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央视国际:名家扇面搅动春拍

2005-07-12 10:49:38来源:央视国际
A- A+
  主持人:扇面绘画历史悠久,是中国画一种传统的装帧形式。由于扇面便于收藏、陈设,因此备受收藏家的重视。从2004年开始,国内书画市场扇面成交极为火爆,明代《书画合璧扇面》,以101.2万元,成为扇面拍卖中首件超百万元成交的拍品。随后,八大山人、恽寿平以及徐悲鸿的扇面作品,也纷纷超百万元人民币成交。在市场需求的带动下,大量明清时期名家创作的扇面,在今年春拍中登台亮相。

  扇面绘画统称为“扇画”,大致可包括团扇和折扇两种。近年来,在国内艺术品市场中,扇画的拍卖呈现出极为火暴的局面,继明代八名家的《书画合璧扇面》以101.2万元,首次突破百万元大关成交后,6帧元代人物团扇,更是以2420万元的高价,创下了扇画拍卖的成交记录。2005年6月,在市场热潮的带动下,一批明清时期名家创作的扇面开始进入市场,并将参加接下来的春季拍卖。这些精美扇面,曾是著名收藏家、绘画大师谢稚柳的旧藏。

  《收藏家》杂志社编辑部主任 唐吟方:这个扇面上的这个印章,显示它是(谢至柳)曾经就是当代的那个画家也是著名的收藏家(谢至柳)收藏过的这一批东西,因为它比较可贵,全部是金笺,而且它主要是集中了明代和清代一些主要的江南流域的主要的一些山水关卡。所以,还是非常难得,基本上代表作家都囊括在里面了。

  在我国的绘画史上,明清两代是一个创作繁荣、名家辈出的鼎盛时期。在明代的书画名家中,仇英、文徵明、沈周等人,都十分精于扇面绘画。到了清代,擅长扇面书画的艺术家,更是不乏其人。而从目前的拍卖行情来看,明清时期的扇面,近年来之所以备受藏家推崇。除了这时期的扇面用料考究、易于辨认外,宋元时期兴盛的团扇存世稀少,而起源于明初的折扇,存世数量较多,易于获得,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 徐书城:据我所知,最明以前,大概都是画在谭扇上,好像那个扇子最早是从明初开始的,而且是从朝鲜传进来的,然后呢,普遍比较流行的就在一些文人墨客之间,相互的馈赠,所以就兴起来了。所以现在看到的绝大多数的古代的东西都是明清的东西,它近代也是比较流行的。

  在近年来的艺术品市场中,明清名家扇面的成交,逐渐成为扇面市场的亮点。据统计,目前成交超百万元人民币的5件扇面拍品中,明清时期的作品就占了3件。明代的仇英、文征明、陈洪绶,清代的八大山人,被合称为“清六家”的“四王吴恽”等,均在扇面作品的拍卖中,创造了令人注目的成绩。

  主持人:虽然扇面的尺幅通常很小,但由于形制特殊、创作难度大,因此,从成交价格来看,书画家扇面作品的价格,往往高于尺幅相同的其他作品。

  前些年,在国内艺术品市场上,流行着一种按平方尺计价的计算方法。通常把一幅扇面,不论大小,都按一平方尺计价。近年来,由于明清名家扇面屡爆高价,很多名家扇面的成交价格,远远超出了作品的每平方尺的平均单价。2005年5月清代画家赵之谦以一幅名为《芙蓉》的作品,为自己赢得了每平方尺25.9万元的高价。然而这个价格与他33万元成交的扇面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 徐书城:我记得,拍卖行业刚开始的时候,一般的情况,那种小的都价格不高,但是现在,最近,尤其最近几年,这个价格慢慢上去,那它就更多的,很去从艺术性的角度,而不是仅仅从画的大小,尺幅的大小来论价。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这说明我们的藏家的水平是越来越提高了。

  不以尺幅论价格,已成为当今艺术品市场的共识。由于扇面形制特殊,所用材料多为色纸、金笺等,落墨、设色性能很难掌握,同时扇面绘画讲求视觉上的延伸感,咫尺千里、小中见大。因此,画家绘制时必须成竹在胸,而创作出的作品也往往别出心裁、精品迭出。

  《收藏家》杂志社编辑部主任 唐吟方:因为它也是一个有一个独立的构思,在画家付出劳动时候,它跟那个大幅作品实际上,就是投入的这个精力,构思是一样的。所以,好像现在用那个尺来,按照尺幅来衡量的话,这个在扇面上面,至少是不应该的,可能是不是那样的,不是那么一个情况。

  扇面绘画虽然尺幅不大,但由于其形制和绘画材料特殊,难于掌握,一般书画家对于扇画往往视若畏途,不敢随意渲染,因此仿品数量相对较少。而从目前的市场来看,尽管明清名家扇面不时出现高价位,但总体来看仍属低价位阶段。因此明清名家扇面在当今的艺术品市场上,更受普通收藏爱好者的喜爱和追捧。

  主持人:从目前的市场情况看,扇面已成为中国书画投资和收藏的一个新亮点。对于普通收藏爱好者来说,通过扇面的投资和收藏,不仅可以用相对较低的价格,收集历代名家作品,同时更可通过扇面的收藏,了解画家的绘画技法和作品风格,为今后投资其他的中国书画作品奠定基础。好,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关注近期艺术品市场的相关动态。

  陈逸飞成名作高价拍出:

  近日,在上海崇源拍卖公司举办的春季拍卖中,已故艺术家陈逸飞的成名作《大提琴手》,以550万元人民币成交。这是自国内春季拍卖开槌以来,陈逸飞作品第二次打破个人成交记录。

  北宋名家作品即将上拍:

  日前,中贸圣佳拍卖公司传来消息,北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作品《西园雅集图》和《丹霞访庞居士图》将于7月底上拍。其中,《西园雅集图》曾于2002年首次在拍场亮相,当时的成交价为506万元人民币。

  278件溥儒作品全部成交:

  近日在上海举办的一场溥儒作品专场拍卖中,上拍的278件作品全部成交,赢得满堂喝彩。据悉,这批作品的拍前估价为1300万元人民币。最终的成交价近2800万元人民币,超过估价1倍多。
推荐关键字:央视国际 扇面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