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中国刀剑鉴赏概说--生产与制造(图)(3)

作者:许耀华 2005-07-20 15:20:58来源:《轻兵器》2002年 第九期
A- A+
  生产与制造

  我国在历朝代都拥有庞大的军队,人数通常在数十万之谱,隋炀帝在远征高丽的时候,就有一百多万兵员,要把这么庞大的部队武装起来,必须有大规模武器生产系统支应,因此设有专职机构,不仅由国家直属的机关制造兵器,还大力推出民间及地方的武器制造业。对工匠进行严格的规范与专业培训,在唐代规定刀匠的培训时间为二年,箭簇为一年。从汉代到明代我国不仅在数量上超越各国,而且在钢铁冶炼技术上也居领先地位。汉朝刀剑冶炼锻造技术已达成熟阶段,这种成熟的技术取决于一、开发1200度以上的高温炉,从而进行高温下的精炼。二、发明了鼓风炉能够在冶炼过程中持续提供充分的空气,始终维持炉内高温以达到精炼的效果。三、成功的运用煤炭,利用煤炭作为炼铁的原料可以迅速的获得高温效果,如果在八、九百度的环境下熔化,铁矿含碳就低,炼出来的质量太过柔软,通过加热将铁进行锻冶,去除杂质,提高含碳量增加铁的硬度。这种炼钢技术早在战国时代就已开始,到了汉代已经达到了成熟的地步。从实践中发现了来回折叠锻打可增加钢材的弹性,淬火可以加强硬度,于是有了"百炼钢"或"百劈刀"的用词。把加热的铁急剧冷却提高硬度的淬火技术早为中国人所掌握,并普遍采用这种热处理方式来提高刀具的硬度,尤其是刃口部位。在淬火处理过程中对于水温的控制与水质的挑选特别讲究,到了公元六世纪时除了水之外,有些还选用野兽的尿液或油脂作为淬火材质。铁经过淬火处理后虽然提高了硬度但是也变脆了,到了北宋开始采用冷煅法进行加工,随着提高了刀具的强度。
推荐关键字:古刀剑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