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解疑答惑 艺术家不厌其烦

作者:彭志强 郭广宇 2005-07-12 08:54:44来源:《成都商报》
A- A+
  随着王敬恒、余极、杨冕、廖海瑛、师进滇5位艺术家陆续来到现场,昨日下午3时,安静的世纪城2号展馆变得热闹起来。由本报与成都现代艺术馆主办的“世纪城·2005第二届成都双年展”昨日举行的艺术家与观众面对面互动答疑活动,引起众多观众参与,而平常难得一见的艺术家们也亲切地与观众零距离接触,不厌其烦给观众解读自己的作品。
  
  现场一:王敬恒坚持个人观点
  
  下午3时,年近八旬的老艺术家王敬恒拄着拐杖慢慢走到自己的参展国画作品《山水》前,由于耳朵有些背,王老聆听观众的提问有些困难,但只要观众有问题他都会耐心解答,而遇到有争议的难题,王老则坚持用自己的观点去诠释。“国画都是远山近水,你的风格是不是写实派的?”对此问题,王老很激动:“我不相信这世上有真正写实的国画,哪怕是摄影,不同角度效果也不同,我更愿意说这是写意。”
  
  现场二:豪爽余极照实回答
  
  余极这次的参展作品有《房内考》等4幅巨型图片,由于作品风格比较怪异,余极在现场吸引了众多观众发问。性情豪爽的余极也是来者不拒,哪怕一些尖锐的问题他也照实回答。“图片上的人物为什么老是重复啊,用不同的人物形象不是更有人生百态的感觉吗?”“比如一个歌星的歌曲,很多人去翻唱,这种重复就是力量。”“画这么多人,感觉没有主题,看不懂。”“其实我表现的就是人们匆忙的生活状态,画面上的人也不知道去何方,意义何在。”
  
  现场三:杨冕高论“标准”的危害
  
  杨冕在现场给观众讲解参展作品《上海建筑标准》时很认真。有趣的是他的作品在质疑建筑标准,同样观众也质问他的作品“存在败笔”。“你画的建筑物比较真实,但画面中间的红色横线显然多余,这有什么意义?”对此,杨冕笑说,其实画面中的红色横线是故意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表达一种对建筑标准的质疑。
  
  现场四:廖海瑛抒发浪漫情怀
  
  廖海瑛是昨日与观众互动的惟一一个女艺术家。她在雕塑作品《云中有些花》前给观众讲解,有观众问她为什么把云和花的颜色都用粉红色时,廖海瑛说:“我比较偏爱粉红色,跟人的内心很接近,有一种浪漫情怀。”
  
  现场五:师进滇另类说“记忆失重”
  
  很多人看了师进滇的装置作品《影子·视觉和记忆失重》,发问:“为什么用不锈钢丝来制作自行车?”师进滇另类地解释:“现代人生活压力比较大,不锈钢丝看上去比较轻、空灵,会给人一种轻松感觉。”
  
  又讯 今日下午3时,何多苓周春芽、赵能智、郭伟、罗发辉5位著名油画家将到世纪城2号展馆的油画与摄影区,为观众面对面解答疑问。
推荐关键字:成都双年展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