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陶瓷彩色瓷”雍正斗彩
斗彩瓷创烧于明宣德年间,是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结合的一种瓷器装饰品种。“斗彩”这一名称最早出现于清中期的《南窑笔记》:“成、正、嘉、万俱有斗彩、五彩、填彩三种。”在明代彩瓷中,以成化斗彩成就最为辉煌。明中期后斗彩瓷工艺日渐式微,逐渐衰落,直到清代康熙时期又获得了新生。清代斗彩工艺一改成化斗彩的“叶无反侧,四季单衣”的风格,绘画更为精细,图案性也较强。康、雍、乾的官窑有不少精品斗彩瓷产出,其中以雍正斗彩成就最为突出。当时瓷器的烧制颇受政府重视,不但有年希尧、唐英等一批得力的督陶官倾力监督,雍正皇帝本人更是经常亲自过问,最终促成了我国斗彩工艺史上的第二个高峰。
上图所示的大清雍正年制款斗彩龙凤纹碗现展于铭沪文物销售平台,此碗撇口,深腹斜削,圈足,器身斗彩绘龙凤纹,绘画细腻生动,画笔工整细致,色彩运用红浓绿艳,所绘皆栩栩如生,纹饰寓意吉祥,斗彩工艺复杂,底款双圈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书,器形周正,线条优美,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雍正斗彩在纹饰布局、色彩配合和填彩工艺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突破了以往单纯的釉下青花和釉上五彩相结合的传统工艺,将粉彩与釉下青花相结合,使斗彩变得更加清雅秀丽。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