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中国国家馆正式亮相 第51届威尼斯双年展预展
作者:韦嘉 汪锡卿 2005-06-11 10:25:23来源:《东方早报》
A-
A+
第51届威尼斯双年展将于6月12日正式开幕,当地时间6月9日开始了面对艺术界人士和媒体的预展。首次真正进入威尼斯双年展的中国国家馆也在同日开馆。
每届威尼斯双年展都会在预展第二天宣布一系列奖项,包括当代艺术贡献金狮奖、35岁以下青年艺术家、国家馆奖等。对于首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中国国家馆是否能得奖现在还在猜测中,这个奖项将在当地时间6月10日晚8点半(北京时间6月11日凌晨3点半)正式公布。据记者北京时间昨晚11点所得到的最新消息说,组委会已向中国馆的策展人范迪安和蔡国强发出了颁奖典礼的邀请,并要求他们“务必出席”。从这些迹象判断,中国馆获得最佳国家馆奖的可能性非常之大。
据了解,这次负责评奖的评委有4个人,其中来自日本的南条史生曾经担任过上海双年展的策展人。而本届中国馆的策展人蔡国强就曾在1999年的第48届威尼斯双年展上获得金狮奖。
中国馆广受关注
以“处女花园—浮现”为主题的中国国家馆引起了世界各地艺术家及媒体的广泛关注。在9日下午举行的中国国家馆开馆新闻发布会上,中国馆的策展人范迪安、蔡国强,中国参展艺术家以及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都参加了发布会。蔡国强详细地叙述了从中国艺术家最初参展威尼斯双年展到现在中国馆的正式建立的过程。来自世界各地的几百名记者参加了发布会。
此次参加国家馆展览的上海艺术家徐震也认为,即使只从展览结构上看,这次中国馆会效果很好。“从参展艺术家的年龄结构上说,我、孙原、彭禹、刘伟,三分之二是年轻艺术家。这样可以树立一个年轻新锐的国家形象。在展览的框架上也非常完整,各个层面和角度都有,有走新闻路线的,有偏学术性的,而且这些作品的可阐释性非常强。”徐震说,“所谓效果就是舆论,引起大家的兴趣,引起讨论,使它成为一个话题,成为新闻。这个跟作品质量无关。”而中国馆开幕后现场的人潮涌动,则进一步印证了徐震所说的“效果”。
在位于“处女花园”的中国馆现场,上海艺术家徐震的作品《喊》和北京艺术家刘淼摹渡亮痢氛饬郊?髌繁环胖迷谑夷凇T谡估老殖〉囊帐跗缆奂曳秸衲?担骸靶煺鸬淖髌吩谑咏切Ч?戏浅M怀觯?跋裾庵秩崛淼拿教逯苯油队霸谛饧0甙叩挠凸奚希?雌鹄捶浅?幔?苡蟹至俊!?
在室外的处女花园内,除了用来试飞的飞碟外,还有建筑师张永和的作品《竹跳》和建筑师王其亨的《威尼斯风水》。《威尼斯风水》也是以影像的方式呈现。“因为展览位置的变化,阳光下的视觉效果并不很理想,但他的作品还是引起了很多关注。”
方振宁说:“因为中国馆所在地处女花园的地下几米就是个文物遗址,因而这些地方不仅不能建长久场馆,而且也不能向下挖掘。当地文物管理部门的人每隔一小时巡查一次。”
飞碟试飞
中国艺术家孙原和彭禹的作品“飞碟试飞”此前一直备受瞩目。他们选择了安徽一个农民发明家杜文达自制的飞碟在威尼斯双年展现场进行试飞。但是好不容易化整为零海运到威尼斯,飞碟发动机却出了故障。经过紧急筹措,一个新的飞碟在安徽重新制作出来,千里迢迢驰援威尼斯。于是,在中国馆的现场有两个飞碟,一个完整,另一个则几乎“半裸”。
在9日下午3点,几百名观众在中国馆目睹了这一试飞过程。“试飞的过程是由发明家杜文达本人坐在飞碟上进行操作。就看见飞碟的身体一直在颤抖,螺旋桨很慢地旋转。”方振宁说,“但最终还是没有飞起来。”
策展人蔡国强认为,飞不飞起来并不重要。而此前在北京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蔡国强曾说,只要能飞三米就算成功。
倘若中国馆真的能获得国家馆奖,那么飞碟是不是飞起来,确实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关于本届威尼斯双年展,早报将在6月13日的艺术周刊上作更详细和深入的报道。
每届威尼斯双年展都会在预展第二天宣布一系列奖项,包括当代艺术贡献金狮奖、35岁以下青年艺术家、国家馆奖等。对于首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中国国家馆是否能得奖现在还在猜测中,这个奖项将在当地时间6月10日晚8点半(北京时间6月11日凌晨3点半)正式公布。据记者北京时间昨晚11点所得到的最新消息说,组委会已向中国馆的策展人范迪安和蔡国强发出了颁奖典礼的邀请,并要求他们“务必出席”。从这些迹象判断,中国馆获得最佳国家馆奖的可能性非常之大。
据了解,这次负责评奖的评委有4个人,其中来自日本的南条史生曾经担任过上海双年展的策展人。而本届中国馆的策展人蔡国强就曾在1999年的第48届威尼斯双年展上获得金狮奖。
中国馆广受关注
以“处女花园—浮现”为主题的中国国家馆引起了世界各地艺术家及媒体的广泛关注。在9日下午举行的中国国家馆开馆新闻发布会上,中国馆的策展人范迪安、蔡国强,中国参展艺术家以及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都参加了发布会。蔡国强详细地叙述了从中国艺术家最初参展威尼斯双年展到现在中国馆的正式建立的过程。来自世界各地的几百名记者参加了发布会。
此次参加国家馆展览的上海艺术家徐震也认为,即使只从展览结构上看,这次中国馆会效果很好。“从参展艺术家的年龄结构上说,我、孙原、彭禹、刘伟,三分之二是年轻艺术家。这样可以树立一个年轻新锐的国家形象。在展览的框架上也非常完整,各个层面和角度都有,有走新闻路线的,有偏学术性的,而且这些作品的可阐释性非常强。”徐震说,“所谓效果就是舆论,引起大家的兴趣,引起讨论,使它成为一个话题,成为新闻。这个跟作品质量无关。”而中国馆开幕后现场的人潮涌动,则进一步印证了徐震所说的“效果”。
在位于“处女花园”的中国馆现场,上海艺术家徐震的作品《喊》和北京艺术家刘淼摹渡亮痢氛饬郊?髌繁环胖迷谑夷凇T谡估老殖〉囊帐跗缆奂曳秸衲?担骸靶煺鸬淖髌吩谑咏切Ч?戏浅M怀觯?跋裾庵秩崛淼拿教逯苯油队霸谛饧0甙叩挠凸奚希?雌鹄捶浅?幔?苡蟹至俊!?
在室外的处女花园内,除了用来试飞的飞碟外,还有建筑师张永和的作品《竹跳》和建筑师王其亨的《威尼斯风水》。《威尼斯风水》也是以影像的方式呈现。“因为展览位置的变化,阳光下的视觉效果并不很理想,但他的作品还是引起了很多关注。”
方振宁说:“因为中国馆所在地处女花园的地下几米就是个文物遗址,因而这些地方不仅不能建长久场馆,而且也不能向下挖掘。当地文物管理部门的人每隔一小时巡查一次。”
飞碟试飞
中国艺术家孙原和彭禹的作品“飞碟试飞”此前一直备受瞩目。他们选择了安徽一个农民发明家杜文达自制的飞碟在威尼斯双年展现场进行试飞。但是好不容易化整为零海运到威尼斯,飞碟发动机却出了故障。经过紧急筹措,一个新的飞碟在安徽重新制作出来,千里迢迢驰援威尼斯。于是,在中国馆的现场有两个飞碟,一个完整,另一个则几乎“半裸”。
在9日下午3点,几百名观众在中国馆目睹了这一试飞过程。“试飞的过程是由发明家杜文达本人坐在飞碟上进行操作。就看见飞碟的身体一直在颤抖,螺旋桨很慢地旋转。”方振宁说,“但最终还是没有飞起来。”
策展人蔡国强认为,飞不飞起来并不重要。而此前在北京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蔡国强曾说,只要能飞三米就算成功。
倘若中国馆真的能获得国家馆奖,那么飞碟是不是飞起来,确实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关于本届威尼斯双年展,早报将在6月13日的艺术周刊上作更详细和深入的报道。
推荐关键字:威尼斯双年展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全景威尼斯 | 澳门馆:“一孖”艺术小组带来2022-05-25
- 2022第一届元宇宙艺术年度展于威尼斯开幕2022-05-09
- 全景威尼斯|德国馆:Maria Eichhorn通过2022-05-05
- 全景威尼斯|法国馆:阿尔及利亚后裔女性艺2022-04-29
- 全景威尼斯|意大利馆:无声工厂讲述意大利2022-04-28
- 全景威尼斯|女性的胜利:威尼斯双年展2大金2022-04-24
- 全景威尼斯 | 直击中国馆“元境” 诗意的现2022-04-22
- 全景威尼斯|历史首次!加密艺术展亮相威尼2022-04-22
- 雅昌专稿|王兴:“加密原生”才是加密艺术2022-04-20
- 雅昌快讯 | “刘嘉颖:一个小目标 2.0”登陆2022-04-19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