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镜城一隅--关于朱尚熹井盖艺术系列

作者:冯博一 2005-06-27 13:59:18来源:未知
A- A+
  当代文化不是或不仅仅是成规范化的现实,不是或不仅仅是被长期延用的符号系统或既已存在的意识形态固定下来的观念和解释,而更多的是鲜活灵动的原初状态下人与自然协调一致的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同现代城市一样,是现代性的标志之一。这并不是说前现代的社会形态里,便没有日常生活,云云众生便不生老病死、饮食男女;恰恰相反,正是在现代社会里,柴米油盐的过日子本身才正式成为一个意义范畴和思辨对象。如果说前现代,尤其是农业手工业式的社会里,人们的日常生活常常被赋予神圣性或者浓厚的象征意义,亦即直接的感官生活被不断地转译成某种超验的意义和目的,那么现代城市文化则正是肯定日常生活的世俗性和不可减缩。日常生活,以至人生的分分秒秒,都应该而且必须成为现代人自我定义自我认识的一部分,如果不是全部的话。

  雕塑家朱尚熹选取了现代都市中具有公共性的现成品井盖作为媒介,以传统浮雕的样式再现、复制了庸常的现实人生和人的生存本相,正如鲁迅所说过的"如实描写,并无讳饰",从而对现实原生态和对大众生活的认同与欣赏,把艺术创作还原为一种民间行为,使艺术在告别古典传统的心灵关怀的同时,再次回到平民生存的现实需求层面上。这种将传统的雕塑方式与日常生活中的情节及随处可见的现成品拼合在一起,并切入到当代性表达之中的策略,无疑是睿智的。因为艺术当然需要创新,但什么叫创新?创新无非就是对传统艺术惯例的偏移。所以,一个优秀的富于创新意识的艺术家首先是对传统经典样式的尊重。也许在朱尚熹看来,只有传统雕塑样式的存在,并且得到其支撑,创新才会发生,也才会有价值。创新实际上是对传统的适度偏移,它才会被接受。对传统的适度偏移不但使观者感到新奇,而且由于有了"近距离"的传统样式的参照,创新之"新"才会被指认和定位。

  当下的艺术创作,以当代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经验为主题的作品成为许多艺术家的兴奋点。这是当代中国城市文化景观的一面镜子,也是当代中国人生活"实录"和情感写真。可以预计,在新世纪,这一集中的主题还会延续下去。当代生活的实况为艺术家提供了足够可利用的创作资源。也许,当代艺术获取观者广泛的认同与青睐,正是要用这种诗意化的手法雕塑出当代生存现状的真实面目。
推荐关键字: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