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龙力游访谈(六):离渐入佳境不远了……
作者:王焕青 2005-08-04 16:41:48来源:《画室里的秘密》
A-
A+
六:离渐入佳境不远了……
W:会一路顺畅地画下去么?
L:90年以后,我从新加坡办完个展回来以后,我变化很大,首先对待作品的态度,也就是心开始变得平和了,对待作品也不那么急于求成了,画不完没关系,慢慢画,一直画到自己满意为止。
W:原因是什么?
L:原因也是偶然,我去新加坡办展,在新加坡一个月当中,一直思考一个问题,我画这么多的作品,最后能不能留住,能不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我反复思考这个问题,我又回来看我的画,结论是可怕的,一张没有。下一步我该怎么走?我就想回来以后,不急于画很多,不急于把面铺得太开,要把一件作品一直画彻底。回来以后,我是这样做的,比方说这个小画你可能有点印象(作品?),参加93年的中国油画双年展,从这张开始,后来又画了几张。但是那些作品还是不行。直到94年以后,画的《等待醉归丈夫的好力堡妇女》,那件作品出来,我觉得开始达到我预期的目标。
W:你的转折,实际上有了一个新的目标,这个目标是什么?
L:这个问题我刚才说的很清楚,我在看我的画的时候,50年以后,这个作品还能不能存在,还能不能被人认可?
W:是那方面的原因?
L:是一个综合因素,既有技巧方面的,也有色彩方面的,也有整体感染力的问题。我觉得一件作品,不在于画的如何细,也不在于画的如何粗。你说细,像凡·爱克,维米尔;但是像美国抽象大师马克·罗斯科,他就几个大的颜色,同样有感染力。德·库宁,还有波洛克。不在于细,不在于粗,在于作品的整体感染力,这是第一。第二作品本身的质量,这个质量不是跟细跟粗有关系,是画本身的质量问题。一耐看,要有回味,看完以后,让人难以忘怀,这是我要追求的。
W:你不是草率的人,在此之前那些画,不会不用心,你是说去新加坡那期间是一个顿悟,突然对画的品质有了不同和以往的看法,用这样的眼光看原来的作品,觉得很不够?
L:远远不够,它离我的目标太远,应该说现在我慢慢接近达到我的目标,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我终于看到自己登堂入室,离渐入佳境也不远了。
W:你平时在画画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L:平和的创作心态,这极为重要。应该说我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以后一直在用这个心态在控制油画,在进行创作,如果说我还曾经画过那么几张稍稍好一点的画,比如望远镜那张,即《好力堡的远方》,得了奖,也是在这种平和的创作心态下完成,不急于求成,以完成为目标,不以时间论,不计工本。
W:一张画完成对你是个什么概念?
L:对我个人的作品而言,我认为它第一是经得住推敲的,不管是画面上整体的意境,整体的感染力,整体的色调,还是整体的画风,是经得住推敲的。第二个是经得住细看的。因为我的手法决定了,我喜欢那种比较深入的手法,不管是空间还是色彩的,都喜欢像一个非常执着的能工巧匠在编织和深入的。我的作品事先没有一个既定的目标,我觉得这个时候可以收笔就收笔,如果觉得还不够,还得继续画。不够是指多方面,一个是细节可能不够,色彩不协调,造型、空间都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就得继续往下画,我的目标始终是模糊的,什么时候能完成,连我自己都不知道。可一旦完成以后,有的时候,我回过头来想,我怎么能画出这个样子?!居然是出乎意外的效果。
W:会一路顺畅地画下去么?
L:90年以后,我从新加坡办完个展回来以后,我变化很大,首先对待作品的态度,也就是心开始变得平和了,对待作品也不那么急于求成了,画不完没关系,慢慢画,一直画到自己满意为止。
W:原因是什么?
L:原因也是偶然,我去新加坡办展,在新加坡一个月当中,一直思考一个问题,我画这么多的作品,最后能不能留住,能不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我反复思考这个问题,我又回来看我的画,结论是可怕的,一张没有。下一步我该怎么走?我就想回来以后,不急于画很多,不急于把面铺得太开,要把一件作品一直画彻底。回来以后,我是这样做的,比方说这个小画你可能有点印象(作品?),参加93年的中国油画双年展,从这张开始,后来又画了几张。但是那些作品还是不行。直到94年以后,画的《等待醉归丈夫的好力堡妇女》,那件作品出来,我觉得开始达到我预期的目标。
W:你的转折,实际上有了一个新的目标,这个目标是什么?
L:这个问题我刚才说的很清楚,我在看我的画的时候,50年以后,这个作品还能不能存在,还能不能被人认可?
W:是那方面的原因?
L:是一个综合因素,既有技巧方面的,也有色彩方面的,也有整体感染力的问题。我觉得一件作品,不在于画的如何细,也不在于画的如何粗。你说细,像凡·爱克,维米尔;但是像美国抽象大师马克·罗斯科,他就几个大的颜色,同样有感染力。德·库宁,还有波洛克。不在于细,不在于粗,在于作品的整体感染力,这是第一。第二作品本身的质量,这个质量不是跟细跟粗有关系,是画本身的质量问题。一耐看,要有回味,看完以后,让人难以忘怀,这是我要追求的。
W:你不是草率的人,在此之前那些画,不会不用心,你是说去新加坡那期间是一个顿悟,突然对画的品质有了不同和以往的看法,用这样的眼光看原来的作品,觉得很不够?
L:远远不够,它离我的目标太远,应该说现在我慢慢接近达到我的目标,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我终于看到自己登堂入室,离渐入佳境也不远了。
W:你平时在画画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L:平和的创作心态,这极为重要。应该说我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以后一直在用这个心态在控制油画,在进行创作,如果说我还曾经画过那么几张稍稍好一点的画,比如望远镜那张,即《好力堡的远方》,得了奖,也是在这种平和的创作心态下完成,不急于求成,以完成为目标,不以时间论,不计工本。
W:一张画完成对你是个什么概念?
L:对我个人的作品而言,我认为它第一是经得住推敲的,不管是画面上整体的意境,整体的感染力,整体的色调,还是整体的画风,是经得住推敲的。第二个是经得住细看的。因为我的手法决定了,我喜欢那种比较深入的手法,不管是空间还是色彩的,都喜欢像一个非常执着的能工巧匠在编织和深入的。我的作品事先没有一个既定的目标,我觉得这个时候可以收笔就收笔,如果觉得还不够,还得继续画。不够是指多方面,一个是细节可能不够,色彩不协调,造型、空间都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就得继续往下画,我的目标始终是模糊的,什么时候能完成,连我自己都不知道。可一旦完成以后,有的时候,我回过头来想,我怎么能画出这个样子?!居然是出乎意外的效果。
推荐关键字:龙力游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龙力游:草原油画的惊人价值2013-12-26
- 2013中国写实画派九周年展参展艺术家——龙2013-11-12
- [快讯]保利香港春拍龙力游《1966-8-18》8002013-04-07
- 2011中国写实画派七周年展参展艺术家——龙2011-12-12
- 云中牧歌-名家邀请展即将开幕2011-11-29
- 王艺:评写实油画四位艺术家2011-11-23
- 85年前进中的青年美展 龙力游专访2010-08-30
- 纪录片《经典与不朽》成果发布及美术作品展2010-08-30
- “当代写实油画之路”中国写实画派2007年展2007-10-26
- “中国写实画派”之龙力游2005-03-03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