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儿童之后:董潇久的画与画中的董潇久

2016-06-13 14:25:41来源:雅昌艺术网
A- A+

  一眼就能从画中看到画画的人,不是一双眼,而是整个人,董潇久的画就是如此。在当代艺术越来越追求观念几乎到了死胡同的时候,这样直观的感性,魅惑的灵气,流动的情绪,反而让我耳目一新。于是有了6月4日董潇久的个展。

  他的画以动物与景物为主,但并非写实的。他笔下的马、猫、兔、狮、狗甚至鲨鱼都有人的眼睛,或者说有他自己的眼睛,它们完全消融在自然之中。动物的笔触中有表现主义的影子,色彩的运用又融入了印象派的特点,以绿色为主的画面吞掉了动物本身的模样,而使它们如幽灵般缱绻于静谧之中。静,净,这就是他的画耐看的地方。静得让人不敢侵犯,净得让人浑身舒畅,让动物回到自然,让自然沁入内心,所以,他展出的二十五幅画瞬间将两间朴素的展厅点亮,众人散去,独坐画前,便有“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自在,这让艺术回到了心灵与自然交接的桥梁上,没有伪饰,不为稻梁。他展现的是中国意境的油画,更是儿童之后那些没有泯灭的东西,那种干净,自然,好奇,凶猛中的温柔,祥和中的动荡。

奔狗

风景

  他是画家中的诗人,关心现实,内心敏感,抬起一朵花的脸,种下土豆的芽,把所有的钱用在画画上,与何路结下忘年交。吃饱时庆幸有米,饥饿时想念炊烟。他在他的画中却浑然不觉;他是个原生态的人却觉得与我们一样。他的油画安静所以有力,简单所以丰富,直接所以欢快,幽默所以寂寥,和他这个人一样。他在这个独立的王国游荡多年,和他的动物植物们一起呼吸,一起感受,一起惊悸,也一起玩得不亦乐乎。至于儿童之后的现实凶猛,他比很多人更敏感,因此也更幽默。

风景

  董潇久的画会越来越让自己兴奋,画中的董潇久会一如既往身染尘而心无垢。会这样的。对,就是这样。

——策展人 林光华

  庆幸总是带着巨大的遗憾,但还是习惯了各种庆幸的时刻,庆幸在场或不在场。早晨可以到村口要两根油条一碗豆浆,和隔壁的何先生打声招呼,他带有重庆口音又夹杂着睡意的一声“嗨”,也能在心里微笑半晌。小商店开门时刻很准时,这样总能迎来一两个买烟的人,我可能也在那一两个之中,门口的垃圾场里会偶尔看见让我搞不明白的垃圾,奇形怪状,不知道如何的蹂躏才能面目全非,成为一件奇怪的垃圾。路边也很丰富,不长的一条小道边能见到各种野草,还有吝惜土地的村民种的南瓜小葱,我也曾趁人不备拔过几颗回家烧菜。

  我对这里道不出什么感情,只是我生活在这总想着他们都接受我。不管是走路还是骑车都小心,生怕惹着哪位而我又不知道该如何处理,理直气壮又不是我的擅长,何况我不怎么相信这个词语,所以就一直的亏欠,欠着身体也欠着花花草草。

无题

  我惧怕反复的东西,又同时生出敬畏,我喜欢荒诞不经,又很容易被平实给打动。在图式中我很失落,零零散散的画面又不能带给我愉悦之感,所以我就在这条路上成了一个无证驾驶者。

无题

——艺术家 董潇久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