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四川旺苍惊现“巴人古堡”

谜团有待破解

2005-06-13 10:35:58来源:《华西都市报》
A- A+
  自去年11月文物专家在四川旺苍县东河镇长滩村二社一大石山绝壁发现巴人洞后,6月11日,文物专家在该县化龙乡化龙村三组进行文物普查时,又在一悬崖上发现巴人古堡,并在该古堡发现了3幅壁画。

  在现场,只见在化龙村三组一叫洞子崖的绝壁上,有一座用坚硬的白绵石砌成的长约150余米、高约10米的古堡,古堡崖层为顶,遮风避雨,当地百姓称其为蛮洞堡。由于地处绝壁,入堡之路非常艰难,很少有人上去过。

  在当地人带领下,穿过了一道仅可容一人经过的石缝,就看到了古堡的洞门。若上面有人把守,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进入洞门要爬5米高的石壁,上有一溜仅可一人站脚的小凹供人攀爬。

  古堡分3厅,每厅间有一个一米左右的台阶,前厅到中厅有宽约2米、长约10米的过道。古堡用石条砌成,大的约2吨,小的1吨左右,并建有规则的望孔。古堡内非常开阔,设有火塘、神龛、石台,中厅还有窗户。

  在古堡门口,发现了3幅线条粗犷的壁画,一幅马的图案清晰可辨。另两幅是鹿,口中含有一支莲花样的东西,古堡里有人居住过的明显痕迹。

  广元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文物专家杨荣生说:“这些古堡可能是巴人的祖先修建的!”他说,“据史书记载,巴人与楚人交战,战败后,最后一支人马顺着大巴山而来。他们有的凿穴而居,有的修建古堡防御敌人,这古堡,或许就是这支巴人修建的。”

  杨荣生说,就其特点来看,这个古堡是防御性城堡,其地势非常险要,处处突出易守难攻的特点。门上的马、鹿等壁画,是巴人祈祷出入平安之意。在此居住的可能是巴人的一个部族。前厅门口的石壁上,有守卫居住的石洞,如遇敌情,在里敲击就会发出隆隆的声音,堡内的族人就可做好迎敌准备。这种声音由岩壁回声重叠发出,修建极具科学性,令人赞叹。

  杨荣生说,这些古堡等级分明,前厅可能是守卫人员和普通巴人的居处,中厅有窗户,有火塘和神龛、石台等,应是部族首领议事的地方。中厅和后厅被隔成前后的套间,应是部族首领的卧室。他说,当年这些巴人从楚地跋涉千里来到这里繁衍生息,带来了中原先进的冶炼技术,修建了如此壮观的巴人古堡,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次西部大开发。

  古堡里居住的真是巴人?翻遍旺苍县的文献,仅有《化龙乡志》上有“蛮洞堡”的记载。从古堡的大小来看,这里居住的人数应当不少,然而,这么大的一个群体却未留下任何记录就悄然消失,这是为什么呢?建堡的石条大的重达2吨,古人是如何搬上陡峭的峭壁的?杨荣生感叹:“这真是一个难解之谜!”
推荐关键字:古堡 考古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