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人民日报》文艺部高级编辑邵建武 “媒体与拍卖互动”专题论坛(图)

2005-06-19 09:40:14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A- A+
  主持人:我们首先请《人民日报》文艺部高级编辑邵建武先生谈谈他的看法,邵先生在从事新闻业开始,就与《新华社》、《人民日报》报道拍卖的动向,所以他的题目是从大处着眼看问题。

  邵建武:刚才甘先生说我的题目是从大处着眼看问题,我先说件小事情。我们第一次在进行文物拍卖的时候,我们被公安抓了。我们在新华社进行采访,他们就换了请柬,他们后来换的时候,没有给我新的请柬。我就拿着旧的请柬,公安就查我,把我给扣了,让我拿出证件,我就拿出我的记者证。双方都很气愤,公安看我脾气比他大,后来还是让我进去了。媒体和拍卖行业的合作到现在为止经历了一些风雨,我今天非常荣幸地被中拍协邀请作为一个参与者。我和甘总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但我想说,全国拍卖公司订我们《人民日报》的很少,在我们《人民日报》上做广告的还要更少。

  寇勤:嘉德成立的广告在你们海外版做的。

  邵建武:我是国内的。我把你们看作是今后的客户,我来为大家服务。我身在的位置本来就是作为媒体讲话,肯定大的、小的都得说。我觉得十二年的辛勤耕耘,中国文物和艺术品拍卖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领域最富有活力的一片土地,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市场中最富有文化气息的一片土地。因此,我们可以说拍卖业得到媒体的关注是理所当然的。十二年的辛勤耕耘,中国文物和艺术品拍卖业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因此我们也可以说媒体对于拍卖业多年的关注是富有成效的。细说起来,媒体与拍卖公司的合作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值得肯定:

  一,有关拍卖,特别是有关文物与艺术品拍卖的法律法规建设一直得到了双方的重视;

  二,有关中国文物的保护,包括海外文物的回归,一直得到了双方的重视;

  三,有关中国拍卖业,特别是文物与艺术品拍卖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一直得到了媒体的重视;

  四,有关拍卖文物艺术品的宣传,特别是有关知识的普及,一直得到拍卖企业的重视;

  五,有关文物与艺术品拍卖收藏方面涉及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一直是双方的关注点。

  但是,在当代文化行进中,媒体以浩浩荡荡之势处在强势地位,文物与艺术品拍卖业以冲天之态,也处在强势地位,但双方的合作有先天发育不良与后天成长令人犹豫的地方。先说说先天发育不良,一个是整体缺失,既是影响拍卖业的巨大障碍,也是影响与媒体合作的一大障碍。整体缺失既包括拍卖公司对拍品的不力,也包括媒体对拍卖行业的监督不力。第二是媒体的心力不济。美术副刊也寥寥无几了,我不知道外地有没有美术副刊,我们现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有美术副刊。我们一个月才两个版,一年才24个版,我向很多美术单位提意见,新闻发布会早点开。为什么呢?你这个时候开,我们半个月以后才能见报。我没有版,其他的版都上不去。但是,昨天也吓我一跳,那么多的美术刊物、收藏刊物我都没有听说过。但是,这些风起云涌的刊物,有的是不着调,我们发行200万,我不知道在座的刊物有没有超过10万的,影响面主要是在专业界。而且社会与拍卖公司的部分媒体能不能担当社会良心的角色。我们是不重视,重视起来的话恐怕忍受不了。如果说拍卖公司在起步的头几年还有一些学术性的期盼的话,到如今我觉得反对见似乎茫茫。

  从后天成长看,有的体现我觉得有三方面:第一服务意识不强;第二公信程度偏低;第三,媒体和拍卖企业双方的合作都在小处着眼,急功近利。人们思想活动的差异性、变动性明显增强,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形态呈现的重要特征,为人们提供优质的信息和交流平台,确是保障人民的参与权,是媒体的责任所在,也是媒体与拍卖公司合作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谈不上合作。在这些方面有经验总结,但教训更多。就目前而言,通过拍卖业和媒体的合作,为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业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是公众特别是收藏爱好者树立一个正确的收藏观,不仅关乎文物与艺术品拍卖业的前途,也关乎国民素质的提高与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所以我们双方都要从大处着眼,所以我们也不在乎你们订不订《人民日报》,不在乎在不在我们那儿做广告,我们还会为你们服务。

  主持人:谢谢邵先生,真的是从大处着眼,剖析的也很微观,是拿着放大镜对我们行业解剖。

推荐关键字:艺术品拍卖国际论坛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