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刘铁梁忆启功:他首先是个伟人 其次才是大学者

2005-07-01 16:16:50来源:新浪文化
A- A+
  我今天早上是在厂甸参加一个会议的时候听说启功老人去世的消息的。大家都非常震惊和惋惜。

  我和启功老人二十多年前就认识了。他是我的老师钟敬文的朋友,比钟老年纪小一些,常往来谈论诗文、时闻旧事之类。我跟启老的私下交往并不多,但是启老的人品学问,却是让我景仰而且觉得可敬可亲的。

  1982年我在雍和宫作民俗调查,听里面的喇嘛说启功老师小时候是在这里注册过的,但是也没有正儿八经当喇嘛,算是挂名喇嘛吧。这算是他的一个典故。

  启老的国学渊源很深,人家说他是书法家,他也画画,也作诗,他的专业是做文献学研究的,既长于民俗,也长于经学典籍。他喜欢古代文学,对于中国古代散文有自己的一套研究心得,认为古代散文发展到后来,到了白话文阶段,就衰落了。他也研究红学,跟红学家们常有唱和。

  他做学问做得很活。他学历低,但是留心好学,终于富有成就。对于时事政治,对于社会文化生活,民富文化,他很有心,常常观察留意,并加以研究。他的古诗造诣很高,他以自己的创作来体现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在实践上作了表率。他的古体诗词非常生动,把古意和现实连接得非常好,诗词里面有他对于现实和历史的深刻思考。启功老人的《口述历史》里面,还有他和钟敬文老师聊天的话题里面,就体现出他在民俗、学问两方面的留心。他比钟老师小好多,对钟老师非常尊敬。这一点我的印象也是非常深刻的。

  启功老人给我最突出的感觉,就是 留心“人事”。老话有“处处留心皆须问”,他就是处处关心。他对待国家、民族、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关心,就体现在这些观察中。他在叙述个人遭遇的故事里面,溶含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所有的遭遇在里面,他对待历史的态度,不是一种个人恩怨式的态度,而是非常超然,非常达观,他从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角度、高度来看待自己的命运,确实能让人感受到他的宽厚情怀。

  启老不仅谦和、宽厚,对人也非常亲近。有一次,我从他门口过,看见他侄子,就谈了几句,怕打扰他,就没进去。过了几天他遇见我,就问我怎么不进去啊。这是一个非常有人情味的人。

  他有个爱好就是喝酒。有时候怕麻烦自己的侄子来照顾,也去食堂吃饭。有时大家一起吃饭聊天,他也坐着,听着,自己喝酒,不怎么说话。

  启老的去世,也可以说是脱离了他的病苦。

  应该说启功老人首先是一个伟人,其次才能说他是个大学者。他身上有很多传统人文气质的东西,他的人品学问,道德涵养,他的诗书画,他独到的鉴定眼光,还有传统士子的性情为人,都是无人能匹的。他属于老一辈学问家,涉猎既广又钻研极深,不像今天的学院派专家,只专一门而已,他在很多方面都是专的。这样国宝级的大师去了,他身上有很多东西是值得我们北师大来继承和发扬的。

  刘铁梁先生简介:

  现任北师大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
推荐关键字:启功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