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王端廷:艺术家15年来变化的动因值得探讨

2016-05-19 13:35:42来源:雅昌艺术网
A- A+

王端廷发言

  王端廷:今天我们国家当代艺术界看起来还是非常活跃的,活跃的标志是展览很多。但是展览虽然很多,让人们记住的展览还是有限的。舒可文老师用连续15年时间作了三个展览,这三个展览是同一个名字组成,展出同样的艺术家,记录了这四位艺术家实际上15年以来的创作状态。刚才杨茂源说时间轴的概念,是从时间轴上展现15年以来艺术家的创作,在这个故事的背后它的原因是什么?这些艺术家15年来变化的动因是什么我们值得探讨。

  我经历过八五新潮,八五新潮到今年已经30年了。我把这30年大致分为两个时期,新世纪以前的15年和新世纪以后的15年。在我看来这30年构成一个完整的曲线,这个曲线就是从低到高,从高到低,形成了一个波峰。新世纪之前的中国当代艺术,也是在座四位参展艺术家经历的,是他们的青春时期,也是他们个人艺术生命比较蓬勃的一个状态。

  中国当代艺术整体新世纪以来实际上是越来越趋向于衰落的状态,至少中国当代艺术从最初的英雄叙事、宏大叙事、社会叙事,现在转成了微观的个人叙事,这是大趋势。八五新潮可以说那时候产生了很伟大的艺术家,很伟大的作品,但是在新世纪以来越来越衰落,大艺术家不再有大作品,也没有产生和八五新潮英雄式的艺术家。我们看看85后和90后的艺术家,艺术从高大上的神圣状态走到日常生活状态,也许是艺术的必然或者是必要,但是在我看来,中国当代艺术从一种希望蓬勃的状慢慢的走向失望乃至绝望的状态,我不知道这些艺术家有什么感触。

  这些艺术家的艺术成熟都是在新世纪之前,实际上他们现在是延续了他们以前的风格。比如说方力钧九十年代那样一种作品,非常有震撼力和影响力,而现在已经成微观化的状态。这个我相信有个人的心理原因,有社会政治的原因,包括艺术市场的原因,我相信探讨这个原因是有意义,或许这些艺术家的变化也是中国整个当代艺术变化的标本,或者说从他们个人的变化里面能看出中国当代社会变化的内在。我觉得这个展览在这个角度上是有意义的,观察艺术家是怎么变化的。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