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中国传统雕塑课程介绍1

2016-02-02 09:50:11来源:艺术家提供
A- A+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综合材料部 蒋铁骊

  首先感谢西安美术学院能够创造这么好的一次学习机会,我个人有一种预感,我觉得在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的教学体系,今天的这个会应该会有非常大的发酵。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课程从一般道理来讲,和各位美术学院的考察路线可能是比较相象的,但是我们有一个和各位学校不一样的地方,我们非常少的国内三学期制的美术学院,三学期我们在五月份到七月份左右有一个非常短的学期,在雕塑系这个学期几乎专门用于传统雕塑的考察和相关的创作课程。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有12个老师,哪些人来上相关的这一类的课程呢?最初这些课程的安排是随机的,排课的老师不一定具有特别明确的针对性,但是随着时间和这么多年的积累,老师很自然的就沉淀出专门有兴趣、有能力也有个人追求的,专门针对这些点进行积累的某几位老师,他们个人的艺术实践和他所要带的这些课程之间会产生特别直接的联系,所以对于这一部分老师上这些课程是很自然的。因为他个人的研究体系和他的课程内容,甚至包括教学内容之间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产生这样的情况以后,这种老师在这种课程的积累上,上课的安排方式上,都有很强烈的个人痕迹。

  和各位不太一样的地方,我们在于除了传统的考察之外,传统的佛教石窟造像的考察之外,可能因为系里某些老师个人研究方向的原因,比如深入到某一项具体雕塑门类,比如说木雕的考察。甚至我们有老师有非常好的玉雕或者人文方面的雕塑,可以产生关联的这些课题,他带领学生上这些课程的时候,角度就会深入到具体的深入点上来。但是很遗憾,今天的PPT 里面没有体现出我今天提到的这些方面的东西,可能在制作环节更多的理解为是一种石窟考察的课程,如果有机会我会在更多的场合向各位同仁同行把我刚才提到的那一部分内容,在其他的场合补充给各位。

  课程概况和其他的美术学院基本上完全一样,我就不再赘述。课程要求、课程规划和其他美术学院的基本情况,因为我们在这些课程的设计上、目的上,在整个雕塑系这么多年教学的全国各美院方面,大家相互都是比较熟悉的,这些课程的基本情况是非常相像的。

  我们雕塑系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有自己专门的展厅,用来展示雕塑系自己学生的课程,很显然像传统雕塑的考察课程,是在我们雕塑系课程体系里非常特殊、非常有视觉效果和意义的课程,这些是必须必然在展厅里进行汇报的。汇报小的展厅不能和大的学院的美术馆比,但至少在我们自己的体系里,这个展厅是相关课程非常具有焦点意义的事情。

  这是我们上这门课程时候的常规考察线路,这个线路和各位美院的线路也高度重叠。严格的说我们这些线路的规划事先跟各位经常跑这类线路的同行之间都有过非常密切的沟通和咨询,甚至是帮助得到过更多的经常跑这些线路老师的规划,到了哪个点找什么接待的朋友,有很多其他院校的朋友提供出来的。

  对于我们这个学校来说,因为大量的生源是来自上海本地,所以学生的性格和很多方面的东西,跟外面学校的孩子性格是有区别的,上海孩子比较城市化、都市化,他个人学习方式的切入努力程度还是有一些区别啊的。但是这一类课程对于上海孩子来讲,跟别的美院比,他所充满的新奇感、刺激感和充满的冒险感,对于他个人学习经历的刺激和触动的感觉,明显要强烈于别的美术学院的同学。这种兴奋的程度,在别的美术学院的教学体系里可能他有很多的兴奋点比较多了,会有见多不怪的感觉,但是在上海学生心目中的兴奋程度难以形容。

  每一次课程都有展览,展览就要出相应的海报,他们就会主动的筹划展览,安排展览的相关琐碎的各种事情,他们会非常有热情的去做相关的工作。大家也能够看到我们这个展厅的条件和面积都非常的一般,但是我也提到,虽然很一般,但是在我们自己的教学生活里面,在我们自己的日常里是像一次小小的节日一样,在大家的记忆里非常有兴奋点的一个事情。刚才我也看了其他的美术学校在课程结束之后所创作的学生一些作品,显然我们自己的同学工作热情是很高的,但是作品的成熟度或者完成的完成感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也是非常努力的一个环节,也产生了在我们自己的教学体系里面比较有亮点的一些作品,至少在后一级的学生里,这种展览的作用不仅仅是他这一次看了什么东西,意义更在于通过这样不同的作品,慢慢在一个学校内部,在一个教学体系内部形成一种力量,对这类事情的重视,然后以不停积累的方式,由少变多,由小变大,慢慢渗透进他的情绪。因为在上海我们都知道,上海很多画廊,很多当代艺术的展览过于火爆、过于浮躁的东西会影响到学校的教学,会影响学生的日常阅读和关注,我们正在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去感染他。

  在总体的创作经验和其他美术学院的学生比有一些不足的前提下,我们的努力程度和认真程度至少在老师内部之间还是有共识的,这类的课程对我们的教学促进,不仅仅在传统领域,其实更多的是带来一种学校的风气,学生之间会形成的一种正面探索和触动。这些触动本身不仅仅在对学生层面来讲,每次代课的老师回来之后,老师之间相互的交流也会有很大的感染力,其实那段时间每次回来之后,系里之间的交流都会有很长一个阶段围绕这种话题进行很多的讨论。

  我相信在今天的会议结束之后,我会把这次所交流的很多资料拿回我们学校的时候,我还会面对全系的老师和学生,非常认真的向他们介绍,在这些环节上都做了哪些工作,做的如何深入和认真,有那么多的积累,积累当然是时间原因造成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在整个学习体系里,有那么多的人,有那么多其他院校的老师,做出了非常扎实的工作。我觉得这些东西对我们今后的影响一定是难以估量。

  谢谢大家!

推荐关键字: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