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印书馆即将推出陕西书法家微末《新开书千字文》
据悉,陕西师范大学文化学者、书法家微末新著《新楷书千字文》近期将由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这是商务印书馆自1897年建馆以来,为陕西首位书法家推出的首部关于书法的专业书籍。
《千字文》自问世至今,已有近一千五百年的历史。我们常见的历代书法《千字文》约八十余版本,楷书《千字文》约占三分之一,《千字文》之所以能流传下来成为不朽之作,和历代书法名家的书写不无关系。那么,微末的《新楷书千字文》和前人的楷书《千字文》版本有何不同?近日,凤凰陕西书画频道专程采访了商务印书馆负责微末《新楷书千字文》编辑出版的商务印书馆太原分馆主编李智初先生。
凤凰陕西书画频道:《新楷书千字文》是如何进入商务印书馆视野的?
李智初:多年前,偶然的机会,我读到微末的《书法原境论》。
读后,我记住了两点,一是《书法原境论》的作者名字——微末,很有些低调而儒雅的意味。二是或许我孤陋寡闻,第一次看到以文化人类学、视觉人类学为阐发基础,构建起来的一套颇为完备的探究解读中国书法艺术的理论体系,比如微末以 “文本原型”、“形式原型”、“原境论”等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关照,可谓新意频出。我并不清晰微末这样的以西方现代哲学思想来叙述中国书法艺术,其在 方法论方面是否合理,但我感佩他的学术勇气。
十多年后的这个春天,微末的新著《新楷书千字文》样稿出现在我的案头时,翻览之后,我知道这是微末完成《书法原境论》之后,坐冷板凳,历时十六载,从中国书法艺术的创作实践到他的理论 思索,构建起的一部集大成之作,我隐约感受到了《新楷书千字文》对中国书法艺术在当下的艺术生态环境下,有可能蕴含的具有标志性、导向性意义的学术力量与艺术魅力。
我作为商务印书馆的编辑,我觉得,我们商务印书馆需要的就是如微末这种对待学术、对待艺术始终保持着锐利掘进气魄的学者、艺术家。
(图 微末《新楷书千字文》(局部1))
凤凰陕西书画频道:据了解,商务印书馆很少出版有关于中国书法艺术的专题学术著作。况且学术出版物一般都不会是畅销书,商务印书馆这次推出这部《新楷书千字文》,出版他的意义在那里?
李智初:针对你的问题我谈一点,两层意思。
首先,商务印书馆对一本书是否出版,最为看重的是它在其所属领域的学术价值。微末的这部《新楷书千字文》在当代书法艺术创作实践和理论构建领域两个方面都具有着非同一般的学术价值。
第一,创作实践方面,他有可能是继元代赵孟頫之后,对中国书法艺术中楷书这一领域,少数几位颇具掘进力的艺术家之一。众所周知,楷书到赵孟頫之后,明清两代声誉不佳,成了“馆阁体”的 代名词,是一个书法艺术家了无个性、失去自我的标签,甚至从书法艺术的壁苑内沦入到了“工具”的范畴,颇显悲哀。而微末的“新楷书”显然是在扭转着近六百余年楷书的这一颓势,甚至可以说, 因为有了微末行楷书千字文的出现,它最低限度地告诉了我们,楷书与艺术创作的自由、与个性、与抒情性息息相关,由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因为微末《楷书新千字文》的出现,中国书法艺术楷书 领域有可能获得某种我们期待已久涅槃。
再一方面,《新楷书千字文》的学术价值还体现对南北朝以降至今,对楷书领域理论发展的再一次充盈。主要表现在来自微末对中国书法艺术楷书领域审美趋向的精准把握与理解的恢弘叙事。也因 此,拓展了楷书艺术的审美格局,通过技法,如“无正侧”式用笔等,将楷书的美学意义由过去的内敛、封闭式审美,逐步地迈向了开放式、具有多维度审美取向的“技近乎于道,道近乎于技”的艺术 境界。
综合上述两点,恐怕就是商务印书馆出版微末这部著作的核心意义所在吧。
(图 微末《新楷书千字文》(局部2))
凤凰陕西书画频道:请介绍一下《新楷书千字文》目前的编辑出版进展情况。
李智初:这本书的选题已经通过,我们的出版计划、营销方案已经初步拟定。作者正在对理论部分做最后的修改,很快交稿。这本书大概四个月后能正式与读者朋友们见面。
(图 微末《新楷书千字文》(局部3))
延伸阅读一
(图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成立于1897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现代出版机构,被誉为“学术出版的重镇”“工具书的王国”,在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享有盛誉。
延伸阅读二
(图 微末)
微末,文化学者,书法家。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