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2016当代艺术教育国际研讨会——湖北美院

2016-05-13 15:48:08来源:雅昌艺术网
A- A+

  徐文涛:

  油画系是湖北美院成立最早的系,在学校都是老大。现在系里面临的教学问题,我想很多和各个美院系里面的教学问题都是一样的。

  主要是我想一个是面临什么问题呢?有一部分学生还是有着对绘画的理想主义的情结,因为喜欢绘画过来的,但是很多一部分学生还是从应试教育里面过来的,所以说我们教育的受众体目前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第二个特点的变化,就是社会发展及艺术生态对于油画的变化有很大冲击,新媒体艺术、装置艺术出现对油画的传统地位产生了冲击,给学生的思想观念带来很大的变化。

  传统的油画系分四个工作室,和鲁美、央美、国美基本上一样的,第一个工作室是古典主义的工作室,第二个是写实主义的工作室,第三个是表现主义的工作室,第四个是现代规划为主的工作室。我想单从目前的发展来看,每一个工作室之间的差别是越来越趋同,感觉它们有不同的、明确的方向,但是现在这种趋同性越来越强了,有些工作室里面的老师原来可能觉得新进的年轻老师进来以后改变了他原来的一些想法,所以我们很难把他的发展方向明确。所以说我们现在也是大致的按照人数进行分配。

  三工作室是郭志善老师的表现主义绘画风格。后来他退休以后,后面的弟子顶上来以后,这个工作室节以写实的为主,他的工作室目前来看总是在一种变化之中的。

  我们发现学生经过一年级的基础训练到油画系以后,原来模式进入到各个工作室。但是就发展趋势来看,他们有两点让我们值得注意,第一个对工作室的概念,老师之间的风格不是很清楚,所以他直接进入了工作室之后,让他进行工作室的选择上是一种茫然的状态。另外他对艺术发展的脉络不是很清楚,我们学校往往对艺术室的介绍往往是停留在现代主义的早期部分,而对现代主义早期部分之后过渡到后现代这个部分艺术室的老师没有讲授这方面的课程,所以他们艺术脉络的发展是不完整的,所以进入到二年级阶段,主要是在理论上进行补课,加了很多艺术史脉络的课程。让四个工作室的老师和其他外地的老师进行短期的课程培训和训练,让他接触到不同老师和不同课的方式,每个老师不同风格都接触一些。经过二年级,我们叫做1+1+2,一年级基础课训练,到系里面再停留到系里面一个年纪,再二三年级进入工作室,进行了这样的小小的试验和改革。

  我想创作过程当中,创作应该分成两个字理解,一个创、一个作,在很多进行创作之前,基础训练阶段,很多的课程是一个作的过程,相对来说作就是一个技术和技巧的训练,基础的训练,而创是一个创造性的训练,一个创造思维的训练。我们创作课从基础阶段的训练转换到创作过程的训练,实际上重头在创作的部分。这之间的关系是想象力和执行力的问题,创是想象力问题,作是执行力的问题,创是灵感问题,作是制作问题,就是形式和内容的问题,应该把创作这个课从两个方向走。学生进入创作阶段首先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介入到创作的过程当中,它只能抓题材,就是我们说的是画室的问题。我想遇到这种问题解决办法解决给他找准一个位置和坐标,位置和坐标我想从一个横向和纵向定一个点。纵向来看,刚才说是一个美术史脉络的清理,不光是要找到古典的美术史,绘画艺术怎么从19世纪的具象艺术转到20世纪的现代艺术,这是截然相反的过程。像牟达器老师说有很多基础,19世纪以前的基础是透视、空间关系的基础,现代主义部分是一个平面化、媒体化、媒材化的基础,这两个基础不光不搭,甚至在历史脉络过程当中是相对的、相反的,所以说你要在学生中间把这个脉络理清楚。这个过去的节点是什么状况?现代主义部分怎么从现代主义颠覆时期到后现代的转换过程,怎么颠覆,形式和内容怎么变化,这是梳理过程当中一个纵向的脉络。

  另外是一个横向的脉络,就是必须跟学生介绍当前的艺术生态是怎样的。比如说美术馆制度、策展人、批评家、画廊机制、艺术生态等都要介绍给学生,不能说只是介绍给学生一个表面的技巧或者是技术,你要把整个横向的艺术生态是怎样的,艺术市场是怎样的,横向的坐标和纵向的坐标找准了以后,他进行创作的时候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准确的定位以后,就知道该怎么画、画任何东西像谁并不重要,而是要表达对当代社会的一种感知和认识,这是最重要的。如果在教学上进行铺垫和梳理的话,他很快就会画什么像什么,你必须要有对社会的认知,有对文化认知的态度。这是创作过程当中的一点体会。

  首先教育者应该是过程中培养学生,并不是只能画一个好画,而是如何用方法论掌握创作的方法。这样他可能走出去以后才有一个独立的判断,首先是一个自我的个体,这样才能进入一个好的创作方法上去,而不是说为了得一个奖或者是为了表面制造一个比较好的效果,一定要避免到这个误区里面去。

  邵亮:徐先生还有牟达器老师两位发言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教学如何推进,如何改革的问题。牟先生提到了传统东西如何向今天的教学过渡,过渡过程当中遇到了什么问题,现在的学生问题在哪里,困境在哪里,他们尝试着做了怎样的改变。现在生源和他们对于教学知识的理解的问题,也包括了观念和技术的一种改变的问题,也包括提到了像创作方面,技术和方法之间的关系问题。重要的不是教学生怎样画出某个特定的好的效果,而是要引导他们如何掌握更加恰当的创作方法。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