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涂鸦:从墙上到网上
作者:于萍 2005-08-03 16:02:39来源:艺术网
A-
A+
“如果你能卖瓶装水,那你什么都能卖。”这是斯坦福大学教授莱斯格在《免费文化》一书中对网络交易的大胆预测。但涂鸦也进入此列,还是让人缺乏心理准备。今年3月14日,纽约网站woostercollective.com开始了一场网络艺术展——“手机艺术画廊”。其中的展品,正是上传到网络的涂鸦作品照片。
woostercollective.com创办于2003年11月,收录了大量街头涂鸦作品和涂鸦画家的访谈。今年3月10日,站点开始提供手机下载涂鸦作品的服务,下载一幅作品的价钱是1.99美元,用作手机壁纸。其中11%的钱归涂鸦作者,12%用于公益,资助艾滋病患者,剩下的钱留作网站维护。
网站创立人马克·席勒并不忌讳谈钱。他说:“就像歌词作者可以从电台收取版税一样,这样做的目的也是帮助涂鸦画家寻找一种赚钱的手段。”涂鸦作品用于手机壁纸的创意并不是马克·席勒首创。2004年,诺基亚曾在美国为手机用户提供过免费下载涂鸦作品的活动,但这实在太小众了,并没引起涂鸦世界的注意。
oostercollective.com的下载服务似乎更具广泛性。马克·席勒介绍,自开通下载服务以来,每天下载人次近百;手机网络运营商AT&T,Cingular和T-Mobile均支持这项服务,借助三大运营商的全球网络覆盖,他们正在为全球的涂鸦爱好者提供服务。
woostercollective.com的新奇做法既没有广告支撑,也没有商业竞争,但马克·席勒说:“巨大的下载量背后,是涂鸦被全世界更多人接受和喜爱的事实。”
woostercollective.com收录的涂鸦画家大都对网站心存感激。自2003年创立以来,网站为来自全球的近150名涂鸦画家提供了作品展示和访问,其中包括70年代就叱咤涂鸦界的元老Dan Witz,美国著名街头艺术组织Faile等,这里成为涂鸦爱好者与画家的交流与共享的集散地。涂鸦画家M. De Feo已经通过在woostercollective.com展示作品,应邀去世界多国表演涂鸦。他说:“网络为涂鸦提供了一个传播的新渠道,几分钟内可以穿越世界,看到那头街边的一个志同道合者,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涂鸦像一切艺术形式一样,它的价值就在于传递新鲜的信息和想法,没人能在躺椅上创造艺术。”现在锦上添花的是,woostercollective.com又给涂鸦画家们带来了钱。
但也有不同的声音。70年代就在纽约涂鸦的Dan Witz现在是个油画家,他说:“我的油画总是干净清晰,它们是产品。如果有人看上了,我倍感幸运。但涂鸦不是。涂鸦是情绪的表达,我生活的另一个状态,如果涂鸦的时候要考虑钱,那它的精神就丧失了。”Dan Witz担心的是涂鸦为了成为人见人爱的手机壁纸,而变成技艺娴熟的浅薄之作。而涂鸦组织Faile的成员之一Patrick则认为涂鸦手机壁纸根本卖不了钱。“人们为什么要花钱从网上买那些可以自己拍到的涂鸦图像?我把作品放到网上,得到的乐趣肯定比钱多。”
更多的争论在于,网络对涂鸦来说真是好事吗?分享确实带来欣喜,却抹杀了街头感。Dan Witz讲述近30年的涂鸦感受:“涂鸦像个自由的玩笑,让我远离所有灰心丧气、力不从心,废话……没有责任感,没有期望,不知道下一刻发生什么,不用担心任何与颜料、弄脏的手和喷漆味道无关的东西。”而观看者,在路过涂鸦满布的墙时,也会有一刻的心领神会。网络却将喷画时的琐碎兴奋简化为一个键盘敲击,而屏幕上密密排列的涂鸦,还留有多少街头气氛呢?分享也让带边缘气质的涂鸦画家们担心,获取涂鸦如此容易,人们将会忘记它背后的精神。它这么时髦,以至于不时髦了。
woostercollective.com创办于2003年11月,收录了大量街头涂鸦作品和涂鸦画家的访谈。今年3月10日,站点开始提供手机下载涂鸦作品的服务,下载一幅作品的价钱是1.99美元,用作手机壁纸。其中11%的钱归涂鸦作者,12%用于公益,资助艾滋病患者,剩下的钱留作网站维护。
网站创立人马克·席勒并不忌讳谈钱。他说:“就像歌词作者可以从电台收取版税一样,这样做的目的也是帮助涂鸦画家寻找一种赚钱的手段。”涂鸦作品用于手机壁纸的创意并不是马克·席勒首创。2004年,诺基亚曾在美国为手机用户提供过免费下载涂鸦作品的活动,但这实在太小众了,并没引起涂鸦世界的注意。
oostercollective.com的下载服务似乎更具广泛性。马克·席勒介绍,自开通下载服务以来,每天下载人次近百;手机网络运营商AT&T,Cingular和T-Mobile均支持这项服务,借助三大运营商的全球网络覆盖,他们正在为全球的涂鸦爱好者提供服务。
woostercollective.com的新奇做法既没有广告支撑,也没有商业竞争,但马克·席勒说:“巨大的下载量背后,是涂鸦被全世界更多人接受和喜爱的事实。”
woostercollective.com收录的涂鸦画家大都对网站心存感激。自2003年创立以来,网站为来自全球的近150名涂鸦画家提供了作品展示和访问,其中包括70年代就叱咤涂鸦界的元老Dan Witz,美国著名街头艺术组织Faile等,这里成为涂鸦爱好者与画家的交流与共享的集散地。涂鸦画家M. De Feo已经通过在woostercollective.com展示作品,应邀去世界多国表演涂鸦。他说:“网络为涂鸦提供了一个传播的新渠道,几分钟内可以穿越世界,看到那头街边的一个志同道合者,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涂鸦像一切艺术形式一样,它的价值就在于传递新鲜的信息和想法,没人能在躺椅上创造艺术。”现在锦上添花的是,woostercollective.com又给涂鸦画家们带来了钱。
但也有不同的声音。70年代就在纽约涂鸦的Dan Witz现在是个油画家,他说:“我的油画总是干净清晰,它们是产品。如果有人看上了,我倍感幸运。但涂鸦不是。涂鸦是情绪的表达,我生活的另一个状态,如果涂鸦的时候要考虑钱,那它的精神就丧失了。”Dan Witz担心的是涂鸦为了成为人见人爱的手机壁纸,而变成技艺娴熟的浅薄之作。而涂鸦组织Faile的成员之一Patrick则认为涂鸦手机壁纸根本卖不了钱。“人们为什么要花钱从网上买那些可以自己拍到的涂鸦图像?我把作品放到网上,得到的乐趣肯定比钱多。”
更多的争论在于,网络对涂鸦来说真是好事吗?分享确实带来欣喜,却抹杀了街头感。Dan Witz讲述近30年的涂鸦感受:“涂鸦像个自由的玩笑,让我远离所有灰心丧气、力不从心,废话……没有责任感,没有期望,不知道下一刻发生什么,不用担心任何与颜料、弄脏的手和喷漆味道无关的东西。”而观看者,在路过涂鸦满布的墙时,也会有一刻的心领神会。网络却将喷画时的琐碎兴奋简化为一个键盘敲击,而屏幕上密密排列的涂鸦,还留有多少街头气氛呢?分享也让带边缘气质的涂鸦画家们担心,获取涂鸦如此容易,人们将会忘记它背后的精神。它这么时髦,以至于不时髦了。
推荐关键字:涂鸦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康耀南个展《涂鸦心世界》在流动美术馆总馆2021-11-14
- 成都地气 | 涂鸦作品个展2021-08-03
- 大白天敢在大裤衩眼皮底下涂鸦的人,他来了2021-05-12
- 华强北博物馆“万有引力,机从天降”艺术展2021-03-24
- 1982:涂鸦大师凯斯 · 哈林声名鹊起时2020-11-16
- 【雅昌快讯】你曾拍照打卡的M50涂鸦墙正在2020-09-10
- 【雅昌快讯】松艺术区推出陈轩荣个展“DO2020-09-05
- 【雅昌专稿】华中首秀!涂鸦艺术家Dezio带2020-07-16
- 【雅昌快讯】巴斯奎特罕见作品现身香港!厉2020-07-06
- 【雅昌专稿】山水治愈城市 林子楠新作亮相长2020-05-08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