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4000年前玉器重庆露脸
2005-08-05 10:09:09来源:《重庆晨报》
A-
A+
玉器收藏爱好者大多认识红山玉器和良渚玉器,而对于中国古代另一种距今约4000年至3500年的齐家玉器却了解不多。近日,读者王女士就展示了其收藏的10多件齐家古玉。
五孔刀
王女士收藏有两把青玉和白玉五孔刀。
青玉五孔刀长468毫米,宽94毫米,厚4毫米。该玉刀有乳白色沁斑,刀背钻有五孔,为典型的齐家文化玉器。
而白玉五孔刀长404毫米,宽86毫米,刀背厚3毫米,刀刃厚1毫米。这把玉刀已出现钙化斑点,刀背上有五个圆孔,从厚度仅1毫米的刀刃不难看出其做工极其精细。
吴教授介绍说,在古代,玉刀一般作为礼器,它既是权力的象征,也是收割的象征。其形状大致有两种,一种就是王女士收藏的这种,为扁平的长方形,一侧为刀背,一侧为刀刃;另一种则做成了带柄的形状。就齐家玉器来说,不仅有五孔刀,还有三孔、七孔等。
今年4月,央视鉴宝栏目曾介绍过一把镶有绿松石的齐家五孔玉刀,专家估价为80万元。王女士收藏的青玉和白玉五孔刀,今年秋季将分别以15万和10万的底价亮相苏富比和翰海拍卖会。
兽面佩
王女士还收藏有两件兽面佩。
其中一件为饕餮纹兽面佩。这件兽面佩为白玉,高28毫米,上部宽46毫米,下部宽38毫米,厚19毫米。这件兽面佩大部分已经钙化,出现褐红色沁斑,整个纹饰流畅,刻兽面纹、云雷纹,上部有孔,为古人佩带物品。
另一件是绿松石兽面佩。这件兽面佩高23毫米,宽22毫米,厚11毫米,表面有黄褐色沁纹,刻兽面纹。
据一些资料介绍,齐家古玉在晚期大多数采用圆雕,并用兽面佩装饰,极其传神。
齐家古玉多数藏于民间
齐家文化存在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代早期,因首先发现于甘肃齐家坪遗址而得名。目前学术界基本确定齐家文化主要分布在甘、青境内的黄河沿岸及支流,宁夏南部、陕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
近年来,在成都、重庆、北京、呼和浩特等地的藏家和古玩店中,都发现了许多齐家玉器。
据专家介绍,一位藏家藏有齐家玉200余件,琮、璋、圭、璧、璜、钺、刀、凿、斧等品类齐全,仅各式玉琮就超过百件。有几件大琮的高度和直径均超过20厘米,重量超过10公斤,在同类器中少见。而另一藏家拥有的100多件齐家玉器中,有近20件嵌绿松石玉礼器和嵌绿松石人物雕像尚未公开露脸。其中雕像为圆雕裸身立像,有男有女,有的高十几厘米,有的超过30厘米,有的在人体各器官和胸部突出部位还嵌有绿松石。专家因此认为,齐家玉器比起红山、良渚玉器毫不逊色。
但与此同时,在齐家玉器的认识上,学术界仍有分歧。一些玉器专家将齐家玉归入“良渚玉器”、“龙山玉器”。甚至,还有个别博物馆工作人员将齐家玉精品斥为伪作。
王女士认为,之所以齐家古玉尚未得到更多人的注意,是由于以前考古经费短缺,齐家玉器的考古调查相对较少,导致认识不足。而事实上,一些民间有经济实力的人士已先期对齐家玉进行了大量收购。她一位叫仁厚的朋友,17年前就深入甘肃等地大量收购齐家玉器,目前藏品超过200件。
玉器市场还要低迷两年
一因国际需求不旺,二因仿品冲击
通过近期与北京、上海各大拍卖公司的接触,王女士认为,目前国内玉器市场正处于低迷阶段,估计两年内很难复兴。因此,现阶段投资玉器只能看中长期回报。
王女士分析,导致玉器投资低迷的主要原因,一是目前东南亚的买家疲软,国际需求不旺盛;二是目前国内上仿古玉器十分泛滥,鱼目混珠,再加上对古玉的鉴定仍有相当难度,冲击了市场。今年以来,北京、上海等各大拍卖公司,都已明确表示将减少玉器拍卖,这使得本来就冷的市场雪上加霜。
吴教授介绍说,上世纪90年代,一件玉杯在香港的拍卖价是250万元,而今年在北京拍卖市场,一件类似的藏品估价只有2.5-3万元,炒家被套牢的不在少数。目前国内外的拍卖行情是,国外炒瓷器,国内炒书画,而玉器市场却难见炒家身影。
王女士称,参照目前红山古玉的市价,齐家古玉的增值空间在20-30倍,但要实现这一增值,起码要2-3年以后。
齐家玉器个性鲜明
齐家玉器总体上可用“玉材上乘、品种多样、器形美观、制作精致、大气凝重”二十字来概括。具体而言就是:
■用材区别明显,玉礼器多选用本地优质玉材,并部分使用和田玉;兵器和饰品玉仅部分选用和田玉;工具玉主要采用甘肃、青海的本地玉。
■齐家文化玉器以工具类和礼器类居多。玉礼器形制巨大,如大玉琮、大玉璧、大玉璋、大玉圭、多孔大玉刀的尺寸,不少都超过已知同类礼器的尺寸。
■齐家玉的制作带有明显的作坊式生产。用玉不同工艺不尽相同,使得玉器造型和装饰更加美观、多样性和艺术化。
■齐家早期玉器,品种较单调,多素面无纹;晚期玉器,出现许多鸟、兽形图案和多孔扁平玉器。
■齐家玉琢磨精细,虽历经四千年之久,但皮壳、色沁仍十分漂亮,色泽变化十分丰富,给人以皮壳陈旧、包浆饱满、光泽静穆、色沁艳丽的视觉感。
五孔刀
王女士收藏有两把青玉和白玉五孔刀。
青玉五孔刀长468毫米,宽94毫米,厚4毫米。该玉刀有乳白色沁斑,刀背钻有五孔,为典型的齐家文化玉器。
而白玉五孔刀长404毫米,宽86毫米,刀背厚3毫米,刀刃厚1毫米。这把玉刀已出现钙化斑点,刀背上有五个圆孔,从厚度仅1毫米的刀刃不难看出其做工极其精细。
吴教授介绍说,在古代,玉刀一般作为礼器,它既是权力的象征,也是收割的象征。其形状大致有两种,一种就是王女士收藏的这种,为扁平的长方形,一侧为刀背,一侧为刀刃;另一种则做成了带柄的形状。就齐家玉器来说,不仅有五孔刀,还有三孔、七孔等。
今年4月,央视鉴宝栏目曾介绍过一把镶有绿松石的齐家五孔玉刀,专家估价为80万元。王女士收藏的青玉和白玉五孔刀,今年秋季将分别以15万和10万的底价亮相苏富比和翰海拍卖会。
兽面佩
王女士还收藏有两件兽面佩。
其中一件为饕餮纹兽面佩。这件兽面佩为白玉,高28毫米,上部宽46毫米,下部宽38毫米,厚19毫米。这件兽面佩大部分已经钙化,出现褐红色沁斑,整个纹饰流畅,刻兽面纹、云雷纹,上部有孔,为古人佩带物品。
另一件是绿松石兽面佩。这件兽面佩高23毫米,宽22毫米,厚11毫米,表面有黄褐色沁纹,刻兽面纹。
据一些资料介绍,齐家古玉在晚期大多数采用圆雕,并用兽面佩装饰,极其传神。
齐家古玉多数藏于民间
齐家文化存在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代早期,因首先发现于甘肃齐家坪遗址而得名。目前学术界基本确定齐家文化主要分布在甘、青境内的黄河沿岸及支流,宁夏南部、陕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
近年来,在成都、重庆、北京、呼和浩特等地的藏家和古玩店中,都发现了许多齐家玉器。
据专家介绍,一位藏家藏有齐家玉200余件,琮、璋、圭、璧、璜、钺、刀、凿、斧等品类齐全,仅各式玉琮就超过百件。有几件大琮的高度和直径均超过20厘米,重量超过10公斤,在同类器中少见。而另一藏家拥有的100多件齐家玉器中,有近20件嵌绿松石玉礼器和嵌绿松石人物雕像尚未公开露脸。其中雕像为圆雕裸身立像,有男有女,有的高十几厘米,有的超过30厘米,有的在人体各器官和胸部突出部位还嵌有绿松石。专家因此认为,齐家玉器比起红山、良渚玉器毫不逊色。
但与此同时,在齐家玉器的认识上,学术界仍有分歧。一些玉器专家将齐家玉归入“良渚玉器”、“龙山玉器”。甚至,还有个别博物馆工作人员将齐家玉精品斥为伪作。
王女士认为,之所以齐家古玉尚未得到更多人的注意,是由于以前考古经费短缺,齐家玉器的考古调查相对较少,导致认识不足。而事实上,一些民间有经济实力的人士已先期对齐家玉进行了大量收购。她一位叫仁厚的朋友,17年前就深入甘肃等地大量收购齐家玉器,目前藏品超过200件。
玉器市场还要低迷两年
一因国际需求不旺,二因仿品冲击
通过近期与北京、上海各大拍卖公司的接触,王女士认为,目前国内玉器市场正处于低迷阶段,估计两年内很难复兴。因此,现阶段投资玉器只能看中长期回报。
王女士分析,导致玉器投资低迷的主要原因,一是目前东南亚的买家疲软,国际需求不旺盛;二是目前国内上仿古玉器十分泛滥,鱼目混珠,再加上对古玉的鉴定仍有相当难度,冲击了市场。今年以来,北京、上海等各大拍卖公司,都已明确表示将减少玉器拍卖,这使得本来就冷的市场雪上加霜。
吴教授介绍说,上世纪90年代,一件玉杯在香港的拍卖价是250万元,而今年在北京拍卖市场,一件类似的藏品估价只有2.5-3万元,炒家被套牢的不在少数。目前国内外的拍卖行情是,国外炒瓷器,国内炒书画,而玉器市场却难见炒家身影。
王女士称,参照目前红山古玉的市价,齐家古玉的增值空间在20-30倍,但要实现这一增值,起码要2-3年以后。
齐家玉器个性鲜明
齐家玉器总体上可用“玉材上乘、品种多样、器形美观、制作精致、大气凝重”二十字来概括。具体而言就是:
■用材区别明显,玉礼器多选用本地优质玉材,并部分使用和田玉;兵器和饰品玉仅部分选用和田玉;工具玉主要采用甘肃、青海的本地玉。
■齐家文化玉器以工具类和礼器类居多。玉礼器形制巨大,如大玉琮、大玉璧、大玉璋、大玉圭、多孔大玉刀的尺寸,不少都超过已知同类礼器的尺寸。
■齐家玉的制作带有明显的作坊式生产。用玉不同工艺不尽相同,使得玉器造型和装饰更加美观、多样性和艺术化。
■齐家早期玉器,品种较单调,多素面无纹;晚期玉器,出现许多鸟、兽形图案和多孔扁平玉器。
■齐家玉琢磨精细,虽历经四千年之久,但皮壳、色沁仍十分漂亮,色泽变化十分丰富,给人以皮壳陈旧、包浆饱满、光泽静穆、色沁艳丽的视觉感。
推荐关键字:杂项投资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从鼻烟壶看中国瓷杂的三个市场2012-05-14
- 珐琅器的真伪辨识2006-03-15
- 红酒投资回报仅次于石油2008-07-23
- 古代名片匣能当公文包2008-09-09
- 收藏陨石,追寻天外之痕2008-09-04
- 古董望远镜,德国货最棒2008-09-04
- 笔筒收藏要关注材质2008-08-25
- 国外古扇用料多珍奇2008-08-25
- 可乐易拉罐受到追捧2008-08-19
- 古董眼镜戴起来很新潮2008-08-19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