弱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及融资方式的多样,国民投资渠道(房地产、股市、期货、债券、汇市、其他收藏品及艺术品等)多了,这绝非是过去三次邮市大潮时所能比的。而每种投资渠道的产生,都将会分流本应流向邮市的资金。
从我国集邮发展的历史看,在1985、1991、1997年行情大潮前,都有低迷萧条期,但那时从整体上看,集邮事业处于上升、扩张期,集邮投资人数与日俱增,这有利于行情的启动;而自1998年以来,集邮事业发展已经过上个世纪高峰的拐点,步入下滑的通道直至现在,邮人的流失仍旧没有扼止,这使如今的做多就有了艰难的破冰期。一是上升扩张,一是下滑萎缩,这两者所含蕴的“势”不同,导致人心向背不同,表现在集邮投资,就是放弃或不敢做多。这绝不是以现在的邮票价位与当年相比高与低这一项指标所能衡量的。
从国家邮政的形象来说,过去三次大潮前给人们的印象,与现在的国家邮政截然不同,自香港回归金泊带折张发行后,国家邮政的形象如同江河落日,此后,不但没有得以修复,反而又通过限制纪特票的贴信使用、邮票不能上包裹、邮票不能用于特快专递、邮市投资股市化引起炒作新邮、公司扣押预订者新邮以到邮市高价放货、直至卖堆票,滥发邮品等,再次自毁形象,这使国家邮政的诚信尽失。在一个没有诚信、不讲诚信的市场投资,且多年是以国家邮政一家独赢而绝大多数投资者挨宰的市场投资,尽管投资机遇大显持显,要指望人们做多,除非亡命赌徒才不提心吊胆、再三掂量。
从国家邮政目前的现状来看,由于正忙于改制、今年的生产及集邮这块相比于其他物流、储蓄、普遍服务等,还算不上主要的,现时有点力不从心、无暇顾及;而和集邮创收有关的集邮公司则乘改制的混乱,不免打自己的小九九,见缝就钻地加紧放货,引起邮价再三震荡,甚至大盘下移,这使邮人们不得不有入市套牢的担忧,甚至抱有晚点入市还能捡到更便宜货的想法。
从传闻的利好来看,仅仅是传闻。没有具体落实,无异于一句玩话。即便是开始落实了,光一两条利好是不行的,此外还得需要有一个百姓消化、酝酿的过程。还有,中国邮政改制虽已获国务院批准,这的确是一大利好,百姓盼望的邮政政企分开终于有了眉目,但是,中国邮政的改制毕竟还处于刚刚放行的方案层次,且这一利好是宏观性的、整体性的,它只确定了邮市将向好的方面发展的方向性问题,真正和邮市行情直接相关的传言利好却没公布并付之实行,这不能不左右邮人们的行动。
从现存于社会上的邮资票品来说,虽说经过多年的消耗,再加近些年的销毁,已有不小数字的邮票被开除了集邮投资领域,但是,由于国家邮政的超发滥发,无论是百姓手里的还是国家邮政的,其总量远大于过去任何一次行情大潮启动前的总量,这意味着以后邮市向好,行情启动时所需资金将更多更大,这势必将百姓做多的努力花费更多。因为这些年来,个性化邮票的开发、普票及纪特票的加发滥印,其总量太庞大了。在消耗上,邮票却由于各地邮政局所的限制使用、邮资已付戳、邮资机的应用、手机、电话、互联网等现代化通讯工具的普及而大大减少了,而过了发行期的邮票国家邮政又不按时按量销毁,相对而言,积压的邮票总量还是多了。
从全国邮人的角度看,仅集邮人数由当年的2000万下降到现年的不足200万,由此可以看出邮人受到伤害的程度。各级公司的套钱行为,残酷的跳楼、割肉的结局,使数以万计的人们对邮市投资“十年怕井绳”,要恢复其信心并使之回归是艰难的,也是长期的。这些流失的邮人对场外投资者所起的集邮投资宣传是负面的,不利于圈外资金入场;而现时区区可数的邮人是只有经验教训、却没有多少金钱的穷棒子,炒作新邮都渐感气力不足,还能指望他们做多,托起邮市大盘吗?
而令人诟病的新邮投机炒作,也是妨碍人们进场投资的一个重要原因。社会上许多人懂邮票,却不懂投机炒作;懂投机炒作的,也许不懂邮票。不投机炒作,单纯投资,许多人又不愿意白做了投机方的牺牲品,这些都阻碍了人们做多。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5476个幸运儿,印有“雅雅”“安安”的这份2022-07-01
- 程澄作品《福虎生威》邮票、明信片纪念册发2022-01-10
- 艺·展丨方寸之间,纪念邮票设计--郝军创作2021-09-18
- 梁明揭秘《福建土楼》邮票设计内幕2021-05-14
- 【保利拍卖 • 精品回顾】邮品钱币及名人信2021-02-19
- 【保利拍卖】俯首甘为孺子牛2021-02-07
- 工笔画名家联手西泠印社共创牛年个性化邮票2021-01-26
- 辛丑吉祥--程澄画牛欧洲邮票发行2021-01-13
- 中国艺术名家云山虎影--致敬逆行者主题邮票2020-08-13
-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艺术2020-08-13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